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工业富联?立讯精密,连openAI都求着合作的超级成长白马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11:34 1

摘要:本文来自《所长会客厅》9月22日的文章,因《价值事务所》已是一个全网超过100万关注者的账号了,考虑到舆论影响的问题,无论是跟投资决策直接相关,还是比较敏感的内容,都没办法深入讲,甚至都不能涉及。所以建议大家最好尽可能加入所长会客厅。对比《价值事务所》,《所长

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968篇原创文章。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今天我们继续聊立讯精密,从每一个分部角度来看看立讯的优势、空间和风险在哪里。

本文来自《所长会客厅》9月22日的文章,因《价值事务所》已是一个全网超过100万关注者的账号了,考虑到舆论影响的问题,无论是跟投资决策直接相关,还是比较敏感的内容,都没办法深入讲,甚至都不能涉及。所以建议大家最好尽可能加入所长会客厅。对比《价值事务所》,《所长会客厅》有更加深度的研究、更加敏感的内容、更全面的陪伴(有问必答)、更及时的解读以及更多精品内容补充……

消费电子是立讯最大的业务部门,其中苹果又贡献了绝大部分收入,立讯最大的收入来源仍然是给苹果的代工收入。

立讯2016年拿下airpods订单,2020年收购纬创成为iphone整机制造商,目前已经成为airpods的核心供应商、iphone第二大代工厂以及Vision Pro主要代工方。

随着苹果整体收入的放缓,2023年以后立讯消费电子分部的收入增速也同步放缓。

苹果这两年的收入可是走成了一条直线,立讯还能有两位数的增长,说明立讯在苹果的代工份额还是在增长的。

立讯2024年获得iphone16 pro max的NPI,iphone16组装份额中提升到40%。NPI就是从设计开始全程参与的意思,是苹果代工企业的最高合作级别。

但2025年贸易战开打,目前iphone从国内出口到美国要征收25%的关税,因此苹果新发布的iphone17采取了按地域划分产地的办法,美国国内将由印度产iphone供应,全球其他国家仍主要通过中国供货。对于苹果而言,这次调整还只是产能的重新分配,对于立讯的影响应该不大。无论苹果的代工策略是否有变化,立讯降低对苹果的依赖都已经在进行之中了。

2024年立讯来自苹果的收入占收比为70.7%,同比下降4.5pct。

2025年上半年立讯消费电子部门的收入是978亿人民币,同比+14.3%,占总收入的比例为78.6%,同比-4pct,毛利率为10.1%,同比-0.4pct,消费电子部门的毛利率相对其他业务部门是偏低的,立讯正在通过加速其他业务部门的增长来改善整体的收入结构,提高毛利率。

通信产品昨天已经提到了,是立讯目前最有亮点的业务部门。和消费电子相反,通信产品部门是在2022年以后收入起飞的,和公司2022年收购了汇聚科技也有关系。

其实立讯本就是从连接器起家的,做连接器绝对是本行,实力也仍然在第一梯队,只是后来把业务重心一直放在手机代工,所以在连接器上没有特别发力。有一个例子足见立讯的功力,2020年国际连接器巨头安菲诺起诉立讯精密的电连接器侵犯其专利,后来被法院宣判败诉,立讯在连接器上的技术积累绝对是很深厚的。

立讯也已经进入了英伟达链,是其GB系列服务器电连接(铜缆、连接器)、光连接(光模块)、电源管理、散热等产品的合格供应商,其中价值量最大的是作为其正交背板铜连接线的二供,如果出现一供产能无法兑现的情况,立讯就有替补供货的机会。

总之通信产品尤其是连接器这一块,立讯的机会是相当多的。

2025年上半年通信产品部门的收入是111亿,同比+48.7%,占总收入的比重为8.9%,毛利率公司没有披露,24年数据是16.4%,同比+0.6pct。

汽车产品立讯能够做的也很多,所长认为主要有两个看点:

首先是汽车用线束,立讯去年9月收购了德国企业Leoni AG50%的股份及其旗下Leoni Kable100%的股份,Leoni拥有奔驰、宝马、大众等国企车企巨头客户,有助于立讯打入全球车企的供应链。这个线束对于立讯而言也是属于连接器一个大类,从通信拓展到汽车并没有太多困难,关键是做好跨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和整合。

其次是新能源车的域控制器、毫米波雷达、前视一体机等。立讯在2022年2月和奇瑞签署了战略框架协议,并成立了合资公司,2023年联合广汽成立立昇科技,研发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等。

所长比较看好智能座舱域控制器部分,座舱本身就相当于一个手机或者pad,立讯从闻泰那里收购来的ODM团队做座舱域控,应该也完全能够应对。

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品部门的收入是87亿,同比+82.1%,占总收入的比重为7%,24年汽车产品部门的毛利率是16.1%,同比+0.2pct。

立讯还有两个分部是电脑产品和其他连接器。

电脑产品1H25收入是49亿,同比+11.7%,占总收入的比重为3.9%,24年毛利率18.9%,同比-1.9pct。

其他连接器1H25收入是21亿,同比+42%,占总收入的比重为1.7%,24年毛利率18.9%,同比+0.1pct。

总体而言,占比约75%的电子消费分部,未来年化增速大约10%,贡献7%-8%的收入增速。

占比约20%的通信和汽车,未来年化增速大约40%-50%,贡献8%-10%的收入增速,因此整体收入增速在15%-20%左右。

通信和汽车产品的毛利率比消费电子高,因此利润增速也会比收入增速高,年化增长区间应该在20%-30%。

目前市场预期25年归母净利润166亿,同比+24.5%,对应25年市盈率24倍。

从中长期看,所长认为立讯除了能切入AIDC产业链以外,另一个大逻辑就是能够成为各大CSP的ODM。因为从全球角度看,云厂商CSP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用户,但是他们会非常迫切地希望找到硬件的入口来增加用户规模,建立他们的护城河。

因此Meta、谷歌、亚马逊无一例外,都在做硬件。但是现在在海外优秀的消费产品硬件团队会越来越少,对于他们来说,找国内的ODM中长期看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例如Meta的AI眼镜,就已经从海外换成了歌尔股份。

因此还是用CxO做类比,立讯、歌尔就是药明、康龙,未来海外大厂要做硬件产品,大概率都会通过他们。而只从估值本身出发,现在的立讯,PE也就是历史估值的中位数,并不需要太担心是不是贵,在牛市也还有足够的空间。

正如我们一直所强调的,《所长会客厅》从不做泛泛而谈的信息搬运,这里会研究历史大势的底层规律,洞悉宏观市场的微妙变化;纵观中观行业的潜流涌动,细究微观企业的真实处境,甚至有在公开渠道找不到的全维度跟踪。更重要的是,那些前端不敢讲、多数人讲不透的敏感信息和深层逻辑,都能在这里能听到最直白的剖析。

另外,《所长会客厅》对任何提问都有问必答,无论会员的疑问有多具体,哪怕是某个细分领域的小众问题,而且会尽可能地做到深度分析,拒绝三言两语的敷衍,甚至常出现数千字的深度拆解,把来龙去脉、利弊得失、未来走向讲得明明白白,就好像会员的「私人专属分析助理」一样。

来源:价值事务所所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