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自在,月满长安|一组关于秋天的《唐诗素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7 16:43 1

摘要:长安的一家客栈。井栏边,诗人又斟满了一杯酒,一些淡淡的醇香,飘散在院落周围。而月光是一场秋天的大雨,从天而降,覆盖了孤独和离愁。一只停在屋檐上的鸟,叫了一声,就不知去向。这个夜晚,万籁归于寂静,相思泛起了波澜。壶空了,烛暗了。醉眼迷离中,那些清冷的光华,是季节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长安的一家客栈。井栏边,诗人又斟满了一杯酒,一些淡淡的醇香,飘散在院落周围。而月光是一场秋天的大雨,从天而降,覆盖了孤独和离愁。一只停在屋檐上的鸟,叫了一声,就不知去向。这个夜晚,万籁归于寂静,相思泛起了波澜。

壶空了,烛暗了。醉眼迷离中,那些清冷的光华,是季节洒下的霜雪,还是一头已然发白的银丝?时间是一河无法挽留的流水,一转身,又是一个深秋。诗人恍恍惚惚地扶着井床,面向老家的方向,轻叹了一声。

抬起头,一轮古月悬在明净的空中,仿佛带着一脸笑容。那是母亲慈爱的目光吗?在千里之外,给一位远走他乡的游子捎来了温暖和柔情。望着望着,诗人不禁泪湿衣襟。

低头拭泪的刹那,一些记忆中的情节变得愈发清晰:躬耕劳作的父亲,灶前忙活的母亲,嬉闹的童年,忧伤的初恋,以及一去不返的年华……遥远的故乡啊,今夜,思念点亮了月光下的乡愁!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夜更静了。那枚挂在树桠上的月牙,被一阵清冷的风吹落。漫天的寒霜是一场月光抛下的雨,洒满了蒙蒙的江面。船篷上,有一层浅浅的白,仿佛一张空无一字的纸。一只迷失的乌鸦在黑暗中颤抖着嘶喊了一声,谁能听懂它孤独的呼唤?

几盏朦胧的渔火,像天空遗落的星星,寂寞地泊在对岸。那首江南的渔歌,早已收进了渔网,不再唱响。只有一树红红的枫叶,隐隐地映在江边,等待早起的阳光点燃。倚舷而望的诗人,手抓一杯异乡的酒,在浸肌砭骨的寒气中,任一饮而下的忧愁,覆盖了红尘往事。深秋是一个无法愈合的伤口,总让相思疼痛。

姑苏城外,沉默如禅的寒山寺,深藏着远离喧嚣的慈悲。尘世间的风风雨雨,在这里不过是一炷小小的香,慢慢被时光焚为齑粉。我们只是生命中匆匆而逝的过客,就像河流里游走的鱼,永远无法逃出岁月的水域。

这时,夜半的钟声响了,阒静的黑夜荡成了一圈一圈的水波。枫桥码头,又一艘趁夜而来的客船,靠在了岸边。人来人去中,你会听到一句漂泊的乡音吗?

㊊│芦花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

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

——雍裕之《芦花》

现在,天空在河中扔下了秋天的白云,大地在两岸铺上了纯洁的宣纸。夹岸连沙的芦苇,如一排排纤瘦的笔杆,插在水中,等待一只小鸟,来抒写季节的颂歌。那对飞翔的翅膀是夕阳下最生动的词语,点缀在黄昏的入口,叫醒了所有寂静。

从远方赶来的风,不再腼腆,亲热地抱着一枝又一枝窈窈窕窕的苇草,窃窃私语。这群朴素的乡村女子,经不住风的撩拨,扭动着婀娜多姿的腰肢,把起起伏伏的的心跳,摇荡成大海一样的波浪,一层接一层,风情万种。

这时候,黑夜提着月亮的灯盏,悄悄挂上了天空。苍穹下,月光是一场寥寂的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黑暗和时光。满地芦花,怀拥月色的影子,沉睡在洁白的梦里,轻念着风的诺言。一场雪和另一场雪,越过冬天,在一个秋夜相逢。

江面上,茫茫的苇荡收藏了飘渺的渔歌。晚归的渔翁,轻摇棹影,隐没在蓬蕽深处。今夜,他会憩在哪一处浅岸,手握芦花和月光入眠?

㊊│秋夜喜遇王处士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远处,炊烟又升起来了。四处飘散的饭香中,村头村尾摇响了黄昏的牧铃。

屋北的菜园里,有一个挥锄松土的背影,翻动着日子的书页。长势葱郁的豆苗,如一行行抒情的诗句,排列在他的身后,等待清风来朗诵。在这里,土地是一张沉默不语的宣纸,可以播下汉字和时光。

成熟的黍子低着头,和一把锃亮的镰刀相吻,然后静静地倒下丰满的身子,躺在秋天的旁边。锄完豆藿的诗人,又来到东边的田野,刈割起一年的收成。他轻轻剥开一粒黍米,放入口中,嚼了嚼,不禁眯眼颔首浅笑。

夕阳留念地望了一眼安恬的村子,随一片晚霞回了家。一轮圆月在星星的拥簇下,点亮了天空的灯盏。晚归的诗人,在田陌上轻哼着一首民谣,与一个熟悉的身影不期而遇——诗歌和美酒的话题,就这样在静谧的夜空下展开。那些飞舞穿梭的萤火虫,也想来偷听两位友人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吗?诗人携着王处士的手,快步往家的方向赶去。

月光下,村庄宁静,四野清寂。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黑暗中,峨眉山露出了千仞壁立的轮廓。半轮明月如一只出海的小船,从山顶上驶来,游弋在深蓝色的夜空。几条星星的小鱼,和几朵飘忽不定的闲云捉着迷藏。风绕过山头,从谷底穿过来,和一棵苍老虬劲的松树撞个满怀。月色带着秋天的寒意,照亮了山川和河流。

平羌江是蜀地一首绵长的诗篇,在山与山之间翻开了时光的书页,让缓缓移动的流水轻轻地深情朗读。从天而落的月亮,倒映在澄澈的水面,像个只剩下了半边的玉盘,散发出一团朦胧的光亮。它是想濯洗身上的云影,还是要在水中搜寻失踪的另一半呢?

清溪岸边,一叶带着醉意的轻舟在夜色中再次启程了。船上,有一个仗剑的身影,面含淡定从容的笑意,望着苍苍茫茫的远方。那只圆圆的酒壶,斜躺在船头,早已空空如也。小舟顺着月光的指引,乘风而下,一路驶向了惊涛拍岸的三峡。

从此以后,峨眉山上那轮熟悉的月亮,只能在梦里相见了。诗人回望了一眼身后渐行渐远的故园,恋恋不舍地往渝州奔去。他的心里,是否期待一个可以经天纬地的江湖?

诗人握了握剑柄,似乎看到了明天的曙光。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书案上,诗人再次翻开了记忆的日历。那些模糊的往事,又清晰如初——

长江对岸,逶迤的青山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被雨水和阳光涂画得层次分明。几座峻峭的山峰,淹没在岚霭深处,只露出几抹隐约的翠色,点缀在远方。一江悠悠绿水,荡着清波,宛如一条染色的带子,由西向东,迢迢不断地流向了遥远的天际。

深秋时节,江南的草木依旧丰茂,风光依旧旖旎。青绿的草尖上,一滴透明的露水,被柔柔的风碰了一下,慌张地落入了水中。两只嬉闹的小鸟,躲在叶子和叶子之间,低低吟唱着一首爱情的民谣。几条翠柳,摇曳在青砖黛瓦的小镇,看着夕阳拉上了黑夜的窗帘。

扬州城内,绿树红墙又挂起了如昼的灯火。亭台楼阁上,有顾盼生姿的身影,轻摇罗扇,流连于纷纷攘攘的人流。那个娉娉袅袅的少女,还记得那场酒散人醉的赠别吗?月亮升起来了,二十四桥映照在幽幽的月光下,恍如梦境。一叶扁舟泛过,所有的幻影,又乱成了点点心碎的清愁。

漫漫长夜,征歌逐舞。此时的你,是沉醉在一壶清酒里,赏一轮明月,搂一缕幽香;还是斜倚在一张软椅上,看着手执箫管的美人,吹响一曲缠绵的离殇?

作者简介

曾冬,湖南新化人,现居长沙。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唐诗素描》《宋词素描》最高位居当当中国古诗词排行榜第1、2名,已畅销100多万册。

入选

百所名校推荐的中小学生阅读书目

中学生必读十大古诗词读本书目

湖南省中小学生读书行动推荐书目

中国教育学会“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研究”课题组示范读物

编 辑:段景景

校 对:邹晓梅

审 核:卜贝贝

终 审:邓红超

来源:郑州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