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白涛新材料科技城所在地,近年来,涪陵区白涛街道党工委立足“园区主战场、城市副中心”战略定位,创新构建“党建引领全域同治”融合发展模式,全面实施“全域智联”基层治理、“全域联动”企园服务、“全域融合”乡村振兴、“全域护航”平安稳定、“全域响应”民生服务的“五
作为白涛新材料科技城所在地,近年来,涪陵区白涛街道党工委立足“园区主战场、城市副中心”战略定位,创新构建“党建引领全域同治”融合发展模式,全面实施“全域智联”基层治理、“全域联动”企园服务、“全域融合”乡村振兴、“全域护航”平安稳定、“全域响应”民生服务的“五域同频”治理体系,探索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工业型街道治理新范式,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与街道产城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数智赋能增效 构建基层治理生态圈
在传统治理的过程中,常存在“人工巡查效率低、问题处置滞后”等问题,对此,白涛街道全面构建“智能感知—精准研判—协同处置”的闭环治理体系。
一方面创新打造“AI+网格”双轮驱动模式,前端部署AI摄像头、感知设备950个,实现违停预警、安全监测全天候覆盖;后端激活847名网格N力量,构建“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群策群治力量,形成“智治+共治”双轨并行新格局。
另一方面,探索构建“园区+街道”双部门协同模式,以体系建设、平台融合、机制创新为抓手,全面打通“园区—街道”部门壁垒,切实实现“双部门事件、一平台调度、多岗位协同”。今年3月,街道借助141平台全面统筹园区资源,联动园区、企业多方力量帮助农户修建机耕路,广受农户好评,切实让基层治理既有科技“高度”更显民生“温度”。
机制创新破局 打造企园服务升级版
立足“经济强镇、工业强街”功能定位,白涛街道建立企园服务“三维立体”体系。
机制维度首创“企服联合办公室”,推行“综合查一次”运行机制,将68项检查事项集成15项“服务包”,实现跨部门处置时效提升5倍。
服务维度构建“企呼必应”响应体系,通过“扫码提需—专班攻坚—限时办结”闭环流程,2天内破解某新招引企业用地难题,问题解决效率提升40%。
发展维度组建“专班攻坚+服务监管”双运行团队,抽调党员先锋、精兵强将组建征地拆迁攻坚专班,实行现场办公、限时督办服务机制,全面确保气凝胶产业基地、涪通物流铁路专用线等11个园区项目顺利入驻,推动服务园区提质增效。
产城融合提质 绘就乡村振兴全景图
聚焦“产业碎片化、农旅融合度低”瓶颈,街道探索实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路径。
文旅融合赋能,深挖816工程、816小镇红色资源,打造“816小镇—麦子坪村—建峰社区”农旅融合示范带,全面实行“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同步发展模式,以独特资源带动全域融合发展,街道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
产业融合共富,联动4个行政村组建“共富产业联盟”,整合蜜柚、花椒、蜜本南瓜等特色产业3.19万亩,培育“白涛战柚”“清香花椒”等品牌,带动户均增收2.1万元。
人才融合增效,实施“新农人培育计划”,组织党员技术骨干结对帮扶,培育直播带货达人、乡村工匠等本土人才10名,形成结对帮扶、抱团发展良好局面。
系统治理固本 筑牢平安稳定防线
面对“园区建设与城市治理双期叠加”特殊形势,街道创新构建“双平台三防线”防护体系。
智慧防线实现园区安全监管平台与基层智治系统数据贯通,突发事件处置时效压缩至15分钟,形成区、街道、园区、企业高效联动、多跨协同应急处置,持续提升全域平安稳定能力。
法治防线升级打造“绍胤工作室”等特色品牌,创新民警、企业、物业、退休干部、志愿者“五方联调”机制,有效化解物业矛盾等疑难问题69件。
共治防线吸纳社会多方力量32人组建“乌江义警工作室”,成为应急响应、矛盾化解等工作的群众主力军,参与处理社区各类事件270余起,全面实现将矛盾纠纷化解到基层、将问题隐患遏制在萌芽,切实提升街道全域平安稳定能力。
民生响应筑基 创新民生服务新范式
聚焦企业集聚区民生需求多元化,街道全面构建“双线融合”服务体系。
线上用好12345热线、141基层智治等民情直通车数字平台,实现民生诉求“秒级响应”;线下创建“‘白’姓事·‘涛’心办”群众服务品牌,实行民生保障“首接负责+链条办理”服务机制,前端由统一窗口接收问题需求,后端由统一岗位汇总归集诉求、分流处置诉求,以“链条式”服务全面实现辖区全域民生问题“一键式响应、一站式解决”。
2025年累计承接处理工资欠薪、社保医保、就业服务等各类民生事项659个,追回欠薪工资款120余万元。
下一步,街道将锚定“涪陵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聚焦“服务园区、融合发展、共同富裕”改革思路,持续探索“园区服务与产城融合”双提升发展模式,在全力服务保障好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千方百计承接园区配套业务,加大招商引资、抓好基层治理、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欧阳光玥)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