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40余天能压制基孔肯亚热?佛山专家揭秘这一场与蚊虫的“立体战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7 20:15 1

摘要:今年7月,一种名为基孔肯雅热的蚊媒传染病突袭广东佛山。短短数周,单日新增病例峰值突破400例。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何发生在佛山?这座千万人口的城市,又如何能在40余天内将其有效压制?在9月27日的2025省级预防医学会学术会议暨广东公共卫生论坛上,佛山市卫生

今年7月,一种名为基孔肯雅热的蚊媒传染病突袭广东佛山。短短数周,单日新增病例峰值突破400例。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何发生在佛山?这座千万人口的城市,又如何能在40余天内将其有效压制?在9月27日的2025省级预防医学会学术会议暨广东公共卫生论坛上,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韩轲系统复盘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蚊”历程。

陈村镇举行蚊媒疫情防控消杀突击队授旗仪式,正式组建专业化消杀队伍

家庭医生的“灵光一闪”成关键

基孔肯雅热这疾病对广大市民来说都很陌生,它在十多年前曾经进入过公卫人的视野。韩轲介绍,早在2010年,我国首次报告本土疫情,那是从东南亚感染归国的输入性病例引起,10月暴发,11月结束,共报告了370例。2010年在云南某县也曾暴发过一次疫情。2019年佛山某镇出现过4例输入性病例,9月份及时发现,很快得到控制。

然而,2025年全球基孔肯雅热疫情形势严峻,全球有119个国家报告病例。印度洋法属某岛出现大流行,全岛88万人超过1/3人口感染。南美、欧洲多国报告病例。

“今年在我国疫情暴发的核心原因之一,是它并非我国法定传染病。”韩轲坦言,在佛山的基层医疗机构无常规检测基孔肯亚热的能力,这导致早期病例极易漏诊。7月初,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某社区卫生站,一位家庭医生接诊了5名症状相似的患者,他们均出现发热、皮疹、肌肉酸痛,登革热检测均为阴性。

“为什么在否定登革热后,他还是选择了上报?”韩轲禁不住揭秘,原来这位医生所在的镇曾在2019年处理过4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虽然他没直接参与疫情处理,但后来的专业培训让他脑中存有这根弦。”他将样本上报顺德区疾控中心——这里具备该病毒检测能力的机构。7月8日,核酸检测结果揭晓:基孔肯雅热病毒阳性。

白坭镇全民出动守护健康家园

党委挂帅下的“立体绞杀战”

面对新发传染病,佛山反应迅速。韩轲说,7月8日便成立市级工作专班,7月21日升格为疫情防控指挥部。党委、政府统筹,市、区领导直接下沉32个镇街,对24个重点村居和6个重点镇街实施“拔钉子”攻坚。

与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不同,这一场与蚊子的“战役”,需要跨部门联合开展“歼灭战”。“卫健系统负责流调、救治、蚊媒监测;农业农村部门清理城中村、闲置屋;住建部门整治物业小区、建筑工地;城管部门组建市级消杀突击队等。”韩轲说,消灭蚊子,就要清理其生存的环境,因此在佛山全域覆盖“空中、地面、地下”蚊虫孳生地。多场“蚊媒孳生地清理攻坚”“成蚊消杀攻坚”密集展开。

为了切断传染源,市里还确立“社区排查-基层转诊-定点收治”机制,指定53家定点医院。“为快速诊断,紧急采购检测试剂并开通绿色通道,让医院具备检测能力。对发热疑似患者,提供免费留观(含饮食、充电设施),6小时内出结果。”

让韩轲体会深刻的是,此次疫情防控有法治保障。市人大常委会火速出台《关于加强病媒生物引起的非法定传染病防控管理的决定》,明确单位和个人在清理孳生地、配合消杀等方面的法律责任。“没有法治保障,我们连市民的门都进不了,工作很难开展。”韩轲强调,宣传教育与执法结合,压实了各方责任。

与蚊子过招,佛山全民总动员。不少企业捐赠了消杀设备,市区组建民兵消杀队,村规民约强制要求清理天台、冷巷、小菜园。针对长期闲置屋,实行“谁的物业谁管理,否则就要面临处罚”原则。多轮爱国卫生运动覆盖每个角落。“传染病是典型的‘社会病’,一定要全社会动员起来,虽然群防群控4个字很简单,但是要落实起来,却要花费很多心思。”韩轲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

这一套措施下来,成效显著。7月28日,佛山迎来疫情峰值(单日新增超400例)。随着综合防控措施全面发力,疫情曲线急速下降,8月19日降至低水平散发,8月25日全市终止突发公卫事件Ⅲ级响应。

全民行动清理蚊虫孳生地

蚊媒传染病为何总“偏爱”佛山?

“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何佛山屡受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困扰,为什么总是发生蚊媒传染病?”韩轲也深刻剖析四大根源,佛山属于亚热带气候,年均温23℃,夏季长、雨水多,正是白纹伊蚊繁殖最适温度为22℃-30℃。而且佛山水系密布,长达1100公里的通航河道,河网纵横,天然积水环境丰富,而蚊卵在水中孵化而成幼虫,这些幼虫离不开水。同时,这座城市拥有千万级人口,人员流动频繁,加上房屋非常密集。另外,作为全球小家电制造中心,对外交流活跃,输入性风险较大。

为什么往年没有发生,今年却是大流行?“我们调查发现,上述岛国曾在2005年至2006年发生过一次大流行,人群有一定的免疫力。”韩轲说,“2025年佛山基孔肯亚热的流行与输入性病例有很大的关系。在上述某岛国有2万侨民,今年有数百人返乡乐从的腾冲村,佛山市早期基孔肯亚热病例基因序列与该岛的病例毒株同源性达到99.98%,可以说,整个的源头基本上清晰了。而我国人群基本对基孔肯亚热为免疫空白人群。”

筑牢“底线思维”,从应急到长治健全防控体系

此次疫情推动佛山在筑牢“底线思维”,健全传染病的防控体系上痛定思痛。韩轲特别指出要加强基层哨点建设,开展基层医生的常态化培训,提升对传染病识别能力。“如果这位乡村医生脑中没有基孔肯亚热的概念,疫情可能继续隐匿传播。”

“此次疫情,我们还发现需要建立消杀设备储备清单,确保器械、药品等按需补充,比如消杀需要超低容量喷雾器,广东很少生产这些产品,当时要到山东去采购。另外,要倡导高校、企业自建队伍,日常做保洁,遇到疫情具备消杀能力,也就是建立‘平战结合’消杀队。 同时,对于城市里的闲置资源要活化,比如蚊虫喜欢孳生的荒地、旧厂房、闲置房可以改为停车场、口袋公园、文创区或民宿,从而彻底消除卫生死角。 ”韩轲还特别提到,佛山本地具有制造业的优势,因此还可以发展智能蚊媒监测、高效灭蚊设备及产品产业链,为防控提供科技支撑。

“与蚊媒传染病的战争远未结束。” 韩轲语重心长地表示,佛山的经验揭示,对抗潜伏于市井水网间的蚊媒传染病,唯有系统治理,以社会共治筑牢每一道防线。

文| 记者 张华 通讯员 何宇航

图|羊城晚报资料图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