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的灭亡:朱温打拼三十年建立的基业,是怎么被他给玩崩的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6 16:13 2

摘要:朱温很聪明,当他意识到起义军逐渐势微之后,便果断投靠唐朝,与李克用、时溥等人一起平定了黄巢起义。

朱温建立后梁,足足花了30年时间,属实不易。

877年,朱温与哥哥朱存一起参加黄巢起义,开启了其波澜壮阔的军事生涯。

此后,朱温南征北战,逐渐成长为黄巢起义军的重要将领。

朱温很聪明,当他意识到起义军逐渐势微之后,便果断投靠唐朝,与李克用、时溥等人一起平定了黄巢起义。

黄巢死后,朱温以汴州作为中心,开始向四周扩张地盘,先后击败了秦宗权、朱宣、朱瑾等地方强大军阀势力,夺取了河北三镇。

紧接着,野心迸发的朱温又与李克用、李茂贞等人争夺唐昭宗的控制权,并取得最终胜利。

907年,朱温毒杀唐哀帝,然后自立为帝,建立了后梁政权。

朱温能取得如此成就,可不止是运气好那么简单,事实上他的能力起到决定作用。

毛主席曾评价朱温说:

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意思是,朱温的处境跟曹操当年很相似,四周都是强大的敌人,但他比曹操更狡猾,所以取得了曹操无法达到的成就。

朱温的名声虽然不太好,但他身上确实有许多可可圈可点之处,尤其在军事上堪称鬼才,往往能打胜仗,有时候还能反败为胜。

不过,朱温的人生也是有分水岭的,她的妻子张惠去世之前,她上能克制自己,所以取得了很多伟大的成就。

但张惠去世之后,尤其在朱温称帝之后,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荒淫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后梁的灭亡,就跟他的这一特质关系莫大。

正因如此,白寿彝先生在评价朱温的时候说:

朱温的荒淫,行同禽兽,即使在封建帝王中也罕有其匹。

那么,朱温到底有多荒淫,他是怎么把后梁玩崩的呢?

01

朱温早年是个大情种,他年轻时家境贫寒,却看中了出身富贵的宋州刺史张蕤之女张惠。

汉朝的时候,光武帝刘秀曾有“娶妻当娶阴丽华”之叹,朱温仰慕张惠,也许下了“娶妻当娶张蕤”的愿望。

为了张惠,朱温一直不愿娶妻,为了配得上张惠,他还在25岁的时候参加黄巢起义军。

一直到882年,朱温30岁的时候,他被黄巢任命为同州防御使,成为方面大员,这才准备派人向张惠提亲。

命运是眷顾朱温的,不等他派人回宋州砀山(今安徽省砀山县)老家,他就在同州意外与张惠相遇了。

原来,因为战乱的缘故,张惠被迫逃至同州,彼时她家道中落,无处安身,与朱温再次相遇让她倍感欣慰,遂与朱温结为连理。

张惠不但是长相貌美,而且很有学问,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行事很有法度,很好地弥补了朱温的不足。

张惠不但是贤内助,在事业上对朱温的帮助也很大,每次朱温行军打仗,都要征求她的意见,她往往料事如神,提出的建议切中要害,给了朱温很大的帮助。

朱温性格残暴,喜怒无常,猜忌心也很强,时常打骂甚至杀害属下,导致人心惶惶。

针对这一问题,张惠尽最大可能约束朱温,每当朱温要杀人,她就及时出现,因此解救了不少无辜之人,事后她又派人安抚这些人,从而笼络住了人心,避免朱温集团内耗加剧。

可以说,朱温的成功,离不开张惠的帮助,不过张惠也有个特点,那就是占有欲比较强,她不允许朱温纳妾,要求朱温要一心一意爱她一人。

出于敬重心理,朱温一直严格约束自己,不曾纳过一个小妾,即便偶然在外放松,也不敢让张惠知道。

有一次,朱温路过亳州,一时兴起,就让手下带来一个营妓,发泄一番之后离去。

后来,这个营妓竟然怀孕了,还生下一个儿子,于是写信告诉朱温,朱温虽然不确定这个孩子是不是自己的,但敢作敢当的他,还是认下了这个孩子。

只不过,朱温担心张惠责怪自己,所以没将这母子二人接到身边,直到许多年之后,朱温才将孩子接到身边,取名为朱友珪。

朱温的一夜风流,为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而后来杀掉他的人正是朱友珪,这当然是后话了。

随着朱温地位的不断攀升,他开始有些膨胀,竟然想要纳妾,结果被张惠阻止。

那是在朱温击败朱瑾之后,朱瑾的美貌妻子被他所得,他本打算回去之后就纳其为妾,结果被张惠知道了。

张惠不动声色,等到朱温凯旋之时,她便亲自前去迎接,提出要见一下朱瑾之妻,朱温无法拒绝,只能同意。

当时,张惠对朱瑾之妻说,“我丈夫朱温与你丈夫是同姓,他们兄弟之间打斗,本来与你无关,如果哪一天汴州失守了,我会不会跟你一样呢?”

张惠这话说得很聪明,可以说一语双关,朱温也听懂了,便不敢纳朱瑾之妻为妾,而是派人将其送到尼姑庵削发为尼。

除了妒忌心稍强之外,张惠几乎没什么缺点,所以史书对她的评价很高:

始能以柔婉之德,制豺虎之心,如张氏者,不亦贤乎

朱温这都“豺狼”,也只有张惠制得住,张惠去世之后,情况就变了。

02

904年,也就是朱温称帝前三年,张惠去世了,朱温非常伤心,但没过多久,他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907年,朱温篡位自立,建立后梁,由此成为一代帝王。

或许是被张惠压抑得太久,朱温对美色有着执着的追求。

一个皇帝好色,本没什么好奇的,但朱温不一样,他的好色就让人很难理解。

按理说,朱温喜欢美女,完全可以通过正常途径获取,比如选妃,天下年轻貌美的女子那么多,总能找到他喜欢的。

但奇怪的是,朱温极少选妃,他的几个妃子,大多是功勋之后,是出于政治联姻考量。

朱温在美色这件事上,偏好“人妻”。

比如,有一次朱温在外打了败仗,气急攻心,一下子就病倒了,于是班师回朝,到大臣张全义家中避暑。

闲来无事,朱温就在张全义家闲逛,结果就出事了,他见张全义的妻女貌美,竟然将她们全部奸淫!

张全义的儿子很生气,打算杀掉朱温,但他担心祸及全家,便阻止了儿子。

朱温喜欢人妻也就算了,竟然对自己的儿媳们下手。

朱温称帝之后,将几个儿子及养子派到外地领军打仗,儿子们的家眷则留在洛阳。

一个偶然的机会,朱温的儿媳们入宫请安,他突然兽性大发,竟然将儿媳们给玷污了!

此后,朱温隔三差五就将儿媳们召入宫中侍奉他,尤其是养子朱友文的妻子王氏,以及朱友珪的妻子张氏,最得他的欢心。

按理说,朱温的儿媳们都是大家闺秀,懂得礼义廉耻,总应该挣扎一下吧?

事实上并没有,不是她们不像,而是他们的丈夫不允许!

原来,朱温称帝后一直未立太子,所以他的儿子们都在积极求表现,为了当上太子,儿子们都默许妻子服侍他,甚至有人恬不知耻地让妻子主动献媚,以博得他的欢心。

朱温的儿媳当中,数朱友文的妻子王氏表现最为积极,是朱温晚年最喜爱的女子,她常常将宫中消息告知朱友文,使得朱友文占据先机。

对于这样的龌蹉事,史书的评价很低,说朱温及其儿子不知羞耻,造成了旷古绝今的丑闻!

古人认为,一个君王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修身齐家平天下,朱温虽然暂时平定了天下,建立了后梁政权,但那是他的前半生,他的后半生无法做到修身齐家,祸乱的种子因此埋下,而且很快就会生根发芽。

03

朱温称帝的第二年,李克用带着遗憾离世,这对生死冤家从黄巢起义时就开始斗争,一直斗到唐朝灭亡,都没能彻底分出胜负。

李克用去世后,儿子李存勖继承晋王爵位,据说他去世前给了李存勖三支箭,代表三个仇人,朱温恰在其中。

李存勖继位之后,开始筹划攻打后梁,他很有才能,把河东治理得有声有色,让朱温非常忌惮。

911年7月,占据幽燕地区的卢龙节度使刘守光称帝,建立大燕政权,李存勖得知后很气愤,大骂刘守光背叛唐朝,还率大军讨伐。

李存勖的真实意图其实是夺取幽燕地区,进而壮大自身实力,朱温得知消息后十分震惊,便于第二年2月率五十万大军救援刘守光。

此前,朱温知道李存勖是猛将,却没想到这么猛,他几次与李存勖作战,均遭遇失败,导致原本就生病的他,病情更加严重。

无奈之下,朱温只得下令撤军,此次战败让他感到很沮丧,他对身边人说:

我经营天下三十年,不意太原余孽更炽如此!吾观其志不小,天复夺我年,我死,诸儿非彼敌也,吾无葬地矣!

朱温认为,如果要跟李存勖对抗,必须选择一个优秀的继承人,否则后梁必被李存勖所灭。

所以,朱温退兵之后,开始思考继承人人选,但这件事让他十分苦恼。

朱温的大儿子名朱友裕,朱友裕骁勇善战,政治才能也很突出,一直被他当做继承人培养,却在904年的时候病逝。

除了朱友裕之外,朱温认为其他几个儿子才能都不行,所以他称帝后一直未立太子。

为了让自己一手建立的王朝延续下去,朱温病重后做出了一个决策,由养子朱友文继承皇位,他认为朱友文虽不是亲儿子,才能却是诸子之中最高的,是唯一有机会对李存勖对抗之人。

朱温的初衷是好的,他在传位问题上大公无私,以国家为重,值得称赞,但他忽略了人心,明知道几个儿子都对皇位虎视眈眈,却还选择朱友文,不出事才怪。

当时,朱温卧病在床,在打定主意传位给朱友文之后,他将传国玉玺交给朱友文的妻子王氏,让她到开封去把朱友文召回来。

朱友文贤能通达,多才多艺,军事指挥才能也很不错,朱温的选择其实没错,如果他能顺利登基称帝,后梁或许有救。

不过,事情就坏在朱温好色上,他虽然生病了,却依然将朱友文之妻王氏和朱友珪之妻张氏召入宫中服侍自己,二人寸步不离他左右,他倒是舒心了,但也没有秘密可言了。

朱温将传国玉玺交给王氏,张氏就在旁边,这女人一直在给朱友珪暗通消息,张氏还没出宫,她就派人通知了朱友珪。

当时,朱友珪担任左右控鹤都指挥使,掌握着禁军指挥权,他得知消息后,感到很着急,便四下打探消息,动作频频。

朱温对朱友珪是有防备的,他认为朱友珪野心勃勃,必会阻扰朱友文回京,便下旨剥夺他的禁军指挥权,改为莱州刺史。

朱友珪接诏时很是崩溃,为什么父亲宁愿把皇位让给外人,也不给自己这个亲儿子呢?

朱友珪还认为,自己一旦到莱州上任,等朱友文继位了,自己只能是个死,与其这样,不如铤而走险。

在打定主意后,朱友珪开始了一番谋划。

04

朱友珪一路走来太不容易,他一直在母亲身边过悲惨的生活,一直到他快要懂事了,才被接到朱温身边,他的母亲却被抛弃。

来到朱温身边后,朱友珪一直不受兄弟们待见,毕竟他的母亲不过是个娼女,他是不是朱温的亲骨肉,都没人说得清。

这样的处境对朱友珪的打击很大,他知道只有自己出人头地了,才不会被人看不起,所以他非常渴望登上帝位。

为了达到目的,朱友珪让妻子王氏竭尽全力侍奉朱温,终于在朱温身边占据了一席之地,就在他认为自己必将被立为太子的时候,朱温却给了他当头棒喝。

朱友珪知道,自己必须全力以赴,否则等待他的就是万劫不复,以及无休止的耻辱。

912年7月18日,朱友珪换上便服,悄摸来到龙虎军大营,找到了他的老部下韩勍,韩勍担心发生变故之后自己受到波及,不能自保,便同意跟他一起入宫杀掉朱温。

当天晚上,韩勍带着五百人与朱友珪一起入宫隐藏起来。

凌晨一点,朱友珪突然发起政变,众人用刀斩断朱温居住的万春宫的门栓,然后闯入寝宫。

当时朱温正在睡觉,听到动静后被惊醒,意识到有人造反,便大声质问说,“是谁胆敢造反?”

朱友珪就在门外,听了朱温的话,便走进寝宫,对朱温说,“不是别人,正是我!”

朱温见氏朱友珪,并不感到意外,又说,“我早就怀疑你这个奸贼了,恨没有早点杀了你,你敢行此悖逆之事,天理难容!”

朱友珪也不是吓大的,便指挥手下说,“定要将你这个老贼碎尸万段!”

朱温毕竟是朱友珪的父亲,他不敢亲手弑父杀君,便让亲信冯廷谔动手,冯廷谔便从北背后抽出匕首,准备上前杀掉朱温。

帝惊起,问:“反者为谁?”友珪曰:“非他人也!”帝曰:“我固疑此贼,恨不早杀之。汝悖逆如此,天地岂容汝乎!”友珪曰:“老贼万段!”友珪仆夫冯廷谔刺帝腹,刃出于背。

朱温见状,便从床上挣扎起来,围着一根大柱子躲避冯廷谔的追杀,冯廷谔连续刺了三刀,都被他给躲过去了。

冯廷谔锲而不舍,一直追到朱温跑不到了,躺在地上喘气,他这才上去一刀刺死朱温,匕首从朱温的后背穿入,从前胸穿出,鲜血流了一地。

八年前,朱温派人将唐昭宗杀于洛阳的宫殿,他当时没想到自己也会落得个同样的下场,并且他更加悲惨,他在位不过五年,而且是被儿子给杀死的!

一代帝王,就这样死在了一个娼女之子手里,他的死其实是咎由自取,他忘记了创业的艰苦,也忘记了妻子张惠的劝谏,沉迷女色,霸占儿媳,还在继承人问题上处置不当,结果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也即将把自己一手建立的王朝葬送。

朱温死后,朱友珪为了掩人耳目,将他的尸体用一张蚊帐包裹起来,埋在寝宫的地板下,然后又开始了一番谋划。

首先,朱友珪以朱温的名义下发一道诏书,说朱友文派人刺杀皇帝,好在朱友珪及时相救,这才避免皇帝被当场杀死,但皇帝也因为受惊吓过度而病情加重,特下诏以谋反罪赐死朱友文,以朱友珪为监国。

诏书从洛阳送到开封,还没等朱友文反应过来,就被几名将士拉出去砍头了。

紧接着,朱友珪就宣布了朱温病死的消息,并公布了伪造的传位诏书,同时拿出府库的钱财赏赐群臣,在群臣的拥护下,他登基称帝,成为了后梁第二位皇帝。

05

很快,朱友珪登基称帝的消息就传开了,但朱温的其他儿子没一个服气的,都开始谋划夺位。

群臣虽然得了朱友珪的好处,但其实都知道他才是弑君者,只是表面上拥护他而已。

朱友珪当了皇帝之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自以为就是真命天下了,开始大肆册封功臣,比如韩勍就被任命为忠武军节度使。

为了巩固自身统治地位,朱友珪又册封弟弟朱友贞为汴州留后,朱友谦为中书令

朱友谦是朱温的养子,他不肯效忠朱友珪,于是拒绝册封,还暗地里投靠李存勖,被李存勖封为西平郡王,成为李存勖在后梁的奸细。

按理说,朱友珪得位不正,就该狠心一点,先发制人,把那些反对自己的兄弟一网打尽,可他毫无谋略,尽然只下诏安抚众兄弟,众兄弟表面上唯唯诺诺,其实都巴不得他早点死。

最先采取行动的是朱友贞,他也是朱温的嫡子,他的年岁虽然小一点,但身份却很尊贵,拥护者也更多。

朱友贞为了夺取帝位,派人到洛阳联络群臣,又与将领们密谋,大家都很为朱温不平,所以都愿意投靠他,他的势力因此发展很快。

朱友珪见兄弟们没什么动静,自以为大家都认可他,便开始沉迷享乐,朝政因此荒废,百姓对他也很不满。

朱友珪称帝的第二年2月,朱友贞就发动政变,将他给杀死了。

之后,朱友贞在群臣的拥护在继位,他虽然是嫡子,但才能严重不足,在位的10年间,疏远贤能之人,重用无能之辈,导致后梁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全面倒退,在与李存勖的斗争中一直处在不利的局面。

923年,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然后发起了对后梁的总攻,朱友贞举措失当,最终身死国灭。

不过,朱友贞还挺有骨气的,他原本有机会跑掉,但为了鼓舞将士而选择留下,等到洛阳就要被攻克了,他不想死在仇人手里,便让亲信皇甫麟将自己杀死。

正如朱温所言,除了朱友文之外,他的儿子没一个可堪大用的,在他被朱友珪杀死11年后,后梁就灭在了李存勖手里。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朱温自己种下的祸根,后梁因他而兴起,最终也因他而灭亡。

来源:围炉煮酒话春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