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思纯靠着几件看似平平无奇的衣服在花少第五季里彻底翻了身这件事本身就挺值得琢磨的,当所有人都在跟风模仿那种所谓的松弛感穿搭时,很快就有人扒出那些看着不起眼的毛衣T恤动辄上万,什么知识分子风,什么老钱风,说白了都是用钱堆出来的,这一下就让普通女孩的模仿之路走到了
马思纯靠着几件看似平平无奇的衣服在花少第五季里彻底翻了身这件事本身就挺值得琢磨的,当所有人都在跟风模仿那种所谓的松弛感穿搭时,很快就有人扒出那些看着不起眼的毛衣T恤动辄上万,什么知识分子风,什么老钱风,说白了都是用钱堆出来的,这一下就让普通女孩的模仿之路走到了死胡同,所以大家追捧的到底是什么,是那种云淡风轻的状态,还是仅仅是昂贵品牌带来的高级幻觉。
其实要看懂马思纯现在的穿搭为什么能封神就必须回头看看她之前那几年是怎么过来的,那段因为身材走样和情绪问题被全网盯着审判的日子,几乎是她演艺生涯里最灰暗的时刻,那时候她那个被网友戏称为海绵宝宝的笑容,多少带着点讨好和不自信,她拼命想向外界证明自己没事,但越用力越显得紧绷,直到后来她自己想通了,不再回避那些敏感话题,开始在社交媒体上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这个转变才是关键,她把议论自己的权力从别人手里拿了回来,所以到了花少里她所呈现的一切,都不是凭空出现的,更不是造型师的灵光一现,而是她打赢了一场漫长内心战役后,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战利品,那些宽松剪裁的衣服,恰好包裹住了一个不再需要用紧身衣去证明自己价值的灵魂,她对文艺的热爱和一直以来的阅读习惯,又恰好让她穿上那些素净颜色的衣服时显得人衣合一,而不是临时租来的戏服,这一切都顺理成章。
围绕着她穿搭的讨论很快就分成了两派人马在网上激烈交锋,支持者觉得这事儿的精髓在于学习心态和搭配思路,根本没必要纠结于品牌价格,核心是取悦自己,接受不完美,用基础款穿出质感,这是一种值得借鉴的穿衣哲学;反对的声音则直接得多,认为脱离了那些昂贵品牌谈松弛感就是耍流氓,一件The Row的羊绒衫抵得上普通人好几个月工资,这种所谓的 effortless chic 本质上就是消费主义换了个新马甲来收割你,普通人盲目跟风,最后只会买回一堆廉价仿品,穿上身更显局促,但其实这两种声音都忽略了一点,大家真正羡慕的,或许是她那种终于可以不在乎别人眼光,想蹲就蹲想跑就跑的行动自由,和发自内心舒展大笑的表情自由,衣服,说到底只是这种自由心态最外层的皮肤罢了。
这件事能发酵成一个社会现象级的讨论绝对不是偶然,它的背后藏着当下整个社会普遍的焦虑情绪,当所有人都在被内卷和精神内耗折磨得疲惫不堪时,马思纯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理想样本,一个既没有彻底躺平放弃,又能活得舒展自洽的形象,她身上那种温润的、不具备攻击性的气质,让她成为了一个完美的情绪出口,人们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投射到了她的身上,她的穿搭被总结成模板,她的生活方式被放大解读,这背后其实是一场集体无意识的自我疗愈,然而最有趣的地方也在这里,成千上万的人一边用放大镜逐帧分析她的每一个造型,计算她每件单品的价钱,一边又在拼命赞美她那种什么都不在乎的松弛感,这种行为本身,就和松弛这件事背道而驰,这恰恰说明,那种真正的精神松弛,对当下的我们来说,是多么稀缺。
来源:矶边垂钓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