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一河道河虾泛滥,半米长的大虾没人捡!国内网友看傻眼:赶紧抓啊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15:08 1

摘要:河虾营养丰富,是每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小时候很喜欢到河里去摸鱼抓虾,尤其是河虾,大个的那种如果能捞上几斤,油炸一下吃起来比啥都香。

河虾营养丰富,是每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小时候很喜欢到河里去摸鱼抓虾,尤其是河虾,大个的那种如果能捞上几斤,油炸一下吃起来比啥都香。

由于虾并不便宜,所以大家平时都舍不得吃,想要实现“河虾自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最近刷到了一个超离谱的视频!一条河道似乎被虾 “占领” 了,一只只大虾举着大钳子,在河沟里爬行,而且个头很大,大的足有半米长。

让人疑惑的是,这么多虾,居然没有一个人去捡。

这是福建一位网友@海河日记,在互联网上上传的一段视频。这个短视频一发出来,不少网友就忍不住了,有人看傻眼,说道:快说这是哪里,别拦我,这些要几十块一斤啊!

“我的天!这要是我们这的河,我能在河边搭个帐篷住下,天天吃虾!”

还有人表示:赶紧抓啊,再不抓就跑光了……

反正看得网友们蠢蠢欲动,恨不得下一秒就去捞一把。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博主故意整蛊,搞的特效视频呢。

但反复看了几遍,又翻了翻评论区,发现大家都在讨论这事儿,确定真不是假的。

但是,视频里的场景怎么看都不像是国内,我感觉也不太可能是国内水域。评论区有网友称应该是东南亚一带的河流,因为那里的罗氏虾存在泛滥的情况。

我把这段视频制作成动图,大家来分析一下。

视频中的河虾,在几平方米的范围内,都有十几只,而且个体异常大,虽然看不太清晰,但明显能看到它们那一对蓝色的大螯,水位不高,虾群移动到哪,哪里的河水就变得异常浑浊。

看到那对蓝色的虾钳,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罗氏虾,它们属于东南亚湄公河流域的物种,个头很大,大的个体能长到半米左右,一只虾都能长到1斤重。

东南亚的湄公河流域,比较适合这种虾生长。

曾有媒体报道,罗氏虾由于具备强悍的繁衍能力,加上充足的食物,在越南等地快速繁殖,数量倍增,已经出现局地泛滥的现象。看看当地人从河道里捞出来的巨虾,就知道这玩意到底有多吓人了。

一只大的罗氏虾,至少顶国内十只河虾。

可能是由于国外数量确实多,所以这种半米长的大虾,竟然没人愿意去捡。国内网友看到这一幕,首先想到的就是:别拦我,我要去把它们捡完,这虾几十元一斤啊。

确实如此,罗氏虾已经引进国内养殖,一些地方要价六七十一斤,抓到一只就顶几十块钱,谁看了能不眼红呢?关键是,还能体验一波抓虾的乐趣啊,这场面大家见了估计抓一天都不带累的。

如果视频中的河虾出现在国内,估计早已经被人给捞光了。

借这个机会,我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落罗氏虾。它的学名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属于长臂虾科沼虾属, 也叫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臂大虾 ,有着 “淡水虾王” 的称号。

“个头大”就是它最显著的特点,看看下面这张图,男子背着的大虾,起码有半米长,这就是罗氏虾!

从20世纪70年代,国内也引进了这种虾,2024年全国养殖产量超20万吨,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国内自然水域中,也有人发现它们的身影,比如不少钓友曾在钓鱼的时候,钓到过这种巨虾,不认识的人还误以为是遇到了“变异物种”,甚至还有人称罗氏虾出现“入侵”现象。

在我看来,罗氏虾属于外来物种,但并不具备“入侵能力”。一是生长环境,它属于热带虾,对温度要求较高。二是它是具备食用功能的经济物种,一斤要好几十块,咋可能泛滥呢?所以大家完全不必过于担忧。

但也许有网友会问,为何国外河道这么多大虾“泛滥”,却没人捡呢?就算他们不吃,也可以捞出来卖给我们,岂不是能发一笔小财?

我想这一点他们不是没有想过,但大概率是过不了检疫关。因为在湄公河流域局部河流,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污染现象,里面的河虾大概率存在有害物质超标的情况,这也是它们没人捡的重要原因。

其实大家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出现河虾“泛滥”的这条河道,水质确实较差。里面的虾不能吃,你还会去捡吗?

同时,罗氏虾的个头虽然很大,但口感却褒贬不一。有吃过的网友称:这种虾不能冷冻,如果冷冻了再化冻,肉散的没法说。

国人对虾的口味有一个重要要求,那就是鲜!如果冷冻后口感变差,就会大大限制它们的流通性。所以,罗氏虾虽然有大量养殖,但远未达到普及的程度,至少在北方地区很少见到。

不知道各位网友有么有吃过,反正我是没见过,也没吃过这种能长到半米长的大虾。

来源:钓界驴大嘴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