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用西洋参泡水喝,坚持3个月没间断,体检让医生惊讶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6 13:47 1

摘要:早上七点钟,60岁的李叔又端起了一杯淡淡的西洋参水,泛着透明的微黄。他已经坚持喝了快三个月。其实,李叔以往身体不是很理想,三年前查出高血压,血糖也时常波动。妻子时常劝他多注意养生。一天,无意间听邻居说,西洋参泡水有“双降”作用,能补气养阴、调理三高,但身边朋友

早上七点钟,60岁的李叔又端起了一杯淡淡的西洋参水,泛着透明的微黄。他已经坚持喝了快三个月。其实,李叔以往身体不是很理想,三年前查出高血压,血糖也时常波动。妻子时常劝他多注意养生。一天,无意间听邻居说,西洋参泡水有“双降”作用,能补气养阴、调理三高,但身边朋友喝了没什么明显效果。有人说这是心理安慰,有人说确实有门道。李叔自己期待又半信半疑:“真的有这么神吗?”

三个月后,单位组织的年度体检出结果那天,医生看报告先是拿起,又细细看了两遍,原本血压需要吃药控制的李叔,如今收缩压下降了8.6mmHg,空腹血糖降了0.7mmol/L,其他指标也都稳定。“你最近是不是改变了什么?”医生忍不住问。究竟,西洋参泡水背后,有怎样的科学依据?坚持这样做,对身体真的有效果吗?其中有什么是被我们忽视的细节?尤其是第3点,很多人容易踩坑,不少人还没有注意过。

西洋参泡水,到底是不是“神话”?权威研究这样说

说到西洋参,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清补”。其实,中国药典和多项临床研究都证实,西洋参根茎中含有多种人参皂苷、黄酮类、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它主要特点是“补气养阴”“扶正祛邪”,与东北的红参不同,西洋参“温而不燥”、适合中老年体质偏虚、易上火人群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2022年回顾性临床试验纳入了106名50-70岁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研究发现,每天用3克西洋参泡水,连续12周,患者平均收缩压降低7-9mmHg,空腹血糖下降约0.6-0.8mmol/L,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5%。哈佛大学医学院2020年也有相关报告:长期坚持服用西洋参制剂的中老年人,HbA1c(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4%-0.7%。这背后的机制,和西洋参皂苷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关联密切。

当然,西洋参并非灵丹妙药,一些常见误区值得警醒。首先,“想降血压血糖,靠西洋参泡水就够了?”医学共识明确,它只能作为辅助保健,不能替代正规治疗。二是“用量越多越好”纯属误解,大剂量反而可能引起心慌、失眠等副作用。

坚持西洋参泡水3个月,身体会有哪些变化?数据和细节解析

坚持喝西洋参泡水,尤其是每日2-3克,泡温开水300ml左右,连续3个月,对以下几方面显示出明显积极变化:

血压、血糖双控制更平稳。前述协和医院研究已提及,12周后,平均收缩压降低7-9mmHg,空腹血糖下降0.6-0.8 mmol/L。若配合饮食运动等生活干预,有助于逐步减少降压/降糖药物依赖。

免疫力有所增强,西洋参多糖可激活巨噬细胞,提高IgA、IgG等免疫球蛋白含量,中国中药协会数据提示,连续服用人群感冒率下降约18%

睡眠、精神状态得到改善,不少受试者描述,白天乏力、晚上多梦等症状显著缓解。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3年公布的试验显示,坚持西洋参泡水4周,30%人群睡眠质量评分提升了2分以上

胃肠道耐受度较高,副反应少见,较红参温燥、易上火,西洋参一般不会引起口腔溃疡、上火、便秘,多数人可长期适量饮用。但体质偏寒、容易腹泻者要量力而行。

血脂辅助调节效果缓和但可观,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营养科结合随访表明,长期饮用西洋参泡水人群,LDL(坏胆固醇)下降9.3%,甘油三酯改善趋势明显。

看到这里,或许你也在好奇,“是不是人人都适合?是不是越喝越好?”其实,只有第3点,睡眠状态改善,常常被忽略,不少人把简单的“提神”与“真实调理”混淆,实际西洋参对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

喝西洋参泡水,如何做到最好?医生建议这3步,一步都不能少

适量选材,分清体质,建议每日用2-3克切片西洋参,用温开水(70~85℃)冲泡,忌高温沸煮。体质偏虚、怕冷、低血压、低血糖人士建议先咨询医生。西洋参本为滋补佳品,但并非人人适用。

搭配时段把握,“早午泡比晚泡好”,根据协和医院临床观察,上午或午饭后喝西洋参水,2小时后血压、血糖波动小,提神又不失眠。切忌晚上喝,避免干扰正常入睡。

结合“三高”管理的全面调整,控制饮食、注意运动、定期血压血糖监测,不能因依赖西洋参而放松。每月用药、体检都应持续进行,西洋参泡水可作为辅助措施,并随时关注自身反应。

西洋参作为传统补益药材,泡水饮用在科学证据和真实案例中均表现出一定帮助。“健康,没有一蹴而就的奇迹,但每次细微改变都可能带来积极影响。”今天开始,若你正为血压血糖困扰,不妨尝试“循序渐进”,将科学健康理念渗透到生活的每一天。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西洋参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会

3.《高血压患者西洋参辅助治疗效果评价》,北京协和医院学报,2022

4.《人参皂苷在血糖调控中的作用机制》,中国药理学报,2021

5.《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6.Harvard Medical School. “Ginseng: Health benefits & clinical review”, 2020

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营养科,“西洋参对血脂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2021

8.《睡眠障碍与中药干预——西洋参之功效》,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

9.《人参多糖对免疫功能的促进作用》,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

10.《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来源:快嘴老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