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0.5元1克拉,假钻石亟待真整治 | 新京报快评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8 17:52 1

摘要:不少电商平台和网络直播间里,出现了大量标价一两百元的培育钻石,且带有鉴定证书。但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培育钻石其实是冒充的,其中既有“20元/1克拉”的莫桑石,也有“0.5元/1克拉”的合成立方氧化锆,假得离谱。

▲假钻石怎么就堂而皇之地到了消费者的手里?图/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直播间里宣称“有图有证书”的“真钻石”,却只是成本仅0.5元/1克拉的假钻石。

据央视新闻报道,不少电商平台和网络直播间里,出现了大量标价一两百元的培育钻石,且带有鉴定证书。但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培育钻石其实是冒充的,其中既有“20元/1克拉”的莫桑石,也有“0.5元/1克拉”的合成立方氧化锆,假得离谱。

培育钻石是在实验室高温高压环境中,人工制造出的多结晶钻石。相比于天然钻石动辄数万元的高价,培育钻石1克拉一般在1000元左右。

真假之间,反差巨大。这让不少人在诧异之余也不免要追问:这些假钻石怎么就能轻易改头换面,堂而皇之地到了消费者的手里?

事实上,在这类商品销售中,商家为了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在直播间拿出“鉴定证书”展示早已成为常规操作。但这个过程中,一些不良商家也开始对“鉴定证书”下手。此前,“直播间珠宝鉴定证书办一张5元”的话题就曾登上热搜。

在此次事件中,部分商户就表示,他们自己能制作鉴定证书,还能将其编号用激光打在产品腰围上,成为钻石的特别标识——腰码。如此,李鬼就成了李逵,一套欺骗消费者的流程便完成了。

除了证书和钻石造假,不少商户宣称的925纯银戒托也是假的。在记者送检的两枚戒指中,一枚戒托是成本仅为几元的铜合金镀银,另一枚戒托,则是容易导致佩戴者皮肤过敏的镍合金,完全不含银。

从钻石概念的刻意混淆到鉴定证书造假,再到戒托材质涉嫌虚假宣传,商家如此明目张胆的虚假操作,已然形成了一个“造假闭环”。如此做法,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暴露了各个环节的责任缺失。

像容易导致佩戴者皮肤过敏的镍合金戒托,在制作环节就该杜绝。但现实是,其不仅作为产品被制作了出来,更一路畅通地到了消费者手中。

如果任由假钻石继续流入,势必扰乱市场秩序,长此以往,损害的是钻石市场的信誉。因此,无论是钻石行业内部,还是电商平台,都该重视其中的问题,及时行动起来。

针对直播电商乱象,9月23日,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就表示将强力整治,也提到了虚假营销、假冒伪劣等问题。就此去看,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行业本身,都不妨积极配合好监管部门的动作,针对已经发现的假钻石问题,及时加以整治。

毕竟,只有让假货无处遁形,让正规商家获得应有的市场回报,行业才能真正实现健康发展。

撰稿 / 苏士仪(媒体人)

编辑 / 何睿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