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的不凡坚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16:14 1

摘要: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余虹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坚守一线、兢兢业业,在苦、脏、累的火电厂输煤岗位上一干就是41年,至今仍坚守在输煤战线上。

“做平凡的事,做踏实的人。”这是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燃料部燃运专工余虹的人生信条。

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余虹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坚守一线、兢兢业业,在苦、脏、累的火电厂输煤岗位上一干就是41年,至今仍坚守在输煤战线上。

输煤战线的“守护者”

每天清晨,余虹早早地出现在输煤系统生产现场进行巡查,第一时间了解输煤系统运行状况和煤炭接卸情况。

每天提前一小时到岗,是他41年来的工作习惯,等到一小时后同事们到岗,他往往已经完成了一轮巡查工作。

“工作日他就这样,每天早早就来,周末他还这样,连节假日都不休息。”燃料运行同事说。

输煤系统全长两公里,余虹每天都要巡查一到两个来回。有同事给他算了一笔“账”:每天2公里多的输煤皮带系统,走上两趟是5公里,一年就要1000多公里,就这样,他足足坚持了41年。

41年,累计里程7万多公里,他始终用双脚丈量这片小小的区域,用平凡的坚守确保输煤系统和发电运行可靠,为城市发展和民生改善发光发热。

在经年累月间的输煤现场巡查中,余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对设备健康状况了如指掌,总能在巡查时中敏锐的发现一些设备隐患。

输煤系统巡查时,余虹发现煤泥沉淀池水量异常,立刻凭经验感觉到排水系统出现故障。根据输煤系统排水管的流水方向,他逐段打开井盖排查,很快便发现是新机TT2转运站门前一路排水管路堵塞。他立即对堵塞的排水管路进行疏通,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还有一次,他看见C-6A皮带刹车装置有移动痕迹,立刻警觉,果然经过燃料检修人员查看后,确认刹车装置损坏。

这样的案例在余虹41年的职业生涯中比比皆是,平均每月他都能发现数十条易忽视的设备缺陷,做到防患于未然,守护输煤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风雨中的逆行者

输煤作业最让人头疼的是台风天气,入厂煤炭经常被雨水淋湿,导致落煤管堵煤,若不及时处理将影响输煤工作。每当这时,余虹往输煤现场跑得更勤了,有时甚至直接蹲守在现场,一发现落煤管堵煤,第一个冲上去疏通。

2022年“梅花”台风来袭那夜,成了全厂人的集体记忆。暴雨倾盆,湿煤在卸煤沟筑起三米高的“黑长城”,两台机组面临断供危机。

55岁的余虹带头跳进煤浆,用铁锹、撬棍甚至双手疏通管道。连续72小时,他像台永动机般往返于各个堵点,工装被煤水浸透,掌心的血泡磨破又结痂。第四日凌晨,当最后一车煤送入锅炉时,他瘫坐在煤堆上,在晨光照射下的身影成了一座雕像。

“那几天老余瘦了好几斤,”当时的班长回忆道,“但输煤量反而创了历史新高。”

记得在试烧一批海外煤时,因该煤种粘性大、煤炭水份偏高,造成13、14道火车卸煤沟大面积出现搭桥现象,煤块堆积形成顽固“小山”,煤炭接卸工作被迫暂停。

情况十万火急,余虹和燃运值班员迅速组成“抢险队”,守在卸煤沟清理积煤,晚上11多点多才收工,第二天一早又赶到现场继续清理积煤。

经过五天五夜的奋战,终于将积煤全部清理干净,确保了煤炭接卸工作正常进行,保障了机组运行电煤供应。

创新的“引领者”

余虹在工作中爱学习、爱琢磨事儿,业务上遇到不懂的地方,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一定要反复查阅资料,直到完全弄懂为止。对待业务,他就是有那么一股子“钻”劲。

2016年,余虹“挂帅”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带领团队在输煤系统开展技术小革新、小创造,在输煤技术创新、提质增效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前些年,褐煤自燃现象引起了余虹关注,看到一些电厂因褐煤自燃引发火灾事故,余虹内心很受触动,决心改造输煤防火系统。经过综合分析,他得出了技改思路:增设C-4输煤栈桥防火墙。有了思路,余虹立即组织撰写提交技改报告并获批准。然而,当时国内普遍采用的防火材料是硅酸钙板,无法满足跨鹰厦铁路C-4输煤栈桥的承重要求。经过多方尝试比较,余虹提出了在岩棉板表面包一层铝板的技改方案,最终成功突破了输煤栈桥防火的瓶颈。

2020年深秋,余虹站在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的颁奖台上,左胸别着的金质奖章微微发烫。回到厂里,当大家问及退休计划,他望着班组里的年轻面孔笑道:“我还没有想过退休呢。只要我还干得动,就要一直干下去,把这些年的经验都传下去,让年轻人少走弯路。”

秉心克慎,奉植惟勤;执着坚守,初心不改。如今,58岁的余虹依旧执着坚守在输煤岗位上,书写着一名平凡又不凡的火电厂输煤一线工人奋进的故事。(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 王春勇 陈坤发)

本文来自【周口广电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