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青藏高原西边,有片被雪山围着的地儿叫拉达克。您瞅那地儿,海拔3000多米,以前可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金顶佛塔和藏式房子点缀在高原上,风里都飘着酥油茶的香。可现在呢,这片4.5万平方公里的地儿,硬是被印度占了,成了中印边境的麻烦事儿。它到底是咋从咱中国版图
在青藏高原西边,有片被雪山围着的地儿叫拉达克。您瞅那地儿,海拔3000多米,以前可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金顶佛塔和藏式房子点缀在高原上,风里都飘着酥油茶的香。可现在呢,这片4.5万平方公里的地儿,硬是被印度占了,成了中印边境的麻烦事儿。它到底是咋从咱中国版图上没的?咱得从头慢慢说,这里面的心酸事儿可不少。
从“大羊同国”到清朝小弟:千年来咱都是一家人
要说拉达克和咱中国的交情,那得从唐朝说起。那时候拉达克叫“大羊同国”,虽说地儿不大,但一看唐朝厉害,公元631年、641年,两次派使者翻山越岭来进贡,又是送金器又是送牦牛,明摆着认咱当大哥。后来吐蕃崛起,把这地儿吞并了,不过也正因如此,藏文化在这儿扎了根,佛塔、经幡、藏文,慢慢都成了这儿的标志。
到了841年,吐蕃内乱玩完儿,王室后代逃到阿里,把地分成三块,拉达克就在“玛域”这块儿。往后四百多年,这儿乱得跟走马灯似的,今儿换个王,明儿换个政权,但不管咋变,跟西藏的宗教、文化始终没断过。元朝的时候,忽必烈直接在这儿设官、驻军、修驿站,妥妥把这儿管了起来,拉达克从这时候起,正式成了咱中国的地儿。
清朝的时候,拉达克跟咱更亲了。17世纪中叶,它跟西藏闹了点矛盾,康熙直接派清军和藏军一块儿收拾了它。战败的拉达克国王跪在列城王宫前,捧着金册和珊瑚珠,乖乖成了清朝的藩属。往后近200年,每年都给西藏进贡硼砂、藏红花,咱回赐茶叶、丝绸,茶马古道上全是商队,列城的市集里,汉藏商人跟尼泊尔商队挤一块儿,热闹得很。
晚清没落后的悲剧:一场大雪封山,永远丢了地儿
19世纪初,英国殖民者来了,拉达克的日子就不好过了。1834年,英国撑腰的查谟土邦派兵打拉达克南亚。拉达克士兵拿的还是弯刀、火绳枪,咋打得过人家的燧发枪?打了五年,列城王宫被轰塌,国王流亡,给西藏的求援信上盖着血手印,可那会儿清朝正跟英国打鸦片战争呢,驻藏大臣干着急没办法,西藏自己凑了几千藏军,背着青稞饼就出征了。
谁知道在海拔5000米的喀喇昆仑山口,藏军遭了埋伏。1841年冬天特别冷,藏军退到森格藏布河谷时,查谟士兵把上游冰坝掘开,水“哗”地就淹了藏军营地。幸存的士兵泡在冰水里,火铳锈得没法用,弯刀砍在人家刺刀上直冒火星,最后全没了。1842年,西藏被迫签了《拉达克条约》,眼睁睁看着拉达克归了查谟。这事儿传到北京,道光皇帝拿着朱笔半天没落下,咱中国的地儿,就这么让人抢了。
印度的小心思:捡了殖民遗产,还想占为己有
英国占着印度的时候,把拉达克划进了英属克什米尔,但咱中国从来没认过。1947年印巴分治,英国故意没说清楚克什米尔归属,印度就趁机派兵占了拉达克,1954年还单方面把它划进自己的邦。这两年更过分了,2019年弄了个“拉达克中央直辖区”,又是修机场又是驻兵,想把咱的地儿变成它的。
可拉达克的藏民到现在还过藏历新年,还去转山朝圣,西藏阿里的老人都记得,祖辈说拉达克是“西藏的西大门”。那儿的每块石头都刻着藏文经幡,每条河都流着咱中华文明的血,印度想占,门都没有!
咱从没忘记:拉达克,等着回家!
站在西藏阿里的古格王朝遗址往西看,拉达克的雪山在云里若隐若现。那儿的藏民还在等,等故乡的消息,等回家的那一天。2020年加勒万河谷的事儿,让全世界都看见咱中国守土的决心。历史早晚会证明,拉达克是咱中国的,谁也抢不走!就像长城永远立在那儿,敦煌文书永远记着咱的历史,拉达克的每粒沙子都在说:“我是中国的!”
咱等着吧,等春风再吹过喀喇昆仑,等列城的金顶佛塔重新闪耀在中国的蓝天下,那一天,不远了。
来源:咕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