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机制破难题 精准服务暖民心 新疆夯实社会治理根基守护民生幸福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18:55 1

摘要:进入9月,初秋的天山南北,正铺展开一幅动人的画卷:喀纳斯湖的碧波映着白云流转;巴音布鲁克草原褪去盛夏的浓绿,渐成黄绿交织的绒毯;喀什古城的巷弄里,手鼓声伴着烤肉香飘向街角……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驻足其间,脸上洋溢的笑意,早已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片166.

记者|庄德通

正文共4160个字,预计阅读需12分钟▼

进入9月,初秋的天山南北,正铺展开一幅动人的画卷:喀纳斯湖的碧波映着白云流转;巴音布鲁克草原褪去盛夏的浓绿,渐成黄绿交织的绒毯;喀什古城的巷弄里,手鼓声伴着烤肉香飘向街角……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驻足其间,脸上洋溢的笑意,早已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片166.49万平方公里土地最生动的注脚。

这份“来了就不想走”的安定与和谐,并不是偶然。近年来,新疆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社会治理的“根系”深扎基层,让政法力量下沉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在矛盾化解中传递温度,在民生服务中凝聚民心,一步步将平安新疆、法治新疆的蓝图,绘成了各族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实景。

听民声解民忧暖民心,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

今年3月,乌苏市西大沟镇综治中心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调解会议正在召开。调解员与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相对而坐,左侧是来自法院、司法所、信访办、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组成的“观察团”,右侧则是为双方当事人的亲友等设置的观摩区。

这次会议,是为了调解西大沟镇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种植户马某某之间索赔金额超过百万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也是乌苏市“三调一体”(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机制的生动实践。

2023年,马某某取得乌苏市西大沟镇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包的2819.2亩二轮土地和1506.5亩村集体机动地的承包经营权,第二年,马某某以书面形式单方面提出拒绝继续履行合同义务。

多次沟通无效后,合作社将涉案土地转包给案外人达某某种植,其中二轮土地承包费下降了410元/亩/年,合作社遭受重大经济损失,遂通过诉讼途径向马某某追偿违约损失。因双方反复沟通无果,西大沟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依托“三调一体”工作机制及时介入。

在此案的调解过程中,律师协同综治中心整合派出所、司法所等力量,搭建协商平台,明确争议焦点,厘清法律责任,综治中心法律顾问团成员和法学咨询专家召开专题研判会议,对违约金额认定、支付方式选择等专业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经过前期的沟通交流和现场长达4个小时的专业调解,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并达成调解协议。

“感谢墨玉县综治中心、人社局和住建局的工作人员,我被欠了好几个月的工资,没想到10天就到账了!”时隔6个多月,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吐外特乡务工人员阿某再次回忆起自己的讨薪经历,仍心存感激。

原来,去年,墨玉县某建筑公司以资金困难为由,拖欠了阿某5.4万余元的工资,万般无奈的阿某于今年3月12日来到墨玉县综治中心求助。厘清事情原委后,墨玉县综治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多元解纷机制。作为项目监管单位,墨玉县住建局督促建筑公司落实主体责任,梳理汇报案件详情;墨玉县人社局执法科室快速调查取证,下发限期整改指令书;法律援助窗口工作人员为阿某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经过多方协同发力,建筑公司于10天内支付了阿某被拖欠的工资。

这一案件是墨玉县综治中心“一体化运作、一揽子解纷、‘一站式’服务”的生动实践。

据介绍,该综治中心实行统一受理、分类办理机制,党委政法委、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16家单位常驻,其他相关单位按需驻点办公,更是让婚恋家庭、道路交通、医患等专业调解组织入驻,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重点领域矛盾纠纷调处更高效。

“一把手下沉一线”化解复杂矛盾纠纷,高质高效实现“难账清零”

由北向南翻越天山山脉,就是行政区划占新疆总面积四分之一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驰名中外的“库尔勒香梨”便产自巴州的库尔勒市,近年来,“枫桥经验”也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欠了大半年租赁费,5天时间就到账了,你们这个调解室真给力!处理结果我们很满意!”巴州博湖县查干诺尔乡村民杨某由衷地感慨道。

今年5月21日,杨某一行10人来到县综治中心反映,年初,某公司雇佣杨某及周边群众拉运芦苇,至今未向其支付机械租赁费。接到诉求后,县综治中心一边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情绪疏导,一边召集相关部门进行会商研判。鉴于此诉求涉及人员广、金额大,县综治中心运用“书记(局长、主任)调解室”,邀请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来该综治中心进行现场调解。

经了解,欠款主体因未收到芦苇货款,故未向群众支付租赁费,在充分考虑双方实际情况及现实困难的基础上,调解团队进行释法明理,最终双方达成一致。5月26日,50万元租赁费已全部发放到群众手里。

“书记(局长、主任)调解室”是巴州博湖县针对久拖不决、涉及面广等疑难复杂问题开展的一项制度探索,面对此类矛盾纠纷,博湖县在综治中心打造了“书记(局长、主任)调解室”,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下沉一线承办调解工作。

在巴州库尔勒市,面对疑难复杂纠纷和困难诉求,库尔勒市综治中心在研判后形成“转办单”,呈报库尔勒市委主要领导签批,最大程度解决群众诉求。“以往群众遇到复杂问题,需要去多个部门反映,该项工作机制运行以来,有力推动了各类复杂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库尔勒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蒋威说。

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方明则主动走到线上,带领奎屯市综治中心、教育、住建、城管、法院等7个部门负责人共同来到《奎广效能·行风热线》节目直播间,现场回应群众关切。

针对群众反映的“二手房定金不予退还”“迎宾大道奇台路有车辆违章停车”等问题,方明等现场给予答复,部分诉求启动三级综治中心“一站式”调解机制,当场交办、限时办结。据统计,本次直播共受理群众诉求35件,其中7件当场答复,28件转交相关部门限时办理。通过“线上直播+线下督办”模式,真正实现群众诉求“一键直达”,民生问题“云端解决”。本次直播在线观看人数突破1万人次,点赞互动超5000次。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让幸福可感可及

“谢谢你们让我感受到乌苏市是个有温度的城市。”今年7月,外来务工人员热某专程来到乌苏市综治中心,对流动人口联馨服务工作站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乌苏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法学会秘书长张燕介绍,从喀什地区来到乌苏市务工的热某,曾面临离异、离乡务工、被欠薪的多重困境,今年4月,偶然在手机上看到了乌苏市关于综治中心的介绍后,来到乌苏市综治中心寻求帮助。流动人口联馨服务工作站的专职调解员麦尔丹接待了她,在了解了她的遭遇后,第一时间通过乌苏市委政法委联系相关部门为其快速协调,让她拿到了被拖欠4个月的13000多元工资。

得知流动人口联馨服务工作站能够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帮扶后,求职不顺的热某再次上门寻求帮助,工作站的调解员又为其找到了一份纺织厂的工作,包吃包住,收入也较为可观。

工作两个月后,在乌苏市顺利“落下脚”的热某了解到,乌苏市可以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就学便利,遂第三次来到工作站询问相关政策,工作站的调解员们又第一时间为其协调乌苏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等部门,让热某的女儿得以顺利在乌苏市入学。

在乌苏市,像热某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并不在少数。近年来,随着乌苏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前来就业。为此,乌苏市委政法委专门在综治中心成立了流动人口联馨服务工作站,并聘请了来自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的4位少数民族调解员,以更好地为多民族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和各类帮扶。

“工作站在走访活动中,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员工,集中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整治交通隐患,着力增加和谐因素,着力减少不和谐因素,切实增强员工安全感、满意度,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乌苏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侯治国介绍。

据介绍,自该服务站成立以来,已解决困难诉求75条,其中工资类30条、生活困难类20条、其他困难类9条、低保类1条、就医类2条、就业类6条、就学类5条、社保类2条。在乌苏市委政法委沟通协调下,共解决了44人次225700元工资问题。

工作站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走访,与务工人员深入沟通,了解到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如工资拖欠、居住环境差等,同时,也收集了他们对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期望和建议,为下一步制定针对性措施、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奠定了基础。

此外,乌苏市委政法委还每周开展以“政策宣讲”“普法宣讲”“民族团结宣讲”“安全生产宣讲”等为主题的“大宣讲”活动,努力把党的方针政策原原本本地讲给群众,正面教育引导群众,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的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另一种充满“烟火气”的治理方式,同样让各民族群众的心贴得更近。

8月29日下午5点,阿克苏市友谊社区苏杭小镇小区“大碗茶馆”内已经坐满了前来喝茶的各族群众,茶馆的一角,还有群众在用缝纫机制作色彩艳丽的少数民族服饰。

这个场景,几乎每天都在这里上演。“大碗茶馆”不仅是小区居民喝茶的去处,同时也是小区的网格服务中心,兼具多功能会议室、书画室、文化活动室、休闲娱乐室等功能。

据介绍,苏杭小镇的居民有喝大碗茶的习惯,不论遇到什么事,大家围坐一团,一口热茶下肚,好事同分享,问题共解决。

友谊社区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以茶为媒”,把闲置的活动中心改造成茶馆,让社区工作人员走进小茶馆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将茶馆打造成收集社情民意、解决民生问题的好去处。居民们不仅可以聊家常、约社区工作者谈心,社区居委会还将办公室“搬到”茶馆,在弹性时间为居民开展政策宣讲、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处、“一站式”代办等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茶馆作为网格服务中心,还采用“错时制,预约制”,全程为居民提供代办事项,如医疗养老缴纳、准生证办理、居住证明、失业救助、低保水费缴纳等11项直接办理、63项代办事项服务功能,着力打造“进一扇门、找一个人、办所有事”,推动待办事项在网格办理,群众服务在网格开展,实现“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从乌苏市“三调一体”机制让土地纠纷双方握手言和,到博湖县“书记调解室”5天为群众追回拖欠租赁费,再到阿克苏市友谊社区“大碗茶馆”里各族群众围坐品茗、共解难题……天山南北的每一个角落,都在演绎着社会治理的“新疆答卷”——这里有法治的力度,更有民生的温度;有机制的创新,更有民族的交融。

如今,当夕阳为帕米尔高原镀上金边,当夜幕下的乌鲁木齐商圈灯火璀璨,当和田农户的庭院里传来孩子的笑声,这幅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和谐画卷,正随着平安新疆、法治新疆建设的深入,愈发鲜活动人。

来源:民主与法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