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实验学子在研学中扎根红色沃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7 20:59 1

摘要:9月26日至27日,延安市实验中学高2024级学子走进雪地讲话旧址和南泥湾,开展以“铸南泥湾精神之魂,砺新时代青年之志”为主题的红色研学主题实践活动。

青春,不应只在书斋里勾勒,更应在广袤的天地间塑形。

9月26日至27日,延安市实验中学高2024级学子走进雪地讲话旧址和南泥湾,开展以“铸南泥湾精神之魂,砺新时代青年之志”为主题的红色研学主题实践活动。

26日清晨,启动仪式在学校运动场举行。校党委书记郑勇、校长路彦祥、副校长李红军、校党委副书记史小步、校工会主席吴琼、副校长聂贵军、副校长郝变军、德育处主任刘琦、高二年级主任魏杰鹏、保卫科科长鲁清国、团委书记邓婷婷参加启动仪式,校党委副书记史小步主持启动仪式。

国歌声起,少年目光如炬,爱国情在心中激荡。

校长路彦祥在讲话中说,这是一次期盼已久的出征,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大课。他寄语同学们:在追寻红色足迹中,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在投身劳动实践中,锤炼自立自强的品格;在感悟精神伟力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

校党委书记郑勇向红色研学团授旗。

启动仪式后,校领导带领研学队伍从学校出发。车轮碾过晨曦,驶向甘泉县象鼻子湾。

雪地讲话旧址静默如史书。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中,时光仿佛倒流至1935年那个风雪弥漫的冬日。毛泽东同志那“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的著名论断,穿透岁月,一字一句地叩击在年轻的心扉上。

6.5公里徒步,三个半小时的跋涉,他们在喘息与汗水中,丈量出“艰苦”的真实长度,让长征精神从一段遥远的史诗,化为周身奔流的血液。

随后,研学队伍乘车走进南泥湾。

党徽广场上,巨型党徽与浮雕墙诉说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史诗。安塞腰鼓震天动地,陕北大秧歌翻涌如浪,少年们踏歌而舞。

高二年级德育副主任乔志军叮嘱同学们:这是一次净化心灵的庄严洗礼、锤炼意志的精神淬炼、刻骨铭心的成长历练,它将加深我们对革命历史的理解认知,升华对奋斗价值的认同理解,筑牢对未来使命的责任担当。

夜幕降临,篝火跃起,光影跳跃在每一张脸庞上。火光中,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悄然流淌,凝聚成无声的誓言。

次日,隆隆的安塞腰鼓声唤醒沉睡的大地。黄土高原的豪迈在少年们的舞步中奔涌,飞扬的红绸击打出文化传承的决心。

思政课《359旅开发南泥湾与南泥湾精神》系统梳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

真正的课堂在田间地头——镰刀划过韭菜根茎,铁锹翻出带着泥土芬芳的洋芋,蒸红薯的香气从自己垒的土灶中飘出。十指沾泥,他们明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再是课本铅字,而是掌心老茧与丰收的欢愉。

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里,黑白照片与锈蚀农具静述着359旅的峥嵘。

在延安红街,同学们集体观看大型红色情景剧《再回延安》,以沉浸式体验叩击心灵——老红军的日记本上,青春与牺牲化作泪光闪烁的共鸣。

两天时间,实验学子收获的,是脚下沾满的泥土气,是心中升腾的爱国情,是意志的淬炼,是精神的扎根,是一个更坚韧、更丰盈、更强大的自己。这,便是南泥湾馈赠给青年一代最宝贵的答案!

文/红中 排版/木子延中贺靖民圆梦北大,奋斗者自有回响!高考平均657分:延中高一2班三年的青春答卷!重磅!又一批集团校名单公布,宝塔区集团化办学再出重拳!延安这所学校要迁址了,新校区改造即将完成,高标准高颜值!刚刚,延安的高三学子们走进考场,一起为他们加油!出发,此去繁花似锦!再见!亲爱的母校重大好消息!教育部“名校长天团”空降延安!7名学生单招考试数学满分,哪个学校的娃娃这么优秀?帅!延安东辰学校携清北梦铿锵而来!

来源:延安教育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