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当亲眼目睹这8件石油大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15:14 2

摘要:1949年9月25日,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装甲部队进驻玉门油矿,清剿散匪,将油矿完整无损收回人民手中。

七十五载春秋轮转

中国石油的画卷历久弥新

一代代石油人以钢铁意志

守护着国家的能源动脉

今天,我们借助AI技术

让历史相册中的标志性瞬间“活”起来

一同沉浸式重温

中国石油一路走来的闪光时刻吧

玉门油矿解放

1949年9月25日,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装甲部队进驻玉门油矿,清剿散匪,将油矿完整无损收回人民手中。

玉门油矿解放开启了共产党全面领导中国石油工业的篇章,使中国石油工业进入崭新的历史起点。在党的领导下,玉门油田成为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将听党话、跟党走熔铸于玉门石油人的血液中,铭刻于灵魂内,红色石油从这里起航。

克拉玛依油田模型参加国庆游行

1955年10月29日,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黑油山1号井喷出工业油流,发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新中国石油工业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序幕就此拉开。

1956年国庆节,游行队伍簇拥着克拉玛依油田巨大模型车,向党和人民报喜。

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

1959年4月11日,在黑龙江省安达县(今大庆市大同区)高台子镇永跃村附近的荒原上,松基三井正式开钻。

1959年9月26日,位于松辽盆地的松基三井喷出了油流,大庆油田横空出世,掀开了中国石油工业新的一页。

会战职工围着篝火学“两论”

1960年4月10日,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作出了大庆石油会战的第一个决定——《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所著“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决定》,并刊登在4月13日首期《战报》上。广大干部职工迅速掀起了学习热潮,大家边学边议,针对面临的困难和矛盾,研究相应办法和措施。

大庆油田首车原油外运

1960年6月1日,大庆油田首车原油外运。满载600吨原油的列车缓缓驶出东油库,开往锦西石油五厂,大庆油田开始源源不断地为共和国输送工业血液,开创了中国石油工业的新纪元。

“跑步上陇东”

1970年6月5日,兰州军区第十六工程团一营二连(后称油建二中队)127名职工,为了争取时间到达马岭重点探区,克服运输车辆不足的困难,从陕西咸阳拉着22辆满载工具和行李的架子车,历时8天,途径陕西、甘肃两省7县370余公里,到达庆阳马岭川的阜城建点,这一壮举被称为“跑步上陇东”,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数万石油人奔赴陇东参加石油会战最经典的一幕。

生产出第一块国产“的确良”原料

1972年,毛主席亲笔圈阅,同意建设四大化纤基地,其中最大的就是“辽化”。1979年1月,辽阳石化生产出了第一块国产“的确良”原料。中国人从此由“人均三尺布”一步跃入“人均七尺布”,我国摆脱了对进口化纤原料的依赖。

塔里木沙漠公路建成通车

塔里木沙漠公路于1995年10月4日建成通车,是中国乃至世界首条最长流动沙漠等级公路,沙漠防护林全长436公里,林带总面积3516公顷,沿途分布108座水井房。沙拐枣、梭梭、红柳等植被在沙漠公路两侧郁郁葱葱,铸成沙漠公路的“绿色长城”。

一张张老照片

承载着一代代石油人

艰苦奋斗的记忆

也是中国石油能源工业发展史

生动缩影

宝子们有哪些珍藏的老照片

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来源:中国石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