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朝仁宗年间,庆历六年的一个盛夏,河东路汾州府一带烈日炎炎,已有月余未见滴雨。田里的禾苗蔫黄欲枯,连山间的溪流也细若游丝。西河县老农张远山蹲在自家田头,捧起一把干裂的土块,眉头锁成了山壑。
宋朝仁宗年间,庆历六年的一个盛夏,河东路汾州府一带烈日炎炎,已有月余未见滴雨。田里的禾苗蔫黄欲枯,连山间的溪流也细若游丝。西河县老农张远山蹲在自家田头,捧起一把干裂的土块,眉头锁成了山壑。
“爹爹,回家歇歇吧,日头太毒了。”女儿秀芸提着水罐走来,额上沁着汗珠。
远山老汉叹了口气,拍了拍手上的土:“这老天爷再不下雨,秋收可就全完了。”
他已年过六旬,鬓发皆白,背脊却仍挺直。年轻时曾读过几年私塾,后来父母病逝,家道中落,便回乡务农,守着祖上传下的几亩薄田。妻子早逝,留下独女秀芸,父女相依为命。秀芸年方二八,聪慧伶俐,是远山最大的慰藉。
回到家,那只有些特别的公鸡“金羽”便扑腾着翅膀迎上来。这鸡是三年前一个游方道士经过时留下的,说它与张家有缘。金羽通体金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更奇的是它每日啼鸣极准,不早不晚,恰是卯时正中。远山老汉视若珍宝,从不关笼,任其在院中自由走动。
“明日我去凤凰山脚下看看,听说那里有处泉眼还没干。”远山对女儿说。
次日清晨,金羽准时啼鸣,远山老汉带上干粮和水,背起竹篓出了门。秀芸将一张麦饼塞进父亲怀里,又悄悄把金羽抱起:“带上它吧,路上好有个伴。”
凤凰山距西河县二十余里,山势险峻,传说古时有凤凰在此栖息。远山老汉走到山脚时已近正午,烈日当空,他寻了棵大槐树坐下乘凉。取出麦饼正要吃,怀里的金羽突然不安地骚动起来。
“怎么,你也饿了吗?”远山掰下一块饼屑喂它。
金羽却不理会,跳出老汉怀抱,对着对面一座小山丘不断扑腾翅膀。远山顺着方向望去,不禁揉了揉眼睛——那光秃秃的山坡上,竟有一处地方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老汉心生好奇,收拾东西向那小山丘走去。到了近前,发现发光处是一块半埋土中的奇异石头,表面光滑如镜,反射阳光。他蹲下身,用手拂去尘土,那石头竟透出淡淡的温热。
“莫非是玉?”远山老汉暗自思忖,用随身柴刀小心翼翼挖了起来。
挖了约莫一尺深,石头全貌显露出来,却非玉石,而是一块他从未见过的金属,色如黄金,却比金轻;坚如钢铁,却温润如玉。更奇的是,石头上刻着些古怪符号,似字非字,似图非图。
正当他凝神观察时,金羽突然跳上石头,引颈长鸣。那声音清越异常,不似平常啼叫。随着鸣声,石头上的符号竟微微发光,远山老汉只觉得一阵眩晕,眼前浮现出奇异景象:青山绿水,泉水潺潺,分明是凤凰山地形,却与他所知大不相同。
幻象很快消失,远山老汉怔在原地,半晌才回过神来。他确信这石头非同寻常,便将之抱起,感觉入手温热,轻如木块。
回到家,秀芸见父亲带回这么个怪石头,也十分惊讶。夜间,远山老汉将石头放在院中石桌上,借着月光反复端详。金羽则守在石头旁,不时用喙轻啄符号。
“爹爹,这上面符号好生奇怪,倒像是星图。”秀芸指着石头一角道。
远山细看,果然有些符号似星辰排列。父女二人研究至深夜,仍不得其解。
当夜,远山老汉做了个怪梦。梦中有一金衣人对他言道:“天机石现,甘霖将至,然福兮祸所伏,慎之慎之。”醒来时,天已微亮,金羽正站在那天机石上,与他梦中金衣人神态颇有几分相似。
次日,远山老汉决定再去发现石头的地方查看。这次他带上了锄头,想看看是否有其他发现。到了那小山丘,他仔细搜寻,果然在附近发现了一处被杂草掩盖的洞口。
洞内昏暗,远山点燃随身带的松明,小心进入。洞壁有人工开凿痕迹,前行十余步,豁然开朗,是一间石室。室中央有一石台,台上放着一卷竹简。竹简已年深日久,稍一碰触便碎裂开来,幸而字迹尚可辨认。
远山老汉仔细拼凑,连蒙带猜读出了内容。原来这竹简记载的是北宋初年一位名叫李淳风的隐士所见所闻。李淳风自称偶得“天外奇石”,能预知天象变化。他预言百年后河东路将有特大旱灾,唯有“金鸡鸣天机,甘霖润万物”可解。
远山读罢,心中震撼。回到家中,他将竹简内容告诉秀芸。秀芸聪慧,联想金羽对石头的异常反应,道:“爹爹,莫非金羽就是竹简中所说的‘金鸡’?”
当夜月圆,金羽突然飞上屋顶,对月长鸣。远山受此启发,将天机石搬到院中月光下。奇妙的是,月光照在石头上,那些符号竟投射到地面上,形成一幅清晰的山川地形图,图中有一处特别标记,似是一处泉眼位置。
第二天,远山按图索骥,果然在凤凰山北麓一处隐蔽山谷中找到了一处早已被遗忘的古泉。他清理了泉眼周围的杂草乱石,不久,清澈的泉水汩汩流出。
“爹爹,这泉水能救我们的庄稼了!”秀芸欣喜若狂。
远山却摇头:“咱家那几亩田是救了,可全县旱情仍重。这泉水虽好,流量有限,救不了大众。”
秀芸闻言也黯然。当晚,远山老汉对着天机石苦思冥想。金羽似乎感知到他的焦虑,在石头上来回走动,不时用爪触碰某些符号。
突然,远山注意到金羽触碰的符号组合起来,似乎暗示着某种更大的水源。他连夜研究,终于破解出符号指向凤凰山深处一处更大的地下水脉。
然而要引水灌溉全县田地,工程浩大,非一己之力可为。远山决定将发现告知乡邻,共同开渠引水。
起初,村民都将信将疑。里正王守财更是嗤之以鼻:“张远山,你莫不是热昏了头?凤凰山深处若有水,祖辈早发现了!”
幸得村中几位长者支持,尤其是曾读过几年书的赵老夫子。他仔细查看了天机石,又听了竹简内容,捻须道:“李淳风此人,我在古籍中见过记载,确是北宋初年一位奇人。此事宁可信其有。”
最终,十几户人家愿意一试。众人带着工具随远山进山,按天机石指示挖掘。三天后,正当大家信心动摇时,一锄下去,一股清泉喷涌而出,很快形成一道溪流。
“出水了!真的出水了!”欢呼声响彻山谷。
消息传开,更多村民加入引水工程。半月后,一条简易水渠修成,清澈的山泉水顺着水渠流向干渴的田地。西河县的旱情得到缓解,秋收有望。
然而福兮祸所伏,随着天机石名声远播,也引来了不必要的关注。
一日,汾州府富商周百万的管家周福来到西河县。周百万本名周富贵,是汾州有名的绸缎商,与官府往来密切,为人贪婪。他听闻天机石的神奇,便想据为己有。
周福带着家丁来到张家,开门见山:“张老汉,我们老爷听说你得了块奇石,愿出百两银子买下,你意下如何?”
远山老汉婉拒:“这石头是天地灵物,老汉不敢私售,它关系全县水利,更不能卖。”
周福冷笑:“莫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我们老爷与知府大人是故交,你这石头来路不明,若是前朝禁物,可是要吃官司的!”
秀芸在一旁听得气愤:“这石头是爹爹在山中偶然所得,怎就成了前朝禁物?你们这是强词夺理!”
周福不理,命家丁强行搬石。远山老汉急忙阻拦,被推倒在地。金羽见状,突然飞扑上前,猛啄周福面门,家丁们慌乱中退去。
远山心知周百万不会善罢甘休,连夜与赵老夫子商议。赵老夫子沉吟道:“周百万在府城确有势力,硬碰硬恐对我们不利。不过现任知府李文昌大人素有清名,或可一试。”
次日,远山老汉与几位乡老带着联名书和天机石前往汾州府衙。他们赶在周百万之前求见知府,陈述事情原委。
李知府初时不以为意,直到亲眼见到天机石在月光下投射出地图,才信了几分。他命人查阅县志,果然找到李淳风的相关记载,更有趣的是,还发现了一则前朝笔记,记载凤凰山确有“金鸡引泉”的传说。
就在这时,周百万也来到府衙,声称天机石是周家祖上遗失的传家宝。双方各执一词,李知府一时难以决断。
周百万又生一计,暗中派人到西河县散布谣言,说张远山私藏妖石,才导致天降大旱。部分愚昧村民受蛊惑,聚集在张家门前要求交出石头。
远山老汉百口莫辩,秀芸急得直哭。正当混乱之际,金羽突然飞上屋顶,对天长鸣。说来也怪,原本晴朗的天空顿时乌云密布,顷刻间下起了倾盆大雨。
“下雨了!终于下雨了!”村民们欢呼雀跃,在雨中舞蹈,对天机石的疑虑烟消云散。
这场雨连下三日,彻底解除了汾州府的旱情。李知府闻报,感慨天地有灵,判定天机石乃祥瑞之物,应留在张家妥善保管,同时下令严禁周百万再行骚扰。
雨停那夜,远山老汉又梦见了金衣人。这次金衣人笑道:“劫数已过,功德圆满,金鸡当归天庭。”言毕化作一道金光消失。
远山惊醒,忙到院中查看。只见天机石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晕,金羽安静地站在石旁,见他出来,轻鸣三声,似在告别。
次日清晨,远山发现金羽伏在天机石上,已无气息。他悲痛不已,与秀芸将金羽葬在院中梨树下。
说来也怪,自那以后,天机石上的符号渐渐模糊,最终完全消失,变成了一块普通石头。但凤凰山的水源却长流不息,滋养着一方水土。
远山老汉活到八十高龄,无疾而终。去世前,他将经历详细记录,与已变成普通石头的天机石一同传给秀芸。秀芸后来嫁与村中一朴实青年,夫妻和睦,儿孙满堂。她常对子孙讲述这段奇遇,教导他们敬天爱人,不可贪图非分之财。
而那金羽坟前的梨树,年年花开似雪,秋果累累。更奇的是,每逢大旱之年,梨树便会提前开花,村民见之便知天将降雨,从无差错。人们都说,这是金羽在天之灵,仍在守护这一方水土。
至今,西河县凤凰山一带仍流传着“金羽鸣天机”的故事,而张家后人也一直守护着那棵神奇的梨树和那段关于仁慈与智慧的家族记忆。
当您看到这里的时候,说明您已经看完故事,麻烦您点个关注点个赞,举手之劳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本故事纯属虚构!谢谢观看!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来源:小豪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