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将“反法西斯运动”(Antifa)正式定为国内恐怖组织。白宫声明指责该组织“使用暴力和恐怖手段”,授权联邦机构全力打击。
特朗普政府将反法西斯运动贴上恐怖标签,但联邦调查局的统计数据却显示,美国真正的暴力威胁来自另一个方向。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将“反法西斯运动”(Antifa)正式定为国内恐怖组织。白宫声明指责该组织“使用暴力和恐怖手段”,授权联邦机构全力打击。
然而,翻阅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反诽谤联盟的公开数据,会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近十年来,美国本土致命的恐怖袭击主要来自极右翼团体,而非左翼组织。
一、一个找不到实体的“恐怖组织”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猛烈抨击Antifa是 “必须消灭的极端左翼灾难” ,随后火速签署了行政命令。这份命令授权政府可以调查任何支持该组织的人。
但问题在于,Antifa更像是一种政治理念的集合,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组织。它没有领导层,没有成员名单,没有总部。就连执法部门也承认,这更像是一场“松散的社会运动”。
美国联邦调查局前高级官员曾向媒体透露,在内部评估中,Antifa被定义为“一种意识形态”,而非层次分明的恐怖组织。这一定性让特朗普的行政命令在执行层面面临巨大困难。
二、被数据揭露的真相
根据美国反诽谤联盟(ADL)的统计,过去十年间,美国极右翼极端分子制造的致命袭击事件远超其他群体。2010年至2020年,极右翼发动了75起致命袭击,造成超过100人死亡。
相比之下,同一时期与左翼相关的致命袭击数量要少得多。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2021年的报告同样指出,极右翼暴力已成为“美国最持久的恐怖威胁”。
更令人深思的是,2020年国土安全部的一份内部报告曾明确将“白人至上主义”列为国家安全的首要威胁之一。然而,这份报告后来被低调处理,未能转化为具体的政策重点。
三、政治叙事与现实的落差
为什么数据指向极右翼威胁,但政策焦点却落在左翼团体上?这背后的政治考量可能超过了实际安全需求。
2020年“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议期间,特朗普政府成功将公众视线引向Antifa,将其塑造为暴力骚乱的“罪魁祸首”。这种叙事策略有效地简化了复杂的社会矛盾。
美国安全专家指出,将Antifa定为恐怖组织更多是象征性政治表态。由于美国法律并未明确“国内恐怖组织”这一分类,该行政命令的实际法律效力相当有限。
四、双重标准下的安全治理
最明显的对比发生在2021年1月6日国会山骚乱事件后。尽管事件中极右翼团体的暴力行为证据确凿,但特朗普政府并未以同样力度将其定性为恐怖组织。
研究政治暴力的学者发现,执法部门对不同意识形态群体的监控和打击力度存在明显差异。左翼激进团体往往更容易被贴上“恐怖主义”标签,而极右翼暴力常被归类为“孤立事件”。
这种差异处理进一步加深了美国社会的分裂。批评者认为,安全政策本应基于客观威胁评估,而非政治立场。
法律专家普遍认为,这项行政命令很可能在法庭上受到挑战。美国宪法保护结社自由,而模糊的“国内恐怖组织”定义难以通过司法审查。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当安全政策为政治目的服务时,真正需要关注的安全威胁反而可能被忽视。Antifa定性的争议,折射出美国政治极化已深刻影响国家安全决策。(参考资料:上观新闻、央视新闻、新华网、环球时报、中国新闻网)
来源:映象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