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所载内容源自佛经记载及传统典籍文献,目的在于进行人文历史科普,增进文化认知,不宣扬或传播封建迷信思想,恳请读者朋友以理性开放的态度阅读,取其精华,存其理性。
声明:本文所载内容源自佛经记载及传统典籍文献,目的在于进行人文历史科普,增进文化认知,不宣扬或传播封建迷信思想,恳请读者朋友以理性开放的态度阅读,取其精华,存其理性。
佛性,是佛教中最深奥的课题。
千百年来,无数人踏上寻觅佛性的修行之路,可始终不得其门而入。
直到六祖惠能大师的出现,才让这个千古之谜有了答案。
在惠能大师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将毕生智慧浓缩为两句话。
这两句话,被誉为开启佛性之门的金钥匙。
一千多年来,无数人参透这两句话后,都踏上了觉悟之路。
大历元年七月,南华寺内香烟袅袅。
惠能大师端坐在禅堂里,他已经预感到即将圆寂。
这一天,寺院内外站满了来自各地的弟子,他们得知惠能大师即将离世的消息,纷纷前来向这位一代宗师告别。
"师父,您真的要走了吗?"法海双眼通红,声音哽咽。
作为惠能大师的入室弟子之一,他深知自己修行还有诸多不足。
惠能大师微微一笑:"生死本是自然,何须悲伤?"
"可是师父,您还有很多佛法没有教给我们。"
有弟子忍不住说道。
"我在世时,你们总是依赖我的开示。
我若离开,你们才能真正明白,修行要靠自己。"
惠能大师目光慈悲地看着众弟子。
这时,一位年轻的比丘跪下说道:"师父,我们听说您是得道高僧,一定有很多神通。
请您显现神通,让我们开开眼界吧。"
"神通?"惠能大师笑了,"修行人最大的神通,就是不被外物所转。"
"师父,那我们该如何修行?如何才能证得佛性?"又一位弟子问道。
惠能大师闭目沉思片刻,缓缓说道:"你们要记住,修行不在形式,而在本心。
过去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告诉你们这个道理。"
有弟子问:"师父,您说修行在本心,可是本心究竟在何处?"
惠能大师说:"本心就在你们日常生活中。
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
不要着相,不要执著。"
"可是师父,"一位老年比丘说道,"我们参禅打坐多年,还是不得要领。
您能不能给我们指一条明路?"
禅堂内檀香缭绕,惠能大师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弟子。
他知道,这些年来,很多人都在苦苦寻找佛性的答案。
有人四处参访名师,有人日夜诵经打坐,有人苦修辟谷。
可惜,他们都在外求,却忽略了最根本的。
"你们都听好,"惠能大师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格外清晰,“我今天要告诉你们两句话。
这两句话,就是我毕生参悟的精华。"
禅堂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生怕错过师父的每一个字。
惠能大师的第一句话像一道闪电,照亮了在座每个人的心灵:
“佛性本自具足,何须外求?"
众人还在消化这句话的深意,就见大师的目光变得深邃,仿佛要道出一个惊天动地的秘密。
恰在这时,禅堂内的烛火忽明忽暗,众人的心也随之悬了起来。
这第二句话,会是什么呢?
就在惠能大师说完第二句话之后,禅堂内一片寂静。
“心若无住,佛性自现。"
惠能大师说完第二句话,禅堂内一片寂静。
"师父,这话是什么意思?"有弟子不解地问道。
"佛性从来就在你们心中,只是被妄念遮蔽了。
就像明月被乌云遮住,并非月亮不在。"
惠能大师解释道,"你们整日向外寻找,却不知道要寻找的东西一直都在自己身上。"
"那第二句话呢?"
"心若无住,就是不执著于任何事物,不被任何境界所转。
当你的心真正安定下来,不再东寻西觅,佛性自然显现。
就像水面平静时,自然能映照天空明月。"
听了这番话,在座的弟子们若有所悟。
多年来,他们一直在寺院里苦修,以为要通过特定的方法才能见性成佛。
今天,师父的话让他们明白,原来佛性一直都在。
"你们要记住,"惠能大师继续说道,"成佛不在形式,不在外表,更不在苦修。
真正的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
行住坐卧,都是修行;说话动作,都是禅机。"
"可是师父,我们该如何做到心无住?"
"很简单,就是不执著。
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不为过去忧,不为未来虑,不被现在困。
你们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只是被分别心遮蔽了。"
惠能大师的话,让在座的每个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原来,他们一直在追求的东西,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自己。
"记住,"惠能大师说道,"修行不是要你们抛弃一切,也不是要你们追求什么。
修行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清醒的觉知。
不被外境所转,不被妄念所惑。"
"那我们平时该如何用功?"有弟子问道。
"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修行的机会。
扫地时专心扫地,吃饭时专心吃饭。
不要心外求法,也不要执著于任何方法。"
"您的意思是说,我们不用打坐诵经了吗?"
"打坐诵经都是好事,但不要执著于形式。
重要的是你的心态。
如果打坐时妄念纷飞,还不如不打坐;如果诵经时心不在经,还不如不诵经。"
惠能大师的这番话,彻底打破了弟子们对修行的固有观念。
原来,真正的修行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觉醟。
"师父,这就是您毕生的体悟吗?"法海问道。
"是的,"惠能大师点点头,"我的一生,就是在告诉大家:佛性本自具足,不用向外寻求;心若无住,佛性自然显现。
你们要记住这两句话,这就是千年来人们寻觅的答案。"
说完这番话,惠能大师示意弟子们退下。
他知道,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了。
这两句话,包含了他对佛法的全部理解,也是他留给后世最珍贵的礼物。
没过多久,惠能大师就圆寂了。
他的这两句话,被后世奉为禅宗心法,影响了无数修行人。
人们逐渐明白,修行不在追求,不在苦修,而在返归本心,在日常生活中体悟佛性。
这就是惠能大师的最后开示,简单而深刻。
他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佛性,关键是要放下执著,回归本心。
在纷繁的世界里,保持一颗清净无住的心,这就是修行的真谛。
来源:万物归于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