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15到9·2:18天内,日本如何完成形式上的投降?一文详细解读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7 07:00 1

摘要:“我对方才反对接受联合国公告内容的见解,十分仔细认真的听了一遍。但是,我的意见不变。我研究日本和世界形势的结果,相信再继续打下去,除了遭受更大破坏以外,什么也得不到。我也研究了联合国答复中的条件,几天前我们送给联合国的通知所说的事情,可以说是全面承诺了。我的结

1945年8月14日上午10时55分,裕仁天皇由侍从武官长莲沼番伴随进入会场。

铃木首相发言,报告了这几天的情况。

最后说:“现在十分之八的人倾向于接受宣言,十分之二的阁僚反对。本来我应该辞职,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只有请陛下再一次裁决了。”

丰田、梅津、阿南三人又反复陈述了过去几天他们所强调的意见。

裕仁天皇说:

“我对方才反对接受联合国公告内容的见解,十分仔细认真的听了一遍。但是,我的意见不变。我研究日本和世界形势的结果,相信再继续打下去,除了遭受更大破坏以外,什么也得不到。我也研究了联合国答复中的条件,几天前我们送给联合国的通知所说的事情,可以说是全面承诺了。我的结论是可以接受联合国的照会。”

话说到这里,他的目光转向三位持反对意见的军阀,又接着说:

“…陆海军的将士把武器交给敌人,看着他们的祖国被敌人占领,那种痛苦心情我非常理解。拿我来说,我下命令接受这些条件,把我所信赖的许多人,明明知道要被作为战犯去接受处罚也要交给联合国,没有比这更难过的了。我也知道国民为国家、为天皇还打算做出更大的牺牲。但是,我个人身上发生什么事都无所谓,我要保全百姓的生命。我要把臣民从更惨重的破坏中拯救出来。如果战争还要继续,整个国家将要变为灰烬。那么,我还怎么能说是实现皇祖皇宗的遗训了呢?如果现在停止战争,我国还有能够复兴的机会。

我所下的决心和我祖父明治天皇在三国干涉时不得已决定退还辽东半岛是相似的。像明治天皇所说的难忍者忍之那样,我也要忍耐,我也希望你们忍耐。”

裕仁天皇停一停,环视他面前的每一个人,继续说:

“我希望的是各位阁僚采纳我的意见,立即接受联合国的照会。我也知道,停止战争再建国家并不是容易的事,那需要很长时间。但是,如果日本国民像一个家庭一样,相互协力是能办到的。我本人也打算对国民的努力给予协助。

当我想到在战场上、在本土上失去生命的人们,再想到他们的遗族时,感到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悲哀。想到如果再进一步出现死伤人员,出现丧失全部财产和生活前途的人们,为他们的将来着想,我是站也不安,坐也不宁的。为了挽救这些人,我打算尽一切努力。

一般国民还不知道我们今天要做的事,听到我的话以后,一定会受到很大冲击。如果没有干预,我愿意通过广播,自己向国民说明。特别是将士们看到我的行动,一定惊惶。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说服他们要费些力气吧。如果需要我对将士说明的话,我哪里都可以去。因此,我希望内阁立即准备通过广播对国民发表停止战争的诏书。”

裕仁天皇发言结束后,没有再环视四周的反应,很快走出门去。这时,参加会议的二十五个人都已失去自制能力,室内充满叹息声和抽泣声。大家都低着头,几分钟内谁也没有离席。不久,首相向门口走去,一群人也都默默无言地跟着走出门外。

日本外务省立即通过瑞典和瑞士政府向联合国发出通告。

全文如下:

日本政府接受投降致中美英苏通告

(1945年8月14日)

关于8月10日发出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条款的通告及8月11日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发出的中美英苏四国政府回答,日本政府对四国政府通告如次:

(一)天皇已颁发关于接受波茨坦宣言的诏书。

(二)天皇准备对其政府及大本营授予实施波茨坦宣言及各项规定所需之签署权限。天皇还准备对一切日本国陆海军机构及在此机构指挥下的一切军队,为停止战斗行为、移交武器及实施上项各条款,颁发联合国指挥官要求之一切命令。

中美英苏四国政府接到这份通告后,在8月15日晨7时,同时向全世界发出日本政府正式无条件投降的通告。

在日本国内,8月14日上午11时以后,紧急召开元帅会议、皇族会议等等,履行各种手续。下午4时,开始修订8月10日由迫水久常执笔草拟的投降诏书,主要是文字上的推敲。为了慎重,还找了两位精通汉语的学者参与订正字句。所以,这个诏书处处可见古汉语的辞句。其中“五内为裂”表达天皇非常痛苦。

当裕仁天皇第一次灌留声机唱盘时,读到这里便念不下去了,所以又重新修改,再次录制。总共录了两次,共四盘。

这份诏书反复讨论了六个小时,陆军拘于面子,提出各种异议,例如回避使用投降的字句等等。一直到晚上10时才清抄完毕。裕仁天皇开始录音的时间是深夜11时以后,结束时间是15日凌晨1时左右。

录音结束后,陆军省部分顽固分子出来闹事,近卫师团近千名陆军军人叛乱,包围皇宫,打死天皇卫队的司令官,并且到处搜查天皇准备在第二天中午颁发的诏书底稿,企图阻止天皇宣布停战。黎明时分,政变被镇压下去。

8月15日上午,华盛顿时间8月14日夜11时,日本政府通过广播电台向全国播送裕仁天皇的投降诏书。

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在这一天自杀身亡。海军参谋长宇垣缠乘坐自杀式飞机投入大海。

2、8月15日发生的事

1945年8月15日(美国时间8月14日)上午,日本广播电台宣布日本接受联合国军的投降要求,并播放裕仁天皇的停战诏书。

下午6时,瑞士驻美代理公使代表日本政府向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递交投降正式通知。

下午7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向麦克阿瑟司令官下达关于接受日本投降事宜的一般命令第一号令,同时将文件送交中国、英国和苏联政府。

一般命令中规定负责受降的地域划分:

一、中国本土、台湾、北纬16度以北的越南,由中国政府受降;

二、中国东北、北纬38度以北的朝鲜及库页岛,由苏联政府受降;

三、日本本土、菲律宾、北纬38度以南的朝鲜,由美国麦克阿瑟司令官受降,其它太平洋地域由尼米兹司令官受降;

四、东南亚地域,由英国蒙巴顿司令官受降;

五、婆罗洲及其它地域由澳大利亚受降。

至此,太平洋战争正式宣告结束。全世界人民在这一历史时刻,无不热泪盈眶,欢呼胜利。

中国人民热烈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并把8月15日视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所有的沦陷区和台湾都回到祖国的怀抱。

朝鲜在这一天结束了日本三十五年的殖民统治,获得解放。

在这同一天,日军在马来西亚正式投降。

泰国摄政王比里·帕侬荣在这一天宣布废除与日本签订的所有协议,不再受日本控制。

8月17日,印度尼西亚宣布独立,摆脱了荷兰四百年的殖民统治。

9月2日,菲律宾接受日本驻军投降。

9月2日,越南胡志明主席宣布越南独立,结束了法国的殖民统治。

9月5日,英国军队抵达新加坡。9月1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缅甸民族主义者把日军驱逐出境是在日本投降以前的3月27日,那一天被定为缅甸的武装部队日。

3、受降瞬间

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向日本发出命令,通知日本速派代表来马尼拉接受受降前各项准备事宜的安排。指示日本官员应乘一架两翼涂白色、油箱涂有绿色十字标识的飞机,从日本经由冲绳的伊江岛再转达马尼拉。

日本派遣全权委员、陆军中将河边虎太郎率十三名随员乘陆军攻击机两架从木更津机场出发,8月19日上午7时飞抵伊江岛,再改乘早已准备好的四引擎美国运输机飞往马尼拉。在盟军司令部,接到有关受降的全部日程计划,并通知务必在8月26日以前做好一切迎接联合国军进驻日本的准备。

原来预定8月26日盟军舰船在横须贺入港,由于台风影响,空降部队推迟两天,改为28日。实际上,美国南太平洋舰队司令长官哈尔西上将,已经在日本海军派遣的驱逐舰初樱号的迎接下于27日到达日本了。

28日,美国第一空降师团的一部分先遣队在厚木机场降落,30日上午,美国舰队接收了横须贺海军基地。10时45分,在横须贺海军镇守府楼上升起美军军旗。日本战列舰长门号上的舰旗,由日本舰长降下交给海军学校纪念馆当纪念品保管,三笠号军舰上的军旗委托金格提督转交苏联保管。

8月30日,联合国占领军总司令乘专机巴坦号到达厚木机场,日方准备有庄严的迎接队伍,其中有舞歌伎一千余人。麦克阿瑟穿着便服,手拿烟斗,走出飞机,没有摆出占领日本、君临日本的架势,和日军进入南京的入城式截然不同。

受降签字仪式预定在美国第三舰队旗舰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整个军舰剥去战时的灰色涂料,改涂白色,各主要部分闪现黄铜的亮光。舷窗挂着淡蓝色窗帘,舰队在相模湾入港时,潇洒、威严、壮丽的大小舰船满布洋面。水兵换上新装,各色旗帜在海风中飘扬,军乐声此起彼伏,洋溢节日的气氛。

9月2日上午9时,在密苏里号舰上举行历史性的受降仪式。

日本方面出席的有:日本天皇及政府代表重光葵外相,日本大本营代表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大将,还有随员七人。

联合国方面出席的,除麦克阿瑟司令官以外,还有美国代表尼米兹上将,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英国代表福莱塞上将,苏联代表杰列维亚克中将,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荷兰、新亚兰等国代表。在受降仪式的观礼行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原新加坡防卫司令官、英国玻西瓦尔将军和原驻菲律宾防卫司令官温莱特将军,他们在几天前刚从沈阳的日军俘虏营中释放出来,用专机接到密苏里舰上。

他们的到来,增加了胜利的气氛。

《日本投降书》内容如下:

日本投降书

(1945年9月2日签于东京湾)

(一)余等兹对合众国、中华民国及大英帝国各国政府首脑于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宣布及尔后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参加之宣言条款,根据日本天皇、日本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之命令,代表接受。上述四国以下简称为同盟国。

(二)余等兹宣布:日本帝国大本营与所有之日本国军队以及日本国支配下任何地带之一切军队,对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三)余等兹命令:无论何地之一切日本帝国军队及日本臣民,即刻停止敌对行为,保存所有船舶、飞机及军用民用财产,防止损毁,并服从同盟国最高司令官或在其指挥下之日本政府各机关所课之一切要求。

(四)余等兹命令:日本帝国大本营对于处于任何地区之一切日本军队及由日本支配下之一切军队之指挥官,立即发布使彼等自身及其支配下之一切军队无条件投降之命令。

(五)余等兹对所有官厅、陆军及海军之职员,命令其服从及施行同盟国最高司令官为实施投降条款认为适当,而由其自己发布或根据其权力委任发布之一切布告、命令及指示;并命令上述职员,除由同盟国最高司令官或根据其权力委任被解除任务者外,均应留于各自原有岗位,继续执行各自之非战斗任务。

(六)余等为天皇、日本国政府及其后继者承允忠实履行波茨坦宣言之条款,发布为实施该宣言之联合国最高司令官或其他同盟国指令代表所要求之一切命令及一切措置。

(七)余等兹命令:日本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立即解放现在日本控制下之一切联合国战俘及被拘平民,并负责采取对彼等之保护、照顾、给养及即速运输至指定地点之措置。

(八)天皇及日本国政府统治国家之权力,应置于为实施投降条款而采取其所认为适当步骤之同盟国最高司令官之下。

1945年9月2日午前9时4分于东京湾签字。

重光葵——受命于并代表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

梅津美治郎——受命于并代表日本大本营

麦克阿瑟——同盟国军最高司令官,代表中、苏、美、英及所有对日作战国家接受

美国代表C.W.尼米兹

中国代表徐永昌

英国代表布鲁斯·福莱塞

苏联代表杰列维亚科

澳大利亚代表T.A.布莱梅

加拿大代表穆尔·科斯格洛夫

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代表勒克莱尔

荷兰代表D.E.L.赫尔弗里希

新西兰代表伦纳德·艾西特

在庄严肃穆的受降仪式上,各国代表威仪堂堂地站在签字桌的后面,日本代表站在指定的位置,全世界都在瞩目这一重要时刻。

上午9时整,麦克阿瑟司令官在麦克风前发表了约三分钟的演说:

“今天,主要交战国代表在这里集合,是为了参加建设世界和平而缔结严肃协定的仪式。互相对立的思想和信念的冲突,这一切已经在世界战场上决定了,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讨论的余地了。我们并不是抱着互相不信任、恶意或憎恨的念头集聚的。不管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祈念维护人类最高的尊严。我们无保留而且忠实地履行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希望通过这次典礼,从过去的流血惨事中奠定信赖和谅解的基础,带来一个美好的世界,建立一个实现自由、宽容和正义的世界。这是我最大的希望,也是人类的希望。日本军队的投降条件都已列入投降文件之中,我以联合国最高司令官的资格声明:我代表各国的传统,以正义和宽容来完成我的使命,决心采取各种措施,使投降条件能够完全、迅速并诚实地得到遵守。”

在他的讲话中,指出了过去日本指导者的错误,但没有说一句诽谤日本的话。

讲话完毕,麦克阿瑟将军指着桌子对面的椅子,严肃地说:“日本政府代表,日本大本营代表到前面来签字!”

重光葵外相拄着手杖走到桌子前面,脱下手套,摘下帽子,坐下。手杖滑落地上,他弯腰拾起来,再把帽子、手套推到旁边,找笔签字。他签完字以后,梅津美治郎站立在桌前,很麻利地签了字。接着是各国代表签字。

麦克阿瑟司令官代表联合国,尼米兹代表美国,徐永昌代表中国,英国代表福莱塞,苏联代表杰列维亚科,澳大利亚代表托马斯·布莱梅,加拿大代表穆尔·科斯格洛夫,法国代表雅克·勒克莱尔,荷兰代表赫尔弗里希,新西兰代表艾西特相继签字。

通过这个仪式,向全世界正式宣布太平洋战争结束了。

签字仪式结束后,麦克阿瑟向前迈出一步,郑重宣布:“现在,和平已经实现!让我们祈愿世界恒久和平吧!”

这时,由四百架B-29轰炸机和一千五百架舰载飞机组成的大型飞机编队,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仪式会场上空通过。飞机隆隆巨响,银翅闪闪发光,在蔚蓝色天空向代表们表示敬意和祝贺。

(正文完)

来源:之华说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