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中国聚变公司首次公开亮相,展示其技术路线及业务布局。
根据国内媒体报道,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中国聚变公司首次公开亮相,展示其技术路线及业务布局。
其是推进我国可控核聚变工程化、商业化的核心央企,由中核集团控股,注册资本150亿元,于2025年7月22日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到目前仅2个月 。
其技术路线聚焦磁约束托卡马克,按照“先导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三步走战略,目标在2050年实现聚变能商业化应用。
目前,公司已在上海、成都两地布局研发,并计划在上海新建“中国环流四号(HL-4)”高温超导聚变实验装置,以验证自主研制的高温超导磁体技术。
国内外有关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推进速度和资金以及政策支持等均有望超出预期。
本期我们主要梳理一下可控核聚变领域利好相关的3个方面以及相关代表公司,分享给大家一起探讨研究。
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
一、中国聚变公司直接关联领域
二、核心设备和材料供应商
三、技术协同以及产业链配套领域
特别声明:以下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究、研讨之用。
第一家:中国核电
主营业务及净利润:主营核电项目开发、建设与运营,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56.66亿元,同比下降3.66% 。
核聚变:参与核聚变全产业链布局,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主导CFETR项目研发,2025年斥资10亿元入股中国聚变公司,加速商业化进程。
第二家:浙能电力
主营业务及净利润:从事火力发电、核电投资等,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35.12亿元,同比下降10.57%。
核聚变:参股中国聚变公司,布局核聚变能源领域,研发的聚变装置冷却系统通过极端环境测试,热交换效率提升。
第三家:西部超导
主营业务及净利润:聚焦高端钛合金、超导材料研发,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5.46亿元,同比增长56.72% 。
核聚变:国内低温超导线材龙头,全球实现铌钛(NbTi)、铌三锡(Nb₃Sn)超导线材全链条量产的企业。公司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提供认证线材,并深度参与国内“中国环流三号”“BEST装置”等项目。
第四家:宝胜股份
主营业务及净利润:生产电线电缆及超导产品,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6652.22万元,同比增长256.54%。
核聚变:完成高温超导集束缆线研制,中标中核集团“星火一号”项目,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在核聚变堆领域具备应用基础。
第五家:永鼎股份
主营业务及净利润:主营光纤光缆及超导材料,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3.19亿元,同比增长917.66%。
核聚变:参与核聚变超导电缆研发,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应用于核电工程,2025年中标聚变新能2.09亿元BEST真空室项目。
第六家:中国核建
主营业务及净利润:承担核电工程建设,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7.98亿元,同比下降16.48%。
核聚变:国内核聚变反应堆建设主力军,参与CFETR项目,工程实力领先。
第七家:联创光电
主营业务及净利润:布局激光、超导等领域,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15.18%。
核聚变:为ITER提供超导线材,子公司开发的大功率激光器用于聚变装置等离子体加热系统,2025年中标CFETR超导磁体支撑结构件项目。
第八家:哈焊华通
主营业务及净利润:生产焊接材料及设备,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1227.99万元,同比下降14.01%。
核聚变:国内实现ITER真空室焊接材料量产的企业,耐3000℃超导接头技术应用于ITER磁体连接系统。
第九家:上海电气
主营业务及净利润:涵盖能源装备、工业装备等,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8.21亿元,同比增长7.3% 。
核聚变:交付全球首台ITER磁体冷态测试杜瓦,参与CFETR项目,具备超大型核聚变装置精密制造能力,技术达国际领先。
第十家:合锻智能
主营业务及净利润:制造锻压设备及智能装备,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951.3万元,同比下降11.39% 。
核聚变:参与国家磁约束核聚变专项,完成国内首件大型聚变堆真空室扇区研制,真空室制造精度达微米级,技术指标国际先进 。
第十一家:兰石重装
主营业务及净利润:生产核能装备及化工设备,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5432.92万元,同比下降21.91% 。
核聚变:具备核安全2/3级资质,为核聚变堆提供核级容器,参与CFETR项目 。
第十二家:中洲特材
主营业务及净利润:研发高温耐蚀合金材料,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3266.44万元,同比下降31.04%。
核聚变:为CFETR研发特种不锈钢,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成关键结构材料,具备年产30万吨核聚变专用钢材能力。
感谢大家多多支持!
来源:宁波大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