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关公文化的精神内核与时代价值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7 02:08 1

摘要:关公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以关公信俗为核心,以关帝庙宇、关公塑像等为载体,融合多种文化元素发展形成的关公文化,穿越时空、远播四海,成为全球华人共同的精神纽带和文化记忆。

转自:团结报

刚 罡 摄

□ 本报记者 刚 罡 通讯员 张雁勇

关公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以关公信俗为核心,以关帝庙宇、关公塑像等为载体,融合多种文化元素发展形成的关公文化,穿越时空、远播四海,成为全球华人共同的精神纽带和文化记忆。

9月24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民革山西省委会主办的关公文化主题讲论会在山西运城举办。此次讲论会的主题为“关公文化与民间信仰”,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关公文化研究阐释、推动关公文化创新发展、深化关公文化交流互鉴等深入讲论,依托“关圣文化史迹”联合申遗等活动,推动关公文化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民革中央原副主席修福金在致辞中指出,“作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关公文化承载着 ‘忠、义、仁、勇’的永恒价值,成为连接两岸同胞血脉亲情的文化纽带。关公信仰及其以忠义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构建起贯通庙堂与市井的独特文化范式,成为传统伦理道德中深入人心的文化价值符号,深深烙印在华夏儿女的精神世界。”从解州关帝庙的千年香火到台湾鹿港天后宫旁的关帝庙,关公信仰始终是两岸民众共同的精神寄托。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邢莉认为,“关公信俗”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符号,“关公信俗源于民众对关羽精神品格的崇仰,‘忠、义、仁、勇’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作为俗信的关公信仰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具有护国佑民的功能。”邢莉认为,关公信俗存留了中华民族优质文化的因子,如英雄崇拜、祖先崇拜、仁义爱人、诚信义气、和谐智慧等,这些优质的文化因子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就是自强不息,生生不已。

谈及关公文化形成的源流,山西大学教授、山西关公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世满表示,“关公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与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公文化的核心理念‘忠’‘义’从道德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行为规范。作为关公文化的中心原点,关羽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崇高地位,是做人做事的楷模。”张世满提出“一源四脉,泗互相激,汇成巨流”的源流架构,多条发展线索相互关联,互相推动,最终融汇成内涵丰富的关公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帅认为,关公文化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最大公约数。他表示,“我们要充分发掘关公文化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关公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关公文化所蕴含的忠诚、勇敢、仁义、精诚、和平等精神,是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属于全世界的。”

在文化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文化传播需要构建新的形式。山西关公文化研究会理事张卓洲表示,“关公作为全球华人最具共鸣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东方人格魅力IP的价值。而年轻一代的用户习惯在改变,他们追求沉浸式、互动化和个性化的体验。因此,关公文化借助大模型和数字化的手段完成转型升级是当前必要的事情。新的技术的出现也带给了我们新的挑战和机遇。”他表示,近两年已制作支持三十多种语言的关公大模型,以科技助力关公文化走向世界。

此次是运城第七次举行全国性关公文化主题讲论会,对推动关公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文化促进会名誉主席王石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专家学者不断探索关公文化与民间信仰研究的理论框架,探究关公文化之所以能跨越时空、影响深远的根本原因,为关公文化与民间信仰理论研究贡献力量。”他建议,继续挖掘关公文化,发挥学术优势,集思广益、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关公文化的精神内核与时代价值,共同推动关公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