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的一生悲喜交加,既有“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所谓的“四大喜事”,也有幼年丧父、少无良师、中年丧偶、老年丧子这所谓的“四大悲事”,当然还有思乡怀亲、情场失意、事业挫折、朋友背叛这些人生伤心事。
人的一生悲喜交加,既有“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所谓的“四大喜事”,也有幼年丧父、少无良师、中年丧偶、老年丧子这所谓的“四大悲事”,当然还有思乡怀亲、情场失意、事业挫折、朋友背叛这些人生伤心事。
让我们来看看古诗描写里的伤心事吧,笔者精心选取了“烟波江上使人愁”等15句著名古诗,诉说了从思乡到丧偶的人生八大伤心事,希望看完之后,能让您清醒一些,能减少一些伤心。
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崔颢《黄鹤楼》
黄昏时分,长江的江面上烟波渺茫,我的家乡在何处呢?看不到家乡更使人忧愁。全诗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当年李白登上黄鹤楼,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不由得诗兴大发,正准备挥笔题诗留念时,却看见墙壁上崔颢的这首诗,李白沉吟了良久,由衷地赞道:“好诗、绝妙!”他重新提起笔写下了四句打油诗:“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南宋著名的诗论家在《沧浪诗话》一书中极为推崇这首诗:“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2、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有人不知在何处吹起了凄凉的芦管,一夜之间,将士们个个翘首眺望自己的故乡。全诗如下: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是中唐著名诗人,以边塞诗而著称。在这个千古名句里,李益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大唐戍边将士的浓烈的思乡之情和有家不能回的忧伤。
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宋:李觏《乡思》
人们常说,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却始终看不见我的家。全诗如下: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李觏(音:gòu),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李觏是江西抚州人,他来到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参加科举考试,却多次失意。长期的异乡漂泊,让李觏产生浓烈的思乡之情,这一千古名句表达了他归乡无计的无奈和伤心。
4、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可以料想,每年我最悲伤的地方,就是在那明月的照耀下,长满了矮松树的小山冈。全词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与首任妻子王弗的感情深厚,不幸的是,王弗红颜命薄,他俩结婚十年王弗就撒手西去,年仅27岁。王弗去世十年之后,苏轼在山东密州(今山东潍坊诸城市)梦见了王弗,梦醒之后,苏轼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悼亡词,表达了他对亡妻的思念和忧伤。
5、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唐: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一
如今的我俸禄已经超过了十万钱,你却不能与我共享荣华富贵,我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来超度你的亡灵。全诗如下: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爱女,她温柔贤惠,二十岁时嫁给了官职卑微的元稹。婚后的生活实在贫困,但韦丛毫无怨言,她粗衣淡饭地经营着她们的小家庭,甚至自己去捡柴做饭、卖掉首饰补贴家用。当她们的日子逐渐好起来的时候,韦丛却因病去世,年仅27岁。
爱妻的离世让元稹极为悲痛,他写下了多首悼亡诗词来诉说对韦丛的思念,在《离思》五首其四里,元稹写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在《遣悲怀》三首其二里,元稹回顾他们辛酸的往事:“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在三首其三里,元稹表示:“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6、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唐:白居易《梦微之》
你早已逝去,尸骨在九泉之下已经化成泥沙,我还暂时寄住人间,也已经满头白发。全诗如下: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元稹,字微之,唐朝著名诗人。他比白居易小七岁,两人在贞元十八年(802年)同科进士及第,同为校书郎,从此结为了终生挚友,世称“元白”。
太和五年(831年),元稹在武昌病逝,次年葬于咸阳。九年之后,六十九岁的白居易大病初愈,他再一次梦见昔日与挚友一起携手游玩的场面,醒来后白居易泪流满面,遂写下这首诗表达他对挚友的思念和忧伤之情。
7、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唐:崔郊《赠去婢》
女人一旦进入到豪门,就好像是深陷大海,从今往后昔日的情郎也会变成了陌生人。全诗如下: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唐宪宗元和年间,一位年轻英俊的小秀才崔郊住进姑母的家里,与家中一名姿容秀丽的婢女产生恋情。后来,姑母将这名婢女卖给了襄州刺史于頔。崔郊痴情不改,对婢女念念不忘。寒食节那天,崔郊去城外踏青,恰巧遇到了婢女,崔郊百感交集,匆忙写下这首诗交给婢女,表达了他失去恋人之后的悲伤与绝望。
8、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姑娘那美丽的倩影,不知去向了哪里,只有这满树的桃花依旧笑迎着和煦的春风。全诗如下: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朝诗人崔护在科举考试落榜之后,一个人去长安城南郊游玩散心。口渴的时候,进入一户庄园讨水喝。一位年轻貌美的少女端来一杯水,然后倚在盛开的桃树下,静静地看着崔护喝水。两人虽然默默不语,却都含情地相互注视了许久。
第二年的清明节,崔护再一次来到南庄,他发现大门已上了锁,庄园里的桃花依旧盛开,那位美丽的少女却不知去向。崔护怅然若失,就在庄园的门上题写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失落怅惘之情。
9、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唐:杜甫《贫交行》
有些人交友时,在翻手覆手之间变化无常,别人得意时就像云一般去迎合,别人失意时又像雨一般离去,这种轻佻浅薄的人如今多得数不胜数。全诗如下:
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大诗人杜甫在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时,饱尝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滋味,他愤而写下了这首诗,讽刺了当时社会庸俗的世态人情,吐露了他心中郁结的愤懑与辛酸。
这一千古名句可以让我们知道交友的伤心事,那种金钱之交、势利之交、酒肉之交、美色之交不值得一提,只有用真心相待的才是真正的朋友,朋友不在多,贵在知心,贵在能风雨同舟。
10、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清: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与恋人相处如果只是像刚相识的时候那样甜蜜快乐该有多好,可为什么会出现秋风到来、画扇被抛弃的情况呢?全词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的这一名句格调凄婉,意境悲凉,描写了女子与情人初恋时的美好回忆和被抛弃后的幽怨之情。
11、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宋: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洋洋万字的平戎策无人理睬,只得回头向东邻换来关于栽树种草的书。全词如下: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chuò)银胡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辛弃疾南归后,认真地撰写了《美芹十论》、《九议》等多篇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很有价值的抗金策略书,但屈辱的南宋朝廷却是投降派当道,对辛弃疾提出的这些策略置之不理,并且处处排挤、打击辛弃疾,他被迫罢官回到江西上饶闲居,这首词就是辛弃疾写于晚年闲居之时。
词末的这一名句写得悲凉如冰,心伤透骨,展现了辛弃疾的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流露出这位英雄人物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1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宋:陆游《示儿》
我本来就知道,死去之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是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全诗如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1210年1月),八十五岁高龄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之前,老诗人挣扎着写下这首催人泪下的绝笔之作,表达了他祖国不统一就死不瞑目的悲哀心情。
1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
蜜蜂采集百花酿成蜂蜜以后,它这是为谁而辛苦、又为谁而送上甘甜?全诗如下:
不论平地与山间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晚唐著名诗人罗隐的这首七言绝句借辛勤的蜜蜂,来比喻普通人民的劳动成果被统治者残酷剥削的现实,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
14、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张祜《宫词》
故乡远在三千里之外,在皇宫里幽闭了整整二十年。我唱起一曲悲凉的《何满子》,两行热泪洒落在您的面前。
一个妙龄少女被选入皇宫,从此他与外界隔绝、与家人分离,长达二十年之久。她没有了自由,失去了青春,爱情更是可望而不可即。张祜的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宫女的悲惨一生,表达了他对宫女的同情之心。
15、今夜扁舟来决汝,死生从此各西东。
——宋:王安石《别鄞女》
今夜我乘着一叶扁舟来和你诀别,从此以后,我俩就生离死别,各奔西东了。全诗如下:
行年三十已衰翁,满眼忧伤只自攻。
今夜扁舟来决汝,死生从此各西东。
二十七岁的王安石在担任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县令时,吴夫人为他生了一个极为聪慧的女儿。可惜这个小女孩出生一年多就不幸夭折了。王安石在崇法院(寺庙名)的西北选了一块地方将爱女安葬,还亲自为她写了《鄞女墓志铭》:“鄞女者,知鄞县事临川王某之女子也。庆历七年四月壬戌前日出而生,明年六月辛巳后日入而死,壬午日出葬崇法院之西北。吾女生,慧异甚,吾固疑其成之难也。噫。”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王安石任职期满被调任舒州(今安徽安庆)通判,离开之前的一个夜晚,这位慈爱的父亲乘坐一叶扁舟特意来到爱女的坟前,陪着爱女唠唠叨叨地说了一夜。他满怀忧伤地告诉爱女,老爸即将要离开这里了,这是我最后一次来看你了,从此以后,我们两人,一个死,一个生,你留在了这东边,我却要朝西去了。
全诗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一位父亲失去爱女的忧伤与悲痛,读了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来源:行健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