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设备共享:让“沉睡”的仪器变成“在线”的生产力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21:28 1

摘要:据教育部统计,全国高校大型科研仪器年均有效工作机时不足800小时,低于发达国家的2500小时;另一边,大量青年教师、研究生却为“预约不到、找不到、不会用”而苦恼。山东满天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AIoT+区块链+知识图谱”为底座,推出“天星AI+设备共享平台”,

据教育部统计,全国高校大型科研仪器年均有效工作机时不足800小时,低于发达国家的2500小时;另一边,大量青年教师、研究生却为“预约不到、找不到、不会用”而苦恼。山东满天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AIoT+区块链+知识图谱”为底座,推出“天星AI+设备共享平台”,打通校内外、跨校区、跨学科的设备资源,实现“网上下单、线上培训、AI排程、数据共享、绩效后评估”全链路闭环。


“天星”平台架构:四横三纵,让设备“会说话”

设备物联层支持RS-232、Modbus、BLE、5G等多协议接入,16位ADC实时采集电压、电流、温度、振动等运行参数;边缘网关完成本地缓存与断点续传。数字孪生层为每台仪器构建3D可视化模型,实时映射运行状态、健康度、预约队列;AI预测性维护算法可把故障停机时间降低45%。共享服务层提供“搜索—预约—培训—计费—结算”一条龙服务;区块链存证确保预约记录不可篡改,财务对账时间由3天缩短到10分钟。知识图谱层把设备、操作手册、教学案例、科研成果、维护日志自动抽取成“实体-关系-属性”网络,支持自然语言问答:“学校有哪些设备能做锂电正极材料表征?”3秒内返回清单与联系方式。

全场景落地:从“预约”到“科研转化”

校内跨学科材料学院学生深夜在线搜索“XPS+氩离子刻蚀”,平台即刻显示化学院两台空闲设备,扫码预约、AI自动排程,刷脸即可开门上机;原来平均排队7天,现在缩短至2小时。校际共享通过省级共享联盟,济南高校研究生预约青岛高校600 MHz核磁,线上完成VR培训+安全考试,往返高铁寄送样品,测试成本降低50%。产学研共用企业脱敏后的检测需求实时进校园,学生边实训边完成真实订单;某新能源公司依托共享平台,一年内完成3000+批次样品测试,节省费用超400万元。AI绩效评估平台自动生成“设备绩效五维报告”——机时、成果、论文、专利、转化,为学院年度考核、教育部数据上报提供一键导出,管理员工时减少70%。

特色功能亮点

AI智能培训结合数字孪生+VR,学生先虚拟练习“更换离子源”,系统实时判定操作规范度≥90%才开放实体机预约,设备人为故障率下降60%。共享积分通兑上传自有设备、分享实验技巧、发布使用评价均可获得“星积分”,可兑换其他机时或企业奖学金,形成良性生态。数据知识化所有原始数据自动归档进入“天星AI知识库”,后续师生可用自然语言调用:“查看去年XPS O1s高分辨数据”,3秒即得结果与原始文件。


当科研设备从“单位所有”走向“全网共享”,高校就真正成为区域创新的“基础设施”,企业也获得低成本、高效率的研发外脑。天星AI+设备共享平台,正让“沉睡”的仪器醒来,让每一次开机都转化为可见的科研价值与社会生产力。

来源:山东满天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