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视为“摇钱树”,亩产值5万元,如今却大量弃种,玉竹怎么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6 16:19 2

摘要:但是从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的药店就看得出来,如今对药材的需求量是很大的,而且它的利润也很可观,比种粮食的收益高得多。

“种粮不如种药材!”

在几年前,很多地方都刮起了种药材的风潮,因为现在和过去不同了,山里面很多的植物少了,采挖的难度也大了。

但是从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的药店就看得出来,如今对药材的需求量是很大的,而且它的利润也很可观,比种粮食的收益高得多。

在我的家乡,早些年就流行种药材,而我的二叔也是种药材大军中的一员。和种粮食一样,要想挣钱种植的作物是关键。

在中药材的世界里,玉竹曾是备受瞩目的明星,我的二叔当时就是听人的建议,选择了种玉竹。

这种天门冬科黄精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大部分省区均有生长或种植,而且它还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在《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等著作中均有记载。

其根状茎可入药,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之效,常用于治疗热病口咽干燥、干咳少痰、心烦心悸、糖尿病等。

关键是它的种植利润也高,二叔向周边种植过玉竹的村民打听过,这东西种出来了,收购价不低,一亩的产值可达到5万元。

于是我二叔也承包了十余亩地,然后种上了药材,可是才没种几年,然后二叔就说后悔了。

而且不只是我二叔后悔了,周边村子里种植玉竹的,很多都说没挣到钱,而要改种其他的作物了。他说自己没有赶上好时候,这又是咋回事呢?

玉竹的种植发展历程中,曾迎来过辉煌时期。在一些适宜种植的地区,如湖南邵阳及周边地区产出的“湘玉竹”,根条粗壮,色泽黄亮,质地柔润,闻名遐迩。

其产量高,占中国玉竹总出口量的70%以上 ,并形成了多个栽培品种。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玉竹的亩产值能达到5万元

这对于农民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摇钱树”。很多农民纷纷投身玉竹种植,扩大种植规模,期望能获得丰厚的收益。

但如今,曾经的“摇钱树”却遭遇大量弃种的困境,背后原因值得深思。从市场角度来看,供过于求的局面是首要因素。

随着玉竹种植效益被广泛知晓,越来越多的农民跟风种植,导致市场上玉竹的供应量急剧增加。

但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却跟不上供应的步伐,价格自然受到冲击。据了解,前些年玉竹价格还较为可观,可近年来价格持续下跌,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种植成本的上升也让农民不堪重负。玉竹种植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在种植过程中,土地流转费用、种苗采购、肥料农药、人工管理等成本逐年增加。

以人工管理为例,玉竹生长周期较长,一般两年挖,最多三年挖 ,在这期间需要精心照料,从播种、除草、施肥到采收,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工,人工成本不断攀升,压缩了种植利润。

二叔曾跟我算个一笔账,玉竹收获了不能用机器,都是找人挖,这样的,男性一天是200元,而女性是150元,并且中午要管饭。

当玉竹收获的季节时,就要每天顾上五六个人去采挖。这样工人挖的玉竹,一天也就是100来斤,也就勉强能付工资,原因还是现在的玉竹价格便宜。除掉种苗、肥料、租金等,根本就没钱挣了。

玉竹种植还面临着自然风险和技术门槛。玉竹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为苛刻,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黑麻土或大黑土,土壤过粘、过湿、干旱均影响其生长发育。

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如暴雨、干旱、病虫害等,玉竹的产量和品质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而且,玉竹种植技术要求较高,从繁殖方式的选择(多采用无性繁殖)到田间管理,每个环节都需要科学的方法和丰富的经验,部分农民由于技术掌握不到位,导致产量不稳定,收益不佳。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曾经备受追捧的玉竹如今大量被弃种,是市场、成本、自然风险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于玉竹产业来说,如何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种植成本、提升种植技术以及拓展市场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玉竹产业重新焕发生机。

来源:乡村老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