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喝茶时间到!"当海口海事法院原院长彭晓敏像往常一样端起茶杯时,恐怕怎么也没想到,这杯茶竟成了他政治生涯的"终局之饮"。5月4日,海南省纪委监委一纸通报,将这位退休十年的政法老将卷入漩涡中心——涉嫌严重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从知青到正厅级院长,44年仕
"喝茶时间到!"当海口海事法院原院长彭晓敏像往常一样端起茶杯时,恐怕怎么也没想到,这杯茶竟成了他政治生涯的"终局之饮"。5月4日,海南省纪委监委一纸通报,将这位退休十年的政法老将卷入漩涡中心——涉嫌严重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从知青到正厅级院长,44年仕途长跑,却在退休后"翻车",这场反转大戏,着实让人唏嘘。
人物履历
1953年10月出生的彭晓敏,是山东泗水人。18岁那年,他响应号召前往陕西汉中徐家坡公社插队。在广播站念稿子、去水电站当工人,十年基层摸爬滚打,练就了吃苦耐劳的性子。1980年,借着招干的机会,他进入陕西省公安干校培训,从此踏上政法道路。从汉中地区公安处普通干部起步,他白天上班晚上啃书,硬是通过电大拿下语文专业文凭。这份拼劲,让他五年内从科员升任政治处副主任。这位政法老将的"光环"下,却藏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在海事法院任职期间,他手握司法裁判权、人事管理权和经费审批权,这些本应维护公平正义的权力,却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退休十年后仍被查,足见纪律审查"一查到底"的决心——别以为退了休就能"平安着陆",违纪违法终究逃不过法律的清算。
消息一出,网友们炸开了锅。有人感慨:"从水电站工人到法院院长,好不容易打拼出来的前程,说没就没了。"也有人直言:"政法系统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腐败最让人痛心。"还有人翻出那句老话"舟必漏而后入水",比喻可谓贴切——权力的堤坝一旦出现裂缝,贪欲的洪水迟早会将人吞噬。
彭晓敏的案例,给所有公职人员敲响了警钟。从基层知青到高级法官,44年的成长之路不可谓不艰辛,但职位越高,越要守住底线。就像他早年在水电站接通的是光明,执掌司法权时却偏离了公正,这种反差令人深思。司法系统肩负着定分止争、惩恶扬善的重任,法官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稍有偏差,损害的就是整个法治体系的公信力。
退休不是"护身符",权力更不是"私人物品"。党员干部应当明白,职位的升迁不是贪欲膨胀的理由,资历的增长不能成为放松要求的借口。心中那杆秤,必须时时校准;纪律的红线,务必刻刻警醒。唯有如此,才能避免重蹈彭晓敏的覆辙,真正做到问心无愧、不负人民。
对此您怎么看?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