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点燃青少年对前沿科技的好奇心,近日,焉耆县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走进包尔海乡中心学校,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名为《AI的超能力》的趣味科普课。活动紧扣“我们爱科学”主题,通过讲解、游戏、辩论、情景判断等互动方式,引导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认识人工智能,思考如何与AI做
为点燃青少年对前沿科技的好奇心,近日,焉耆县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走进包尔海乡中心学校,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名为《AI的超能力》的趣味科普课。活动紧扣“我们爱科学”主题,通过讲解、游戏、辩论、情景判断等互动方式,引导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认识人工智能,思考如何与AI做朋友。
“我们爱科学”走进包尔海乡中心学校
课程伊始,志愿者老师并没有使用深奥的专业术语,而是从同学们熟悉的“扫地机器人”“语音助手”和“刷脸支付”等生活实例入手,生动形象地解释了什么是人工智能。通过“快速反应问答”游戏,同学们轻松理解了“弱AI”(专精一事的超级专家)和“强AI”(只存在于科幻中的全能学霸)的区别,打破了AI的神秘感,建立了科学的认知基础。
思辨互动:人类与AI的“能力PK赛”
“谁更会讲笑话?”“谁更懂朋友的心情?”“谁更会安慰人?”……在激动人心的“谁更厉害?”互动环节,教室变成了思维的竞技场。同学们根据问题,通过举左手(人类更厉害)、举右手(AI更厉害)或双手耸肩(不确定)的方式表达观点。这场别开生面的PK赛,不仅让课堂气氛瞬间升温,更巧妙地引导孩子们认识到AI在速度、精度上的优势以及人类在情感、创造力和道德判断上的不可替代性。
教学活动
素养启蒙:争做负责任的小小“AI使用者”
科普不止于知识,更在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使用习惯。在“风险判断游戏”环节,志愿者们列举了“用AI直接写作业”“沉迷AI推荐视频”“滥用AI换脸技术”等场景,学生们用大拇指向上或向下进行判断。在讨论中,大家逐渐明晰了AI技术的边界与风险,懂得了“AI是工具,用好用坏关键在人”的道理,初步建立了健康、安全的AI使用素养。
畅想未来:“AI梦想照相馆”与超能学习法
活动的最后,志愿者们鼓励学生们将AI视为助力成长的伙伴。在“我的大脑+AI=超能学习法”小组辩论中,正反双方围绕AI对学习的影响展开激烈讨论,锻炼了批判性思维。课堂总结时,老师强调:“AI能帮我们更快地处理信息,而人类则负责最终的创造与判断。”这堂课不仅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更启发他们思考如何与科技共舞,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