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夜读丨圪梁梁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20:30 1

摘要:曾站在清水河县最高那道梁上四望,满眼都是被雨水切割的沟壑,漫出一层又一层的圪梁梁,像老天爷铺开的旧布,皱巴巴地铺满天际。坡耕地如补丁般缀在陡坡,顺着山势斜铺下去,又顺着另一道梁的脊梁爬上来,没人能说清这坡耕地有多少垄,它们跟着山的起伏走,高的够着云,低的挨着沟

清河夜读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总是在追寻着片刻的宁静与心灵的滋养。当夜幕降临,繁星点点,清水河潺潺流淌,“清河夜读”与您温暖相约。

这里是文字的港湾,是心灵的栖息地。我们将在每一个宁静的夜晚,为您打开一扇通往知识与情感的大门。或许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带您领略世间的美好;或许是一部深刻的小说,让您感受人生的百态;又或许是一首动人的诗歌,拨动您心底最柔软的弦。

让我们在“清河夜读”中,伴着柔和的灯光,沉浸于书海,聆听智者的声音,感悟生活的真谛。愿每一个夜晚,都因阅读而变得充实而美好。

圪梁梁

圪梁梁

曾站在清水河县最高那道梁上四望,满眼都是被雨水切割的沟壑,漫出一层又一层的圪梁梁,像老天爷铺开的旧布,皱巴巴地铺满天际。坡耕地如补丁般缀在陡坡,顺着山势斜铺下去,又顺着另一道梁的脊梁爬上来,没人能说清这坡耕地有多少垄,它们跟着山的起伏走,高的够着云,低的挨着沟,连在一起,便是清水河最实在的模样。

厚厚的黄土地养出了憨厚的清水河人,一身北方味走到哪儿都改不了。从前的黄土高坡,天干旱少雨,地千沟万壑,风飞沙走石,人灰头土脸,食粗茶淡饭,过去的日子虽已远去,那些深刻的滋味却总也抹不掉。

地里的土是活的。记得春播时,老人们抡起镢头刨开板结的土块,把种子撒进龟裂的田垄,随后便提心吊胆地望着天色。用碎石枯草垒起的田埂,圈住的不只是糜谷,更是庄稼人一整年的希望。苗儿从黄土地里钻出来时,稀稀拉拉透着犟劲,绿得勉强,却倔强地排成歪歪扭扭的队列,像给黄土地扎上了细细的绿线。

风是这里的老熟人,顺着圪梁梁跑。把谷子穗吹得晃悠悠,把村民的蓝布衫掀起来,也把远处的山影吹得虚蒙蒙。站久了会觉得,这坡耕地不是种在山上,是长在风里。春风吹它醒,夏风催它长,秋风里沉甸甸的粮穗被风一荡,就荡出了家家户户烟囱里的烟。

如今再数清水河的田垄,早已数不清了。昔日的圪梁梁,被一代代人的手掌抚平,在年复一年的春秋轮转里,长出了幸福该有的模样。曾经农民扛着锄头在陡坡上艰难劳作,如今农机能直接开去田间,播种、施肥、收割一气呵成,既省了力,耕种效率也翻了倍。这片被重新唤醒的土地,不再是制约发展的瓶颈,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土地”,在群山间绘就出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春天,播种后的黄土地,一行行、一垄垄勾画出清新春景;夏天,层层叠叠的绿在阳光下闪耀,满是勃勃生机;秋天,金黄色的五谷杂粮铺满山坡,是实打实的丰收画面;冬天若遇下雪,圪梁梁的梯田便成了雪白世界,透着静谧之美。中间的村庄若隐若现,构成一幅和谐宁静的画。

曾经的圪梁梁,如今不只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慰藉。在这里,能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怀抱;能漫步田间小路,感受乡村的宁静祥和;能坐在田埂上,看如画风景;也能和村民交谈,听他们讲生活与习俗。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透着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厚重。

清水河县的圪梁梁梯田,遍布黄土高原的群山间。它们不只是一种耕作方式,更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更是清水河县人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相传的农耕文化,已牢牢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愿这些圪梁梁上的土地,永远绽放独特光彩,既送来物产的丰收,也带来审美的享受。

来源:树熊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