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应届生助理气晕。我给了他一沓材料,让他研究完,半月后给我个小方案。人家三分钟后直接丢了个一句话方案给我,比CEO给我的指令还简略。 中间没跟我确认过方向,没对标准提出过疑问,上来就给了个离题万里的方案。我费心筛出来的材料,不知道人家翻没翻。方案和场景是否适配,能否落地,优势风险,一句不提。 听了隔壁组老板吐槽“最恨大学生”,才知道不只我助理有问题。萌新都缺少社会化过程和职场成熟度教育。不是能力差,是真没人教过。 不要草率给结论,要在过程中不断确保方向正确 别怕老板觉得你反应慢而仓促给方案。Deadline前的时间要用足,给的材料要细看深挖,中间要沟通,要交流,别一声不吭坐在那想象! -“我仔细看了材料。想跟您确认,您的想法/目的/任务是xx么?” -“我初步想了下,您看这几个方向跟您预期一致么?” 展示思考过程,让人知道你不是拍脑门给方案。交上去的方案,就是你的最终能力。鲜少有人能给2次以上的机会。 不要聚焦战略面,那是CEO的落点,不是你的 应届生是真喜欢“大处着眼”,最爱讨论战略/估值/政策/社会风气。而真正聪明的做法是在无数件小事上做的妥帖,让人信服。慢就是快,求快难免看起来不踏实。 你或许是战略型人才,如果家里能给你5个小目标,当然可以立刻验证自己的经韬纬略。如果没有,恐怕需要先踏实做事,直到有人愿意给你“战略”机会。一旦给机会,务必谨慎,务必扎实,务必全力以赴。 想往上做,要有不输于任何人的勤奋 没有人能只靠“巧劲儿”取胜。带过太多顶顶聪明的小孩,本科清北毕业,智商足够高了吧。但工作里取巧,结果依然一塌糊涂。 有人做事有章法,看起来或许游刃有余。但我告诉你,他们为了“有章法”,都背地里无限沉淀过。心如果比天高,务必要付出能登天的努力。靠飘,是飘不上去的,大实话。 如果老板是对的人,要能扛住骂 有部剧,平凡的荣耀。赵又廷演那个老板,上来就对白敬亭演的萌新劈头盖脸一顿输出,但也是真帮他。要能看懂谁只是想用你,谁真愿意带你培养你。要能扛住骂,挨完骂要真的能改。 做事儿永远是门学问,好好学,快点做个社会人。要成腕儿,不要搞了七八年,仍然是叫不响的张三李四。 我是薏仁儿,一味不算温和的职场良药。摘要:被应届生助理气晕。我给了他一沓材料,让他研究完,半月后给我个小方案。人家三分钟后直接丢了个一句话方案给我,比CEO给我的指令还简略。 中间没跟我确认过方向,没对标准提出过疑问,上来就给了个离题万里的方案。我费心筛出来的材料,不知道人家翻没翻。方案和场景是否适配
来源:XIYE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