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65万台套农机全力保障“三夏”生产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6 15:51 2

摘要:今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达1189.6万亩。为保障夏粮丰收,“三夏”期间,全市将组织65万台套农机具投入生产。受气候因素影响,今年小麦收割期预计较往年提前5天左右,5月17日起西南部县区将率先开镰,5月20日全市进入集中收获期。

驻马店网讯(记者 陈 诚 徐 丹)5月14日,记者从市农机中心获悉,今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达1189.6万亩。为保障夏粮丰收,“三夏”期间,全市将组织65万台套农机具投入生产。受气候因素影响,今年小麦收割期预计较往年提前5天左右,5月17日起西南部县区将率先开镰,5月20日全市进入集中收获期。

面对这一关键农时,市农机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未雨绸缪,全力打赢2025年“三夏”农机化生产硬仗,确保颗粒归仓。

强化组织领导,汇聚工作合力。市、县两级农机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迅速成立“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专班,科学制订工作方案。日前召开的全市农机化工作会议暨“三夏”农机化生产动员会,重点围绕机具准备和作业对接、技术宣传培训、应急救灾准备、抢收机具调度、秋粮高质量播种、农机安全生产、部门协调配合等环节,对2025年“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同时,成立4个调研指导组,分赴各县区开展实地督导,及时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精准摸排调度,保障农机具供应。为确保“三夏”期间农机具充足供应,市农机中心全面摸排全市农机具保有量、分布情况和测算需求数量,建立详细的农机具台账。预计“三夏”期间全市将出动各类配套农机具65万台套,其中收割机3.5万台(含履带式收割机1.2万台),另有市外登记履带式收割机0.6万台,完全能够满足本地及周边部分地区夏收作业需求。组织农机生产企业、经销商和维修网点,提前做好农机具及零部件的生产、储备、维修、保养和调试工作。

科学统筹调配,提升作业效率。通过健全农机调度机制,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微信工作群,实时发布农机供需、天气预警和道路通行等信息,实现精准调度。采取“域内循环、机具回流、外引补充”策略,组织现有机具开展轮班作业,确保人歇机不停。同时,深化跨区域合作,与南阳、焦作、安阳和安徽蚌埠等市签订互助协议,统筹调配1.07万台农机开展跨区作业,既保障本地抢收又支援周边地区,全面提升小麦机收协同效能。

完善应急服务体系,增强防灾能力。建立健全农机应急服务体系,制订《驻马店市2025年小麦机收应急调度工作方案》,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保障网络,设立省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11个、市级36个、县级46个,并组建62支常态化应急农机作业服务队。全面摸排县区机手、机具情况,实时掌握应急服务队作业能力及分布动态,精准对接生产需求,确保平时服务、急时应急,做到快速响应、高效调度、保障有力。

压实安全责任,筑牢安全防线。成立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举办全市农机安全培训暨事故应急演练,发放《安全生产作业手册》2600多份,全面增强农机手安全意识、提升农机手操作水平。健全监管体系,搭建全市农机监理视频监控平台,严格把控注册登记、人员考试、年检年审等关键环节。深入开展农机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及时消除风险隐患,为“三夏”机械化生产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加强技术服务,推广先进装备。加强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方式,邀请农机专家、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举办现场培训班,成功举办全市花生、芝麻、玉米、大豆等粮油农作物新装备新技术高质量播种现场演示会。积极组织参加省农业农村厅开展的各类线上培训,扩大培训覆盖面。今年以来,全市累计举办各类线下培训120多场,培训农机手及农民6000多人次,线上培训超2万人次。积极与农技推广等部门协作,共同制订适合本地的农艺农机融合技术方案,推广高速精量播种、免耕播种、种肥同播、分层施肥、高效施药等作业技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全力投入“三夏”农机化生产中,确保夏粮丰收到手、秋粮播足管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驻马店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