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日开始,我们猪哥靓团队启动了今年的第五轮全国调研,也是本年度最大的一轮调研,总共分为ABC三条路线进行,其中A线是调研仔猪采购路线的,B线是成本调研,C线是非常规原料供应链调研,本人负责的是B线,路线为下:
9月猪哥靓团队全国调研报告完整版
调研背景与路线规划
9月2日开始,我们猪哥靓团队启动了今年的第五轮全国调研,也是本年度最大的一轮调研,总共分为ABC三条路线进行,其中A线是调研仔猪采购路线的,B线是成本调研,C线是非常规原料供应链调研,本人负责的是B线,路线为下:
这轮调研,全程9700公里,耗时18天,由南往北,再由北往西南,再回南方,跨度非常的大,现将整个调研内容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相关内容收录于《猪哥靓25年调研》,文章目录如下:
1、养殖业成本战的现状与趋势
此轮调研,成本是核心,降本的焦点在于猪苗品质,本轮调研系列的五篇文章都会围绕猪苗品质展开,会为大家详细介绍当前主流的低料比品种,全国优质仔猪的分布范围,猪苗输出大省的高品质仔猪比例等,由于篇幅较长,无法用一篇文章为大家呈现,也请大家谅解。不过猪哥靓系列的调研报告免费为大家呈现的传统不会丢的,接下来我有将使用五篇文章为大家呈现此轮调研的内容。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猪价迟早会下滑到成本线附近,这一天本就无法避免,这也是有识之士努力降低完全成本的最大动力,谁能在成本上取得突破,谁就能够跑赢这场产业革命。
公司加农户的放养模式,凭借着分点式饲养的疾病防控优势,规模化养殖的高效性,以及精细化管理的迭代,无疑是具备成本优势的群体。在和山东链享智联的交流沟通中,袁爱鹏袁总的一个总结我觉得非常贴切,就是以前我们自繁自养模式,产业链太长了,我们很难通过这么长的产业链去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而放养模式,将母猪场与育肥场切断,这样我们就很容易进行分段的成本核算了,也很容易去直接对比出我们在不同的养殖阶段与同行的差距,从而摸索出降本的正确路径。
2、行业现状与未来展望
今年的猪价,早就不是在磨底自繁自养场了,虽然许多自繁自养户还在嘴硬自己的成本比较低,不过现实就是摆在那里,谁的成本大概多少大家心里都门清,吹牛也没有意义。说到这里我也插一句嘴,这段时间各个粉丝交流群的戾气明显重了许多,动不动就在群里讨论那些补贴,成本造假等各种各样的客观因素。这里我也统一回复,目前猪哥靓系列的网友交流群总共八十多个,实在是没有精力过多的回复这些了,我只能说正视现实吧,现阶段成本做不到十三以内的,真的,趁早离开这个行业,不要越陷越深,未来也不会有什么高利润的时代了。
当前的成本战争,其实就是贴着大中小型放养公司的成本线在打的,这里面放养公司与饲料生产企业的整合,其生产效率的提升已经接近天花板了,整个产业链不管是放养公司的过程管理也好,饲料企业的辐射半径,饲料配方,以及营养的优化,能做的都已经做完了,再往下压缩成本已然空间不大了,这些方面已经到达瓶颈期了。
3、调研中的关键交流与启示
在和亚太中慧的邹红邹总的交流中,她跟我们分享,目前放养体系的饲料厂辐射半径,已经压缩到一百公里以内了......听到这里,我觉得山东真的远远走到了我们行业的前列了,但凡还有地方能够压缩成本的,也不至于去压缩到这个辐射半径。换句话说,极致的整合才能带来这种高效的运距优势整合。
此轮全国调研,主要以中大型放养公司,上市企业为主,在调研过程中给我的最大感觉就是,降本的通路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么清晰过,所有的参加单位都是一致性的认知高度,这就带来非常高效的沟通效率,这点和往年是有很大的不一样的,往年我们比较注重去观察行业里面大中小型猪场,去探索行业的底层发展逻辑,不过在当前的猪价形势下,这些群体的最终归宿已经非常确定了,没有成本优势压根谈不上拥有未来。
成本的内卷,令不同规模的企业站在了转折的十字路口,总结起来大概就是500头母猪以内规模的猪场适合看向非常规饲料养殖模式,但是并不适合贸然转型到黑猪养殖模式,黑猪养殖模式的布局当前依然属于500到2000母猪这个阶段的养殖场去转型,同时这个存栏区间也是和专业型猪场相重叠的。
对于放养公司这一群体,唯有臻选出优质猪苗进行放养,才能在这场残酷的成本战争里面生存下去。
生产管理的精细化,对于降本的空间已经到达极限,当前并无太大的空间了,饲料营养技术亦到达极限,除了卷种苗品质外,没有更好的降本方案了,这是残酷的现实,这一天我们从头到尾都知道迟早要到来,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快到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
今天咱们聊完了生产管理与两点式饲养的模式优势,带来的降本已经到达极限,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开始看向了仔猪的品质,或者说优质的,低料比的仔猪,但是由于篇幅限制,就不往下说了,明天我们继续往下聊。
来源:猪哥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