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国庆的红旗与中秋的明月在金秋相遇,当家国情怀与传统温情在假期交融,如何让孩子在8天的小长假中既感受双节的独特魅力,又实现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升与情感的滋养?一份精心设计的创意作业,无疑是连接课堂与生活、学习与实践的最佳桥梁。
全文长 40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8 分钟
当国庆的红旗与中秋的明月在金秋相遇,当家国情怀与传统温情在假期交融,如何让孩子在8天的小长假中既感受双节的独特魅力,又实现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升与情感的滋养?一份精心设计的创意作业,无疑是连接课堂与生活、学习与实践的最佳桥梁。
1
国庆爱国教育:
在时代变迁中厚植家国情怀
国庆是纪念新中国成立、感受国家发展成就的重要节日。通过红色阅读、实践观察、创意表达等方式,让孩子了解祖国的历史与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责任感。
(一)低年级:认国旗、唱国歌,做爱国小卫士
1.国旗国徽认知任务
一、二年级孩子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认识国旗、国徽的样子,了解它们的含义。例如,国旗上的五颗星代表什么,国徽上的天安门、谷穗、齿轮等元素象征着什么。同时,学习正确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家长可陪伴孩子观看国庆升旗仪式视频,感受庄严的氛围。
2.爱国绘画任务
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让孩子画一幅A4大小的美术作品。可以画天安门、五星红旗、长城等标志性建筑,也可以画自己参加国庆活动的场景。通过绘画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优秀作品可在学校宣传栏展出。
(二)中年级:读红色故事、观红色影片,做红色传承者
1.红色阅读分享任务
三、四年级孩子选择一本红色经典书籍,如《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进行阅读。阅读后,和家人分享书中的两个小故事,或在班级群发布简短的阅读心得。同时,可参加学校组织的“我是故事大王”比赛,讲述红色故事。
2.红色观影记录任务
观看一部适合儿童的红色电影,如《长津湖》(节选)、《建国大业》(节选)、《我和我的祖国》(片段)等。观看后,完成一张“电影观后感卡”,记录电影的主要内容、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以及自己的感受。例如,通过观看《长津湖》,了解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高年级:探家乡变化、赞国家成就,做时代观察员
1.家乡变化探寻任务
五、六年级孩子通过询问长辈、查阅老照片、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家乡(或社区)近十年来的一处显著变化,如新修的公园、桥梁、学校、商场等。制作“家乡变化对比图”,采用“过去”(画或贴老照片复印件)与“现在”(拍照打印)对比的形式,并附上简要说明。例如,对比家乡某条街道过去的破旧与现在的繁华,感受祖国的发展。
2.国家成就整理任务
查阅资料,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项重大成就,如航天(神舟飞船、嫦娥探月)、高铁(“复兴号”)、桥梁建设(港珠澳大桥)、脱贫攻坚等。制作一张“国家成就名片”,内容包括:成就名称、标志性图片、关键数据(如高铁运营里程、航天发射次数等)、重要意义。将所有“成就名片”整理成“新中国成就百科全书”,在学校展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
中秋文化传承:
在传统习俗中感受团圆温情
中秋是承载着“团圆”“思念”等文化内涵的传统佳节,通过动手实践、观察记录等方式,让孩子深入了解中秋习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低年级:做团圆小画家、巧手小工匠
1.团圆小画家任务
鼓励一年级孩子用画笔描绘家庭中秋团圆的场景,如一家人围坐赏月、分享月饼、猜灯谜等。可以使用蜡笔、水彩笔等材料,在A4纸上自由创作。完成后,家长可引导孩子讲述画中的故事,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优秀作品可在班级墙展示,评选“最美团圆画”。
2.巧手小工匠任务
二年级孩子可利用环保材料制作中秋灯笼。准备红包纸、吸管、绳子、蜡烛等材料,家长协助孩子完成裁剪、粘贴、组装等步骤。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不仅能锻炼动手能力,还能感受传统手工艺的乐趣。制作完成后,可在灯笼上绘制中秋元素图案,如月亮、玉兔、桂花等,并在班级举行“彩灯展”,评选“最佳创意灯笼”。
(二)中年级:当月饼美食家、习俗探秘员
1.月饼美食家任务
三年级孩子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月饼,从口味、外形、寓意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制作月饼观察记录卡。记录卡内容可包括:月饼的品牌、口味(如豆沙、莲蓉、五仁等)、外形图案(如圆形、方形、花形等)、品尝后的感受(如香甜、软糯等),以及月饼所象征的“团圆”寓意。同时,可为月饼画一张“肖像”,提升审美能力。优秀记录卡可制作成“月饼品鉴图鉴”展板,供全校师生欣赏。
2.习俗探秘员任务
四年级孩子可通过查阅绘本、观看短视频、询问长辈等方式,了解中秋的传统习俗,如祭月、赏月、吃月饼、猜灯谜、饮桂花酒等。选择1-2个最感兴趣的习俗,用文字或图画记录下来,整理成“中秋习俗小档案”。例如,记录“猜灯谜”的起源、玩法,以及自己收集的几个经典灯谜。
(三)高年级:做中秋文化研究员、诗词朗诵者
1.中秋文化研究员任务
五年级孩子可围绕“中秋的历史演变”“不同地区的中秋习俗差异”等主题进行小调研。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方式收集资料,整理成一份简短的“中秋文化调研报告”。例如,对比南方与北方在中秋饮食、活动上的不同,分析其背后的地域文化原因。
2.诗词朗诵者任务
六年级孩子收集与中秋相关的古诗词,如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王建的《十五夜望月》等,选择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进行朗诵练习。可录制朗诵视频,配上中秋背景画面和音乐,在班级群分享。同时,尝试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撰写一段简短的诗词赏析,提升文学素养。
3
亲子协同实践:
在互动合作中增进情感联结
假期是亲子互动的黄金时期,通过共同完成家务劳动、创意手工、户外实践等任务,不仅能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还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
(一)家务劳动:做家庭小帮手
1.低年级:独立整理自己的房间、书架和书包,将书本、玩具、衣物等分类摆放整齐。拍照分享整理成果,家长可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学习洗袜子、擦桌子等简单的家务劳动。
2.中年级:每天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拖地、洗碗、晾衣服、择菜等。可制定“家务劳动计划表”,记录每天的劳动内容和时长。同时,可积极参加社区公益劳动,如打扫社区卫生、看望孤寡老人等。
3.高年级:学习烹饪一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炒青菜、凉拌黄瓜等。从选购食材、清洗、切菜到烹饪,全程参与。用图片和文字记录烹饪过程,制作“我的拿手菜”食谱。和家人分享自己做的菜,体会劳动的快乐。
(二)创意手工:做亲子设计师
1.中秋主题手工:家长和孩子一起用彩纸、卡纸、废旧材料等制作中秋主题手工,如玉兔、桂花、月饼礼盒等。例如,用白色卡纸剪出玉兔的形状,用彩笔绘制眼睛、耳朵等细节;用红色彩纸制作月饼礼盒,贴上丝带装饰。
2.国庆主题手工:制作小红旗、国庆灯笼、“我爱中国”手抄报等。例如,用吸管和红色彩纸制作小红旗,在旗面上绘制五颗星;用红色卡纸制作国庆灯笼,写上“欢度国庆”字样。通过手工制作,感受节日氛围。
(三)户外实践:做自然探索家
1.低年级:家长带孩子到附近的公园、广场等地方游玩,观察秋天的景色,如落叶的颜色和形状、盛开的菊花等。收集几片不同形状的落叶,制作“落叶贴画”。同时,观察国庆期间的节日装饰,如国旗、灯笼、花坛等,用画笔描绘出来。
2.中年级:进行一次“1千米体验”活动,选择走路、跑步、骑自行车等方式,感受1千米的距离。记录体验的时间和感受,制作“1千米体验卡”。同时,可参观家乡的博物馆、纪念馆等,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3.高年级:制定一份“家庭出游规划”,和父母一起选择旅游目的地、出行方式、食宿地点等。包含路线图、预算、天气、时间规划、景点游览等内容,分享到学习小组。在出游过程中,观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地理风貌,撰写一篇旅行日记。
4
跨学科综合探究:
在知识整合中提升综合能力
假期作业不应局限于单一学科,而是要打破学科界限,通过跨学科的探究任务,让孩子将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一)语文学科:在阅读与表达中提升语言素养
1.秋日积累任务
品读描写秋天的古诗、优美片段,用笔记录下文字之妙,用画描绘出秋日之美。例如,阅读杜牧的《山行》,画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象,并背诵古诗。
2.创意写作任务
结合秋天的景色和国庆的氛围,写一篇短文,如《国庆里的秋天》《我的中秋假期》等。低年级可写几句话,中高年级可写一篇完整的作文,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和情感的真实性。
3.少年讲书人任务
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在假期结束后,在班级开展演讲活动,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收获。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二)数学学科:在实践与应用中提升逻辑思维
1.时间小主人任务
低年级孩子为自己的假期制定一份每日作息安排表,运用绘画工具进行美化。通过制定作息表,复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懂得珍惜时间。
2.数学小报任务
中高年级孩子构建思维导图或数学小报,复习新学期已学知识。例如,三年级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四年级复习“大数的认识”,五年级复习“图形的面积”等。通过思维导图或小报,梳理知识脉络,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家庭理财师任务
帮助家长制定假期超市购物的预算计划,记录物品的价格,并计算总价。在购物过程中,学习识别商品价格标签,运用加减法计算金额,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三)科学学科:在观察与实验中提升探究能力
1.天气观察员任务
观察国庆七天的天气变化,在纸上记录观察日期、时间和地点,用绘画和文字的方式描绘天气情况,如晴天、阴天、雨天、温度等。通过观察,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学习简单的气象知识。
2.环保小制作任务
利用家中的废旧物品进行一次小创作,如用易拉罐制作笔筒、用塑料瓶制作花盆、用旧报纸制作收纳盒等。在制作过程中,学习变废为宝,培养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这个国庆中秋双节,让我们以创意作业为纽带,让孩子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感受温情,在爱国教育的熏陶中坚定信念,在亲子互动的陪伴中收获成长,在跨学科的探究中提升能力。愿这份创意作业指南,能为孩子们的假期增添一抹亮色,让他们度过一个充实、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来源:校长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