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青海省分行 提升 服务质效 擦亮 为民底色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15:53 1

摘要:时代浪潮中,金融业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更是守护民生福祉、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主力军。阔步现代化新征程,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核心,牢筑“以人民为中心”价值之锚,同心向“新”开展多场景消保宣教,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转化

中国银行工作人员入户宣传金融知识。图片由中行青海省分行提供

时代浪潮中,金融业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更是守护民生福祉、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主力军。阔步现代化新征程,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核心,牢筑“以人民为中心”价值之锚,同心向“新”开展多场景消保宣教,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转化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坚实支撑,为构建安全、普惠、可持续的金融生态注入民生力量。

•以创新宣传阵地为翼 织密金融防护网•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金融工作中最贴近人民、与人民联系最为紧密的领域之一,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每一家金融机构永葆生命力的基石。

“您看这个案例,骗子就是用虚假投资平台的幌子,让不少老人把养老钱投了进去,我们一定要记住高收益必伴高风险。”前不久,中国银行城北支行一场特别的金融安全知识游园会,让权益保护成为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

活动中,城北支行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深度嵌入市民的数字化生活场景,助力金融消费者完成从“被动听”到“主动学” 的转变,让每位消费者都能更有底气、更有信心地尽享数字金融带来的便捷与美好。

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城北支行这场立足民生需求、注重实效的游园会,正是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创新推进金融消保工作的一个典型实践案例。

今年以来,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积极创新教育宣传方式,探索教育宣传工作新思维、新方法、新渠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教育宣传工作:巧用“电台直播+金融科普”模式,在广播电台《一路畅通》栏目推出系列直播大讲堂,拆解“冒充公职人员诈骗”“虚假征信修复”等案例,通过互动答疑实现“单向输出”变“双向共鸣”;高考期间,在西宁、格尔木考点设“爱心驿站”,在提供便民服务的同时普及“高考改分”等诈骗防范知识;深入唐道、力盟步行街等打造“金融夜市”,现场讲解投资陷阱与电信诈骗识别技巧;走进老年养护院,用通俗易懂的案例帮老人守护“钱袋子”;积极参与消保视频创意大赛,推出《698公里的承诺》等金融服务情景剧视频。此外,中国银行西宁市南山路支行成功发现并堵截伪造存单,以“人工+系统”双重防线筑牢资金安全底线,切实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转化为守护群众金融安全的实际行动。

•以消保为民服务为笔 打通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

金融之“根”,只有深植于民生土壤,才能蓬勃茁壮;金融之“脉”,只有与消费者权益同频跃动,才能愈发强健。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针对不同群体,成立多支教育宣传小分队,在省内各地区组织开展具有特色的宣传教育活动,让金融知识教育宣传走进乡村、走进企业、走进学校、走进商圈,打通教育宣传“最后一公里”,将金融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有人冒充收购商用二维码付定金?这时候千万要擦亮眼睛,别让辛苦赚的钱打了水漂!”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日秀村的草原上,中国银行海北州支行“马背宣讲队”的声音格外清晰。队员们没讲复杂术语,而是顺着牧民的日常——从农畜交易时的防骗要点,到需要贷款时有哪些适配的金融产品,再到平时用银行卡该注意啥,把实用金融知识一一讲透,帮大家把“金融账”算得更明白,把“钱袋子”护得更稳妥。

为帮助牧区群众了解到更多金融知识,中国银行格尔木分行还在阿拉尔草原开展了“金融标准、为民利企”主题宣传活动,将金融标准知识与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相结合,把金融服务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在筑牢牧区金融防线的同时,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将服务半径延伸到校园,构建保护青少年的金融安全防线。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联合多家金融机构走进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系列金融消保宣传活动,将反诈防骗、权益保护知识送进校园,为青春成长保驾护航。

在青海民族大学,中国银行城东支行与西宁市城东区反诈中心组成“反诈联盟”,以“共筑反诈防火墙”为主题,拆解三大类高频骗局。在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则围绕“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主题,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守护青春不‘踩坑’”宣传活动。城中支行结合高校学生的消费特点与金融知识薄弱点,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为新同学上了一堂精彩的“金融第一课”。

金融为民,是金融工作永恒的底色。中国银行胜利路中支行深入社区及周边商户,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反诈防骗、理性投资等知识,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坚持多元融合、寓教于乐,力求走“新”更走“心”,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各支行的积极探索,生动诠释了该行以推进金融宣教工作走深走实的责任担当,成为该行践行惠民宣教理念的鲜活注脚。

以聚焦民生需求为引

打造便民服务典范

为强化投资者保护意识,积极倡导理性投资理念,引导消费者树立长期投资观念,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组织全辖开展形式多样的“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将金融知识普及融入日常,体现在细微之处。

围绕网点厅堂这一核心阵地,该行以常态化宣传为抓手,将金融知识普及与客户服务深度融合,筑牢群众金融安全“防护网”。从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入手,该行各网点统一悬挂主题横幅,厅堂大屏每日不间断循环播放“理性投资 守护财富”相关内容,让活动主旨清晰醒目。在厅堂显著位置、公众教育区等客户高频接触区域,规范布放宣传折页与手册,打造触手可及的学习场景,方便客户随时取阅。

在服务层面,该行通过开展厅堂微沙龙、设立专属咨询台等方式,主动对接客户需求,针对性讲解金融知识,不仅有效解答群众疑问,更帮助金融消费者提升风险防范意识与依法维权能力,让金融宣教真正“落地有声、惠及民生”。

面对金融产品复杂化、服务场景多元化、风险形态隐蔽化的新挑战,如何守护银发客群“钱袋子”的安全成为重要的民生课题。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将银发客群金融权益保护放在突出位置,以贴心举措筑牢老年人金融“防护墙”。该行工作人员摒弃专业术语的生硬解读,改用“唠家常”的方式把复杂金融知识拆解成通俗话语,向老年人细致普及金融常识、揭露常见诈骗手法,帮助银发群体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安全放心的金融消费环境。该行辖属西宁市分行和城西支行工作人员走进老年人常去的地方,举办金融知识宣传和“风险提示送上门”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金融为民”的初心与担当。

为帮助出入境客群享受支付便利的同时,提升金融风险识别能力、强化跨境金融安全意识,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以 “跨境支付便捷行,金融安全记在心”为主题,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专项教育宣传活动,既将跨境支付的便利送到客户指尖,也把安全意识种进客户心里,让每一次跨境资金流动既有“说走就走”的便捷,又有“稳稳当当”的安心,以金融温度切实护航百姓“跨境生活”。

树高千尺,根植人民;消保为民,久久为功。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将持续深化 “金融为民” 理念,将金融服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紧密结合,以更优质的服务、更高效的举措守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用高质量金融消保工作筑牢人民美好生活的金融保障。(范程程)

《西海都市报》(2025年09月25日 第A7版:金融特刊)

来源:青海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