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徐州剿共总司令刘峙把自己失误的指挥的一场战役,谎报成“徐东大捷”。所谓徐东大捷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阻击国民党军两天后,主动撤出战斗,目的是诱敌深入,以便在以后的运动战中,趁机合围全歼国民党军。
国民党上将刘峙
在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徐州剿共总司令刘峙把自己失误的指挥的一场战役,谎报成“徐东大捷”。所谓徐东大捷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阻击国民党军两天后,主动撤出战斗,目的是诱敌深入,以便在以后的运动战中,趁机合围全歼国民党军。
刘峙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责,给蒋介石发了一个电报,先分析双方兵力,然后吹嘘如何取得胜利,“有我无敌,有进无退”之类的大话漂亮话说了一大堆,又谎称歼敌10万以上,最后,又对蒋介石大加吹捧,领䄂“运筹帷幄”,“英明决断”之类的话。蒋介石看了电文,心中非常高兴。他以为在国民党军节节败退的形势下,刘峙的胜利能给战局带来了转机。于是,他要重赏刘峙。
蒋经国和蒋介石
不久,蒋介石儿子蒋经国也送了一份电报,这个电报是特派战地观察官李以匡,越过徐州“剿总”和国防部直接发来的。李以匡报告说:“这次徐蚌会战,徐州剿总’闭目塞听,处处被动,刘峙在会战之初,惮于徐州有失,会津浦、陇海各线部队集于徐州,却不敢增援黄伯韬兵团,使黄兵团深陷碾庄,并使宿县兵力单薄,乃遭陷落,以致津浦路被截断,给会战造成更大不利,所谓徐东大捷,纯属子虚乌有。原为共军试图断邱(清泉)兵力东援后路,不期与邱兵团侧袭共军之七十四军遭遇,造成胶着状态,两军激战数日,各有伤亡。后共军主动撤出,正面各部亦受命后撤至大许家,我判断是试图诱邱、李两大兵团深入而图割围歼,此乃所谓崩溃之说。现共军从少数兵力歼黄兵团,大部兵力侧袭徐州,显已截断我对徐州的运输供给,徐州已形孤立,邱、李、孙三兵团危在旦夕。”
国民党少将李以匡
蒋介石一看此电报,大骂刘峙无耻,恨不得立即杀了他,立刻打电话把刘峙大骂一通,稍解了心头之恨。但不久,蒋介石镇静下来,他觉得这个谎报的“战绩”不能揭穿,一揭穿就等于承认徐州会战失败,影响国军士气,还会使美国方面对自己失去信心,不如假戏真做,大奖刘峙各部官兵。
蒋介石大急需要场胜利,哪怕这胜利是假的。于是,蒋介石命令“给邱、李两兵团以重赏。给邱清泉兵团20万银元,授予黄百韬“一等云麾”助章一枚,授予兵团参谋长魏翱、第25军军长陈士章“四等云麾”勋章各一枚,并令刘峙在徐州,满街张贴标语,鸣放鞭炮,举办战绩展览,大造声勢,刘峙还向各方发出通电,宣扬“徐东大捷”、“潘塘大捷”。宁、沪报纸、电台也忙不迭地摇唇鼓舌,大肆渲染,说“此战役是绚烂之页!”
远在华盛顿的驻美大使顾维钧听到这个消息后,在11月18日这天日记中写道:“徐州之战,国军获胜,这是一个非常及时的胜利,给国民政府以喘息机会,借以重新整顿以逢未来”。中央宣传部部长张道藩还率慰问团和新闻界人士,搭专机飞往徐州慰问和采访,搞得十分热闹。
蒋介石这种自欺欺人,瞒不了多久。随着徐蚌会战国民党全面失败,五十五万大军被歼,蒋介石的主力断送完了,而刘峙指挥失误,责任重大,蒋介石念旧情撤职了事,刘峙平安出国。蒋介石这样阴险毒辣的人,尚且装聋作哑,明知是假的战果,也要把它硬当成真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形势的需要,政治的需要。
来源:天有余而补不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