摘要:9月27日,2025多彩贵州·第十八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于贵州省安顺市旧州古镇开幕,本届大展以“六百年大明遗韵·三千里家国情怀”为主题,以影像展现屯堡文化“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底色,共设有1个主展、5个专题展和12个特展。
9月27日,2025多彩贵州·第十八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于贵州省安顺市旧州古镇开幕,本届大展以“六百年大明遗韵·三千里家国情怀”为主题,以影像展现屯堡文化“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底色,共设有1个主展、5个专题展和12个特展。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造型学院原副院长王华祥接受采访时表示,贵州是其艺术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并期望参与将旧州、屯堡打造成大地艺术的“中国样板”。
王华祥接受采访
作为从贵州走出的著名艺术家,王华祥对故土怀有深厚情感。“我是贵州人,贵州对我是一种血液里的影响。”他动情地回顾,正是这片土地滋养了他的早期艺术生命。让他在全国美术界崭露头角、荣获金奖的作品,其名称就直接命名为《贵州人》。22岁离黔赴京求学于中央美术学院,直至本科毕业的四年间,王华祥的创作主题几乎未曾离开过贵州。王华祥强调:“贵州对我的影响,应该说是一生的影响。”
对于此次大展所在地的屯堡文化,王华祥尤为关注。他透露自己多次到访屯堡,每次回贵阳探亲都会特意前来走走,一直在思考如何将这里独特的文化融入个人艺术创作,与时代共鸣。“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他表示,“这次摄影大展和大地艺术节给了我一次机会。”他已着手收集本地土纸等材料,甚至不忘准备带上些“鸡辣椒”等特色美食,足见其对家乡风物的眷恋与创作的热忱。他认为这片土地值得用数十年去深度挖掘,“我相信这个地方会给我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和滋养。”
谈及对贵州艺术发展的展望,王华祥特别赞同中新社贵州分社社长张一凡将旧州视为艺术馆、将屯堡视为画布的理念。他畅想,大地艺术能够将贵州独特的自然遗产(如世界级大桥、隧道、溶洞)与历史遗存完美融合,使整个贵州大地成为一个宏大的艺术展厅和创作画布。他最后表达了强烈的参与意愿:“我希望参与到把旧州和屯堡打造成大地艺术的中国样板中来,让它能够带动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发展和宣传。”
(记者/余宛璐 徐小迪,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
艺术家简介
王华祥,1962年生于贵州,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曾为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系主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国际学院版画联盟主席、国际版画研究院院长、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版画院副院长、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比利时欧洲版画大师展评委、阿根廷ace当代艺术基金会国际名誉顾问委员会委员(FACE-IHAB)、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终身专家、教育部专家库成员、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顾问、CCTV【灿烂中国】诗书画名家汇艺术委员会名誉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万圣谷美术馆馆长、江苏版画院名誉院长。
来源:文化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