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巍巍天山之下,一片曾经被视为“不毛之地”的广袤区域,正书写着中国农业史上的奇迹。2024年,新疆粮食总产达466亿斤,超越传统鱼米之乡,粮食单产更是高居全国首位。这片占中国约六分之一国土的疆域,如何实现从“荒漠戈壁”到“西部粮仓”的惊人逆袭?
巍巍天山之下,一片曾经被视为“不毛之地”的广袤区域,正书写着中国农业史上的奇迹。2024年,新疆粮食总产达466亿斤,超越传统鱼米之乡,粮食单产更是高居全国首位。这片占中国约六分之一国土的疆域,如何实现从“荒漠戈壁”到“西部粮仓”的惊人逆袭?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疆粮食产量仅占全国不到1%,长期是缺粮省份。然而,近年来其发展势头迅猛。过去三年,新疆粮食种植面积增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至2024年,粮食单产跃升至每亩1049.7斤,位居全国第一,总产较2012年增长超50%,实现了面积与单产的双重突破。
这一逆袭首先源于顶层设计的根本性转变。新疆将粮食工作方针从“区内平衡、略有结余”调整为“区内结余、供给国家”,明确了其作为国家新粮仓的战略定位。通过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坚持“稳面积、优结构、攻单产”的思路,并开展“百亩攻关、千亩创建、万亩示范”等举措,为大面积增产提供了坚实政策基础。
科技是新疆农业飞跃的核心引擎。这里已迈入“数字农业3.0”时代,智能播种、卫星导航、无人驾驶等技术广泛应用,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位居全国前列。更重要的是,面对干旱气候,新疆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大力发展高效节水技术。其膜下滴灌等技术可节水60%以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比极高,让每一滴水都发挥出最大效益。
新疆的成功,也是一部与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与沙漠化的成功抗争史。通过成立高规格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统筹节水、调水,农业供水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同时,通过草方格锁沙、建设巨型防护林带等生态工程,硬是从沙漠手中夺回绿洲,为农业拓展了可持续的空间
新疆并未止步于当下。计划到2025年再增产粮食10亿斤,并着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是带动数百万农户增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新疆正从西北边陲转变为向西开放的前沿。中吉乌铁路、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使其成为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节点,未来发展空间无限。
新疆的蜕变证明,凭借正确的战略、科技的力量和坚韧的奋斗,即使是最严酷的环境,也能孕育出最丰硕的果实,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来源:沪上优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