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行业从业者对这两家公司或许并不熟悉。Compass是美国房产技术服务领域的巨头,Anywhere是美国房产经纪特许加盟领域的巨头,这两家公司的合并,不是一次普通的“抱团取暖”,而是一场被平台“逼出来”的反杀。
“美国房产中介,正在上演一场“中国剧本”的翻版。文|房互图|网络
美国房产经纪行业正迎来一场“地震”。
9月22日,美国两家房产经纪领域的巨头Compass和Anywhere宣布以全部换股的方式合并,合并后,新公司的总价值将达到100亿美元(含债务)。
中国行业从业者对这两家公司或许并不熟悉。Compass是美国房产技术服务领域的巨头,Anywhere是美国房产经纪特许加盟领域的巨头,这两家公司的合并,不是一次普通的“抱团取暖”,而是一场被平台“逼出来”的反杀。
房互君判断,这将成为美国房产经纪行业史诗级的历史转折点。正如当年左晖被搜房上涨端口费激怒,转身打造链家线上平台一样。美国房产中介行业,正在上演一场“中国剧本”的翻版。
这个判断从何而来?
我们先来看一下美国房产经纪市场的格局。
美国房产的房产中介品牌众多,尤其以加盟模式为主。Anywhere是美国甚至全球最大的房产特许经营机构,早在二十多年前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21世纪不动产,就是Anywhere集团旗下的主力品牌之一,另外还有美好家园、科威国际不动产、科科伦、ERA以及苏富比国际地产等7个品牌。
Anywhere的前身,叫做Realogy Holdings,2012年登陆资本市场,2022年更名为Anywhere。
· Anywhere旗下品牌,来自Anywhere官网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共有在册房产经纪人将近150万人,而Anywhere旗下品牌的美国经纪人加在一起超过了30万,市占率超20%。
除了地产经纪品牌之外,在美国同样有房产流量平台,这些流量平台,通过线上吸引客户,为房产经纪公司和经纪人引流,并通过流量来变现,相当于国内早年的搜房和58安居客。美国最大的两家流量平台分别为zillow和Realtor。
Zillow创建于2004年,网站上线于2006年,占据了美国房产线上月活40-50%。zillow早年以向用户提供房产估价服务打开市场,201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今年二季度,Zillow营业收入约6.5亿美元,净利润200万美元。但这个营收和净利润水平,并不影响Zillow的高市值,根据最新收盘价计算,Zillow公司市值超过200亿美元。
除了Zillow之外,美国房产流量平台还有全国经纪人协会NAR的官方网站Realtor,以及主打透明化房产交易服务的平台Redfin、专注于租赁市场的平台Rent。这几家,构成了美国主流的房产流量平台。
除了中介品牌、平台之外,还有一个重要角色,就是经纪人的作业工具、系统服务等等。在美国,这类服务被Compass公司占据,相当于中国的好房通、巧房等SaaS服务商。
Compass公司成立于2012年,由前高盛高管与科技企业家联合创立,除了提供技术服务之外,Compass还提供包括产权、托管、抵押等综合服务,并有直营经纪人网络,还获得了佳士得国际房地产品牌的特许授权服务。Compass公司2021年在纽交所上市,目前市值约40亿美元。
除了这几类企业之外,在美国房产交易市场还有一些其他的服务类型,比如,以买卖差价做市商为商业模式的Opendoor,以装修代卖、产权服务等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的服务商。
早年,在美国房产交易服务市场,中介品牌、流量平台和系统技术服务等不同赛道的企业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市场变化,和国内一样,近年来,美国房产交易赛道中边界被逐渐打破,这些赛道逐渐融合,互相渗透,本在不同赛道的企业开始成为竞争对手。
比如,对B端服务的Compass有自己的官方流量网站;流量平台Zillow推出了针对经纪人合作的分佣方案。
让Compass和Anywhere这两家本属于不同赛道的公司走到一起的,正是由于赛道的竞争和融合。
去年年底开始,Zillow发布了经纪人合作方案,通过Zillow成交的订单,最多要分走经纪人佣金的40%。
针对zillow对经纪人高抽成的方案,今年年初,Compass推出了“分阶段”房源发布策略的应对方案,卖家需先通过Compass在系统内发布“私人房源”,随后在Compass官网发布房源,最后再决定是否将房源发布到Zillow、Redfin等主流房产平台。
· Zillow已经从线上渗透到线下
这样的方案,等于Compass截流了优质房源,把最难成交的房源留给了Zillow、Redfin等平台。
这引发了Zillow的反击,今年6月,Zillow宣布,禁止任何曾作为“私密房源”发布的房产出现在其网站上,要求所有面向消费者公开营销的房源,若未在24小时内同步至Zillow平台,则永久禁止在该平台发布。也就是说,如果Compass要截流房源,那么这些房源将不能永久不能在Zillow发布。
Zillow的反击政策,等于逼迫Compass服务的经纪品牌和经纪人“二选一”。这样的“二选一”平台战争,在中国的互联网平台,似乎屡见不鲜了。
6月下旬,Compass起诉到法院,指控Zillow通过反竞争协议维持对在线房源信息的垄断地位。
截止到目前,纽约联邦法院还没有对该起诉做出判决。然而,不论判决解决如何,美国房产经纪的品牌和平台之战的种子,已经埋下了。
9月22日,Compass最终选择和Anywhere联合,正式打响了这场战争。
如前所述Anywhere旗下共有7个房产经纪品牌,Compass有技术能力,两家联合起来之后,经纪人总数达到了35万,公司价值规模达到100亿美元。如果Zillow不妥协,Compass和Anywhere的联合体,扶持或者再建新的流量平台也不是难事。
而对于Zillow来说,如果经纪品牌和经纪人大量出走,将会对其营收造成不小的冲击。数据显示,Zillow超过60%收入来自经纪人订阅与分成,一旦经纪人“集体出走”,其营收将受直接冲击;而一旦Compass+Anywhere限制房源同步,Zillow将面临房源短缺情况,最终影响其网站流量。
这场战争,颇有当年搜房上涨端口费,左晖一怒之下、决定摆脱平台绑架,转而自建“链家在线”的态势。
21世纪不动产中国区总裁卢航说,Compass和Anywhere, 看似有意联合起来,做个巨无霸的美国版贝壳找房出来,正式跟Zillow PK了。
卢航认为,此次Compass通过跟Anywhere的并购提高了市占率,让线上线下进行深入融合,如果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加上运营能力的加持,会让这次和Zillow的PK变得很有战斗力。
看来,和数年前的中国一样,美国的房产交易行业,一场群雄并起的大变革来了。
对于中国从业者来说,这场大洋彼岸的战争,不仅是一次“远程观战”,更是一次真理的二次验证:当平台与品牌的边界被打破,当流量与房源的争夺白热化,谁掌握了经纪人,谁就掌握未来。(完)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