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落点|总书记用典中的孔子智慧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7 15:52 1

摘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考察,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方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考察,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方向。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难题的重要启示。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在讲话、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展现出高度的文化自信。其中,高频引用儒家经典。

孔子离我们已经两千五百多年,他的思想智慧却从未走远。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将于9月27日至28日在山东济宁曲阜举办。正值孔子诞辰2576周年,让我们循着总书记的用典脉络,在字句之间,领略孔子那些跨越时空熠熠生辉的智慧。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月14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原典】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论语·季氏》

【译文】

孔子说:“看见善良,努力追求,好像赶不上似的;遇见邪恶,使劲避开,好像将伸手到沸水里。我看见这样的人,也听过这样的话。避世隐居求保全他的意志,依义而行来贯彻他的主张。我听过这样的话,却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原典】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受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缺乏信心。”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要把他们立为心中的标杆,向他们看齐,像他们那样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这就是孔子讲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30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

【原典】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一直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这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对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等经商办企业,党纪国法都有明确规定,问题是没有落实好。对领导干部,要求就是要严一些,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3月5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原典】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译文】

孔子说:“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他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我们担负着党和人民交付的重大职责,形势在发展,任务在变化,以不变应万变是不行的。要懂得“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的道理,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态度对待学习,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在好学乐学中实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015年12月28日、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

【原典】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译文】

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为政以德』

中华民族历来都有珍惜名节、注重操守、干净为官的传统,历来都讲“为政以德”、“守土有责”,领导干部要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同时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月12日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原典】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数百年前,即使中国强盛到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30%的时候,也从未对外侵略扩张。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频遭侵略和蹂躏之害,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人民深信,只有和平安宁才能繁荣发展。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原典】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道:“大概是‘恕’罢!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加给别人。”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就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中国共产党愿广交天下朋友。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着经常性联系,“朋友圈”不断扩大。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愿同世界各国政党加强往来,分享治党治国经验,开展文明交流对话,增进彼此战略信任,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原典】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谄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面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六月的青岛,风景如画。在这美好的时节,欢迎大家来到这里,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早在2500多年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孔子的故乡山东喜迎远道而来的各方贵宾,我们在这里共商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大计,具有特殊意义。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8年6月10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

【原典】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党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5月10日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原典】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论语·子罕》

【译文】

孔子说:“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名望,也就值不得惧怕了。”

『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也是人类文明传播和发展的规律。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中华民族是开放包容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善良友好的人民。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通过真诚沟通,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世界朝着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发展。

——国家主席习近平2024年10月11日在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外方嘉宾时的讲话

【原典】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求遵循道的基础上的和谐,而不是盲目的随从,小人讲求无原则的盲目随从与附和而不是和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中国古人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拉美也有句谚语,“唯有益天下,方可惠本国”。中方欢迎各方继续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同中国经济共同发展,为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现代化共同努力。

——2024年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原典】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译文】

子贡道:“假若有这么一个人,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可以说是仁道了吗?”孔子道:“哪里仅是仁道!那一定是圣德了!尧舜或者都难以做到哩!仁是甚么呢?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来源:嘉祥融媒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