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过这种困惑:刷到财经博主喊 “人脉决定财富”,看到老板天天泡饭局说 “圈子就是钱袋子”,连刚毕业的学弟都在朋友圈晒 “行业峰会合影”,仿佛离人群越近,钱就离你越近。
你有没有过这种困惑:刷到财经博主喊 “人脉决定财富”,看到老板天天泡饭局说 “圈子就是钱袋子”,连刚毕业的学弟都在朋友圈晒 “行业峰会合影”,仿佛离人群越近,钱就离你越近。
可偏偏有个老头,攥着伯克希尔哈撒韦几千亿市值的股份,却躲在奥马哈的小办公室里,连股东大会都懒得搞花里胡哨的排场,别人请他去顶级派对,他回一句 “我更想在家读《联邦党人文集》” 这就是查理・芒格,一个把 “赚钱” 和 “躲人” 拧成反向操作的怪老头。
很多人以为芒格的智慧是 “怎么赚更多钱”,其实他真正的厉害是 “搞明白赚钱到底为了啥”。
咱们从小被灌输的逻辑是 “先赚钱,再享受”,可芒格偏不,他把顺序倒过来:先想清楚 “享受” 是啥,再用赚钱去换。
而他要的享受,既不是私人飞机环游世界,也不是豪宅里摆满古董,而是 “不被人打扰的安静” 和 “能躲开人群的自由”。
这事儿听着像退休大爷的愿望,可偏偏是这个愿望,让他赚了比大多数 “拼命混圈子” 的人多几十倍的钱。今天咱就扒扒这反常识的智慧,说不定能帮你少走十年弯路。
先问个扎心的问题:你去年参加的那些饭局、加的那些联系,有几个真给你带来了赚钱机会?我猜多半是 “加完好友发个圈,三个月后连对方名字都记不住”。
可现在主流声音还在喊 “要想富,先混圈”,仿佛不去挤那个乌泱泱的酒局,就会错过一个亿。但芒格这辈子,最擅长的就是 “躲着圈子走”。
巴菲特曾说:“查理比我更讨厌热闹,有次董事会晚宴,他坐了十分钟就溜了,说‘跟一群人讨论半小时,不如回家读一小时书’。”
你想想,伯克希尔哈撒韦是什么级别的公司?想请芒格吃饭的人能从奥马哈排到纽约,可他偏不。有次华尔街投行大佬组团去拜访他,带了最贵的红酒,准备了一肚子 “合作方案”,结果芒格就给他们泡了杯咖啡,聊了半小时 “如何避免愚蠢”,然后说 “你们要是想聊具体项目,找巴菲特吧,我要去看我收藏的法律书了”。
这事儿要是换个 “精明人”,早就借着机会拉关系、谈合作了,可芒格偏不。
他不是孤僻,是算得明白:低质社交就是 “时间刺客”。你花三小时在酒局上陪笑、碰杯,听别人吹牛逼、聊八卦,看似 “混了脸熟”,实则啥有用信息都没捞着。
反而不如躲在书房里,把一家公司的财报读透,把一个行业的逻辑想清 这才是真能赚钱的 “硬功夫”。
现在年轻人总焦虑 “人脉不够”,其实是没搞懂芒格的逻辑:不是你靠近人群就能赚钱,是你有了赚钱的能力,人群才会靠近你。
就像芒格不用去混圈子,因为他本身就是 “圈子的核心” 别人想请他吃饭,是因为他能说出 “反向思维”“多元模型” 这些真东西,而不是因为他会陪笑。你要是自己没本事,就算挤破头进了顶级圈子,也只能站在角落当 “背景板”,连话都插不上。
更扎心的是:大多数人混圈子,其实是 “逃避思考”。
因为琢磨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研究一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太费脑子了;而去酒局上陪笑、加联系,看似 “努力”,实则轻松。
芒格才不吃这一套,他宁愿躲起来 “费脑子”,也不愿去人群里 “装努力”。
结果呢?那些天天混圈子的人,大多赚的是 “辛苦钱”,而芒格靠 “躲着人群”,赚的是 “认知钱” 这才是赚钱的本质差距。
说到 “安静”,很多人会想到 “躺平”“佛系”,觉得这是没追求的表现。
可在芒格这儿,安静是 “最高级的战斗力”,你看那些天天喊着 “搞钱” 的人,大多风风火火:今天追这个风口,明天炒那个概念,手机不离手,消息响不停,看似忙得团团转,实则越忙越乱,最后赚的钱还不够交 “学费”。
而芒格呢?每天雷打不动读几小时书,坐在办公室里慢悠悠地想问题,连电脑都很少用,却能做出一个又一个精准的投资决策。
有个经典案例:2008 年金融危机,整个华尔街都乱成一锅粥,投行大佬们熬夜开会,基金经理们疯狂抛售股票,连巴菲特都有点慌,给芒格打电话说 “要不咱们也减点仓?”。
结果芒格在电话里慢悠悠地说:“沃伦,别着急,先把过去五十年的金融危机资料找出来看看,你会发现,恐慌的时候往往是买股票的好时候。”
然后他挂了电话,继续看他的《概率论》。后来伯克希尔不仅没减仓,反而抄底了可口可乐、富国银行,等市场回暖后,赚了几十亿美金。
你看,别人在人群的恐慌里乱作一团,芒格却在安静里保持清醒。这就是安静的力量:人群会放大情绪,让你跟着恐慌、跟着贪婪,而安静能过滤掉这些噪音,让你看到事物的本质。
就像你在菜市场买菜,周围全是 “便宜卖了”“不买亏了” 的吆喝声,你很容易冲动买一堆没用的东西;可要是你在家先列好清单,想清楚自己要啥,再去买,就不会乱花钱。投资也是一个道理,人群的噪音会让你 “乱下单”,而安静能让你 “下对单”。
现在很多人追求 “高效”,觉得一天开八个会、回一百条消息就是高效,可芒格偏说 “真正的高效是少做无效的事”。
他办公室里没有大屏幕,没有实时行情软件,只有一柜子书和几张纸,有人问他 “为啥不用电脑看行情?”,他说 “行情涨涨跌跌都是噪音,我要是天天看,早就被情绪带着走了。
我只要搞清楚这家公司十年后值多少钱,就不用管它今天涨了还是跌了。”
这话听着简单,可做起来太难了,因为人天生就喜欢 “跟风”,看到别人都在买,就忍不住想买;看到别人都在卖,就忍不住想卖。
而安静,就是对抗这种天性的武器。芒格的安静不是 “啥也不干”,而是 “把时间花在刀刃上” 不花时间应付人群,不花时间追噪音,只花时间把 “事情想透”。
就像他研究比亚迪,不是看别人怎么说,而是自己去看比亚迪的电池技术、生产线、管理层,看了半年才决定投资,结果赚了几百倍。
反观现在很多人,赚钱全靠 “听消息”:朋友说这个股票好,就买;网红说这个项目能赚,就投。他们不是在 “赚钱”,是在 “赌运气”。
而芒格的安静,其实是 “把运气变成必然” 因为他想透了,所以不管市场怎么变,他都能稳赚。这就是为啥说 “安静不是躺平,是芒格赚钱的秘密武器”。
可能有人会说:“芒格能远离人群,是因为他有钱了,普通人哪有资格躲?” 这话只说对了一半。芒格不是 “有钱了才远离人群”,而是 “先学会远离人群,才赚了钱”。
他年轻的时候,在律师事务所工作,别人都在忙着拉客户、搞关系,他却躲在办公室里研究税法,把各种复杂的税法条款摸得滚瓜烂熟。
后来有个客户想做一笔大额投资,需要设计复杂的税务方案,找了好多律师都没搞定,最后找到芒格,芒格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
从此,他在圈子里出了名,客户主动找上门来,他根本不用去 “拉关系”。
你看,远离人群不是 “啥也不管”,而是 “把精力放在能创造价值的事上”。
人群的本质是 “同质化”,大家都在说一样的话、做一样的事,你要是跟着混,只能赚 “平均收益”;而远离人群,才能跳出同质化,找到别人没看到的机会 这才是赚钱的本质。
就像芒格投资苹果,当时很多人觉得 “苹果是科技公司,变化太快,不好投”,还有人说 “乔布斯走了,苹果不行了”。可芒格没跟着人群的看法走,他自己去研究苹果:看苹果的用户粘性,发现很多人用了苹果就再也不用别的手机。
看苹果的现金流,发现比很多银行还充足;看苹果的管理层,发现库克是个 “靠谱的管家”。他越研究越觉得 “苹果是家好公司”,于是说服巴菲特投资苹果,结果伯克希尔靠苹果赚了上千亿美金。
要是芒格跟着人群的看法走,早就错过了这个机会。
这就是远离人群的好处:不被别人的观点绑架,能自己判断事物的价值。
现在很多人赚钱,其实是 “跟着别人的屁股走”:别人炒房,他就炒房;别人炒股,他就炒股;别人做直播,他就做直播。结果呢?等他进去的时候,风口早就过了,只能当 “接盘侠”。
芒格曾说:“要是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我就永远不去那里。” 放在赚钱这件事上,就是 “要是我知道人群会把我带向哪里,我就永远不跟着人群走”。
人群会带你去 “热闹的地方”,但热闹的地方往往没有 “赚钱的机会” 因为机会早就被先到的人抢光了,剩下的全是坑。
而远离人群,才能找到 “安静的机会”,这些机会没人抢,而且往往能赚大钱。
还有人觉得远离人群会 “信息闭塞”,其实恰恰相反,人群里的信息大多是 “二手信息”“八卦信息”,没啥用;而远离人群的人,能通过读书、研究、思考,获得 “一手信息”“本质信息”。
芒格每天读的书,涵盖历史、法律、物理、生物、心理学,他说 “我之所以能做出好决策,是因为我知道的比别人多”。这些知识不是从人群里听来的,是从书里、从思考里来的。
现在很多人沉迷 “刷手机”,觉得这样能 “获取信息”,其实是在 “浪费时间”。
手机里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情绪化的,只会让你更焦虑、更迷茫,而芒格的 “远离人群”,其实是 “主动筛选信息” 只看有用的书,只想有用的问题,只做有用的事。
这样看似 “信息少”,实则 “信息更精”,更容易抓住赚钱的本质。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说:“我也想远离人群,可我得养家糊口,不混圈子不行啊!” 其实芒格不是让你立刻辞职躲起来,而是让你明白:赚钱不是为了 “更靠近人群”,而是为了 “有资格选择远离人群”。
你刚毕业的时候,可能需要去参加招聘会、去面试,需要跟人打交道才能找到工作 这时候你不得不靠近人群。
但你工作的时候,要是能像芒格一样,把精力放在 “提升自己” 上,而不是 “混圈子” 上,等你有了本事,就不用再去挤招聘会了,会有公司主动找你;等你赚了钱,就不用再去陪笑喝酒了,你可以选择在家读读书、陪陪家人,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很多人把 “赚钱” 当成终极目标,所以越赚越焦虑,越赚越累 因为他们总觉得 “赚得还不够多”,还得继续混圈子、继续忙。可芒格把 “赚钱” 当成工具,用这个工具去换 “安静” 和 “自由”,所以他越赚越从容,越赚越开心。
这就是芒格的智慧:赚钱的尽头,不是豪车豪宅,不是名利双收,而是能安安静静地读一本书,能舒舒服服地过自己的日子,能躲开那些没用的人群,只和自己喜欢的人、喜欢的事在一起。
希望我们都能像芒格一样,不被人群裹挟,不被焦虑绑架,先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再去赚钱 这样赚来的钱,才是真正属于你的,才会让你开心。
毕竟,比起在人群里假装热闹,安静地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最奢侈的幸福,也是最高级的赚钱智慧。
来源:阿胖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