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美女检察长:普京曾对她很器重,给其高官,现被普京撤职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17:53 2

摘要:她的长相确实出众,身材苗条,表情严肃中带点冷峻,穿着一身蓝制服站在镜头前,讲话声音稳稳的,强调法律要继续运转,任何违法分子都别想趁乱搞事。

说起娜塔莉亚·波隆斯基卡娅这个人,很多老一点的网友可能还记得2014年那会儿,她突然在网上火起来。

那时候克里米亚局势乱成一锅粥,她作为一个刚上任的检察官,拍了个就职视频,结果一周内播放量破80万,其中一大半是日本网友在刷。

她的长相确实出众,身材苗条,表情严肃中带点冷峻,穿着一身蓝制服站在镜头前,讲话声音稳稳的,强调法律要继续运转,任何违法分子都别想趁乱搞事。

这视频一传开,全球媒体都盯上了她,尤其是日本那边,粉丝们直接把她画成动漫角色,有猫耳版检察官的,还有手持文件正义凛然的卡通形象。

那些日本网友留言的劲头,简直像在追星,觉得她就是现实版动漫女主,高职位又强势,现实中日本政坛可没几个女人爬这么高。

不过话说回来,她的走红不光是靠脸蛋。娜塔莉亚1980年3月18日出生在乌克兰卢甘斯克州一个普通家庭,早年家族从卢甘斯克搬到克里米亚的叶夫帕托里亚。

她爷爷辈的都在二战中没了,只有奶奶从德国占领区活下来。叔叔还被当地匪徒杀了,这事儿让她从小对执法感兴趣。

大学她选了叶夫帕托里亚内政大学,2002年毕业拿下法律学位,暑假时还干过服务员和调酒师,挺接地气的。

毕业后直接进乌克兰检察系统,从克里米亚的助理检察官干起,2002到2006年在克拉斯诺格瓦尔代斯基区检察院,处理基层案子。

接着2006到2010年转到叶夫帕托里亚当助理律师,积累了不少经验。2010到2011年升为克里米亚检察院监视执法单位的副主管,专管有组织犯罪,那时候她已经开始接触硬核事儿了。

2011年她主导起诉前克里米亚议员鲁维姆·阿罗诺夫,这家伙涉嫌敲诈和谋杀,跟巴什马基帮派有勾连。行动中她据说遭过袭击,导致脸部有点麻痹,不过2019年她自己否认了这个说法。

同年她在敖德萨出差时中毒,之后报告了情况并退出那案子。2011年底到2014年3月,她在辛菲罗波尔当环境检察官,管跨区事务。

2012年10到12月还短暂管过克里米亚上诉法院的检察头头。2012年12月到2014年3月,她升到基辅的总检察院当高级检察官,参与多项调查。

那几年乌克兰政坛风起云涌,东乌亲俄,西乌亲欧,2013年11月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叫停欧盟协议,基辅独立广场直接炸锅,示威游行拉开乌克兰危机的序幕。

克里米亚作为自治共和国,一直亲俄,2014年2月亚努科维奇跑路后,局势彻底失控。

娜塔莉亚那时候在基辅,2月25日递交辞呈,但批了休假,她立马坐火车回克里米亚。3月11日,克里米亚议会通过独立宣言,新政府头头谢尔盖·阿克肖诺夫直接任命她为自治共和国检察官。

乌克兰当局一看这架势,马上把她列为通缉犯,指她颠覆国家。3月16日公投,克里米亚以97%支持加入俄罗斯,她也投了赞成票。

3月14日她在辛菲罗波尔开新闻发布会,正式亮相,视频就这么火了。俄罗斯那边一看,这姑娘不光形象好,还来自东乌亲俄地区,卢甘斯克那块儿分裂最严重,她的选择顺应民意。

克里米亚权力交接乱糟糟的,她站出来管司法,调查袭击克里米亚伯库特成员的案子,3月27日俄罗斯检察总长尤里·查伊卡给她高级司法顾问衔。

普京很快就注意到她了。5月2日,他亲自签命令,任命她为克里米亚首席检察官,直接对俄罗斯检察总长负责。

这一步跨得大,从乌克兰小检察官跳到俄罗斯联邦体系高位,普京这是看中她的宣传价值。克里米亚刚并入俄罗斯,国际社会盯着呢,她这张脸和立场,能帮着稳人心。

欧盟5月23日就把她拉进制裁名单,说她推动克里米亚入俄,她的欧洲资产冻结,禁入境。她也没多事儿,继续干活,9月宣布不承认克里米亚独立的外国人得驱逐。

2014年夏她主持调查乌克兰官员涉嫌间谍的案子,还指控克里米亚鞑靼人议会梅吉利斯搞极端活动,5月4日直接定性。6月她还客串俄罗斯选秀节目《五星》的评委,曝光率拉满。

2015年3月,俄罗斯任命她为俄日友好交流协会会长,想借她的日本粉丝缓和日俄关系。二战北方四岛问题让日本人对俄罗斯有疙瘩,克里米亚事儿一出,更闹心了。

但日本人对她的热情很快就凉了,5月她判了活动家亚历山大·科斯滕科,因为他比划纳粹手势。6月11日,普京又给她升职,三级国家司法顾问衔,等同少将,那年她才35岁,是俄罗斯最年轻的女将军。

授衔后她继续管克里米亚的反腐和法律整合,逐步把乌克兰法典换成俄罗斯的。她的风格挺硬,讲话总强调跟违法分子斗到底,媒体说她像普京的翻版,务实又凌厉。

2016年是她仕途高峰。9月18日统一俄罗斯党在杜马选举中大胜,她作为党籍候选人高票当选国家杜马议员。10月6日她辞去检察职位,收拾东西去莫斯科。

进杜马后她兼外交委员会副主席,36岁就管国际事务,前途亮堂堂。她推动反恐立法,2017年为沙皇尼古拉二世出头,反对电影《玛蒂尔达》侮辱宗教,呼吁调查。

2018年9月,她是党内唯一反对提高退休年龄法案的议员,觉得这事儿太伤老百姓,还提了反腐提案。但杜马工作低调,她的新闻渐渐少了,曝光率从巅峰滑下来。

2021年她没再选杜马,10月13日普京任命她为驻佛得角大使。佛得角这小国在非洲,面积4000平方公里,人口50多万,靠旅游和农渔过日子,跟俄罗斯八竿子打不着,贸易都没啥。这任命一看就不是好差事,离莫斯科十万八千里,没冲突没利益,纯属边缘化。

她也没去上任,2022年2月2日转任罗斯特鲁德尼切斯特沃副主管,管文化交流。那时候她刚拿下国际关系硕士学位。

俄乌冲突2月24日开打,她在Telegram上发文批评,说这是场灾难,带来巨大损失。俄罗斯官方一看,6月13日直接解雇她,从副主管职位撸下来。

普京签了命令,这事儿明摆着是因为她的反战言论。党内早就有不满,她在杜马时观点有时不合常规,讲话不切实际。

解雇后一天,6月14日,她转任俄罗斯检察长顾问,这职位听起来体面,但实际影响力小多了,基本是养老岗。

从那以后,她低调了很多,社交媒体停更到2023年10月,才出来辟谣,说有骗子用她名字编故事,说她要被引渡乌克兰。

2024年3月克罗库斯城大厅恐袭后,她呼吁恢复死刑,显示她对安全议题还有话说。2025年8月17日,她在Telegram上提建议,说不妨在克里米亚办场普京、特朗普和泽连斯基的会晤,谈谈和平。

这话听着中立,但结合她2022年的反战表态,外界觉得她对普京越来越有距离。X上有人直接说她现在反普京了,粉丝们议论纷纷。

说实话,她的转变有意思。早年亲俄到底,驱逐不承认克里米亚独立的外国人,判鞑靼议会极端。后期杜马反对退休改革,冲突时反战,2025年还提三方会晤。

这不光是个人选择,俄罗斯内部也裂痕大,统一俄罗斯党表面铁板一块,底下派系林立。她这种中层,夹在中间难。

外界看她,从日本动漫偶像到西方制裁名单,再到俄罗斯内部叛徒标签,身份变来变去。乌克兰通缉她,俄罗斯一度捧她,现在又冷藏。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