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明知道肠镜查得早能少受罪,很多人还是拒绝做?到底怕的是疼?怕麻烦?怕听到坏消息?还是压根不相信自己会得病?而那句“做一次肠镜,能保10年平安”到底靠不靠谱,是不是又是让人焦虑的“吓唬话”?
不是没听说过,也不是不知道重要,但真到体检那一步,听到“肠镜”两个字,多少人立刻打退堂鼓?
朋友劝你做,你说“我没事”;医生建议你查,你说“太吓人”;家人提醒你重视下,你摆摆手,“等有症状再说吧”。
可等到真有了症状,往往就不是早期的小问题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对早癌筛查的恐惧,可能正在成为健康最大的隐患?
为什么明知道肠镜查得早能少受罪,很多人还是拒绝做?到底怕的是疼?怕麻烦?怕听到坏消息?还是压根不相信自己会得病?而那句“做一次肠镜,能保10年平安”到底靠不靠谱,是不是又是让人焦虑的“吓唬话”?
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好好聊聊。
先说最现实的。这几年,大家对癌症越来越警觉,也越来越年轻化,不只是电视里的情节,身边真的有人突然查出结直肠癌——平时看着挺精神,结果一下子就住院、化疗,甚至……没几个月人就没了。
但你知道吗?结直肠癌其实是可以“提前预警”的。它不是那种突如其来的病,很多人从最开始的肠息肉到真正发展成癌,可能需要五到十年。这段时间里,只要你做了肠镜,发现了、切除了,很多问题本可以根本不发生。
这也是为啥医学上一直强调“筛查比治疗更重要”。可问题就出在这,“筛查”两个字听着轻松,一旦变成肠镜检查,很多人就开始打退堂鼓。
肠镜到底有多吓人?说实话,很多人对它的恐惧是“想象出来的”。有人一听要“插管”,就开始脑补各种疼痛、尴尬、甚至羞耻的画面。
还有人觉得——我才三四十岁,哪轮得到我去做这个?但你知道现在多少年轻人因为工作压力大、久坐、饮食紊乱,肠道早就不像以前那么健康了。
现代肠镜技术早已不是老一辈记忆里的“硬管、强忍”。现在的检查可以无痛操作,配合镇静剂,很多人做完甚至不记得过程。检查时间一般也就十几分钟,恢复也快,第二天照常上班都没问题。
再说难听点,假如查出点什么,早点处理,麻烦小、恢复快、花费少;可要是等到肚子疼、便血、体重掉了才去查,很多时候就已经进展到中晚期了。
数据也很扎心。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的结直肠癌超过55万例,排在癌症发病率前列。而早期发现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如果等到晚期再查出来,生存率可能不到一半。
这时候你想起来后悔、补救,可能就晚了。
现在就有研究表明:一次高质量的肠镜检查,能大幅降低未来十年内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这不是“可能”,是有证据的。如果检查中发现了腺瘤性息肉并切除,等于就提前掐掉了引发癌变的“火种”——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10年平安”。
腺瘤性息肉是啥?说白了就是一种很常见但很“危险”的肠道小赘生物。它不疼不痒,长在你肠道里你根本不知道,有些人一查出来就是几个甚至几十个。如果放任不管,它就可能慢慢长大、变异,最后发展成癌。
但如果你在这过程中做了肠镜,医生一发现就顺手电切掉,整个风险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了。它连“癌”的门槛都进不了。
这就像你家水管有点渗水,如果你发现得早,换个垫圈就行;但要是等墙都发霉了、水渗到隔壁了,修起来就不是几十块能解决的事了。
很多人说,“我拉得挺正常,也没啥不舒服,为啥要查?”但问题是,肠道病变早期往往没症状。尤其是那些长在右半结肠的病灶,可能连便血都没有。你用“有没有不舒服”来判断自己是否健康,本身就是很不靠谱的逻辑。
结肠癌就是这么“狡猾”。不少人就是因为没有明显症状,等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了。再加上肠癌的进展速度不算慢,一旦错过“可逆阶段”,留给你的就不是选择,而是被迫接受。
也有人怕“查出问题”,觉得“知道了更焦虑”。但你想想,真要是藏着病变,你不查它就没了吗?你现在怕的是“知道真相”,可你更该怕的是“真相不知”。就像一个人身上藏了个定时炸弹,你不拆,难道它就不爆?
查出来不等于“有病”,很多时候只是发现了息肉或者结肠炎等早期问题,这些都可以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或医学干预避免恶化。反而是查得早,处理得更从容。
如果你实在对“检查过程”感到紧张,也可以选择镇静肠镜。现在不少医院配备了相关技术,过程几乎无痛,做完就像睡了一觉。医生做,他们看;你睡觉,你不知——查完还得感谢这十几分钟的“深度睡眠”。
也不是说每个人都要马上跑去做。根据指南建议,45岁以上人群应该开始做一次基础肠镜,特别是有家族史、经常便秘、便血、腹痛、体重下降等表现的人,更应该提前筛查。
而对于年轻人,如果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久坐、抽烟喝酒、肉菜不均,肠道负担本身就不小。别把“我还年轻”当成不查的理由,肠道健康并不会因为你的年龄而“自动免疫”。
肠道微生态的失衡其实早就不是老年人的“专利”。长期吃外卖、缺乏膳食纤维、不运动、情绪焦虑,都会影响肠道蠕动、菌群结构,进而诱发炎症或息肉的形成。
有些人甚至20多岁就查出腺瘤性息肉,如果不干预,十年、二十年后就可能变成癌。而如果这时候你主动查、主动切,未来可能就不会走到那一步。
生活方式决定着你的肠道寿命。肠镜只是一次短暂的检查,但它背后代表的是你对自己健康的主动权——你是想掌控,还是想逃避?
很多人说做肠镜太贵、太麻烦、太羞耻。可真要是被病缠上,花的可不是检查费,而是时间、生命、家庭的安稳。肠镜检查不是“花冤枉钱”,而是换一个安心的未来。
不是肠镜可怕,也不是检查麻烦。可怕的是,我们明知道它能救命,却因为“怕”而选择忽略。那种“现在不想面对,未来也不会发生”的逻辑,不仅不成立,还可能让你付出最沉重的代价。
做不做,是你的选择。但千万别让“本可以避免”的遗憾,成为你未来最深的懊悔。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癌症统计年报(2023年).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专家共识(2021年修订版).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直肠癌早诊早治项目实施方案(2020年版).
来源:狄医生健康科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