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网暴想维权?教你三步击退“键盘侠”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14:47 1

摘要:照片被恶意P图传播,个人隐私被莫名“开盒”,被匿名帖指控“收黑钱”……网络暴力涉及对个人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以及个人信息权的侵犯,更有甚者会致使被网暴者抑郁、轻生。遭遇网暴,该怎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些法律知识有帮助,速速码住学习!

照片被恶意P图传播,个人隐私被莫名“开盒”,被匿名帖指控“收黑钱”……网络暴力涉及对个人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以及个人信息权的侵犯,更有甚者会致使被网暴者抑郁、轻生。遭遇网暴,该怎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些法律知识有帮助,速速码住学习!

相关网络用户及网络平台应对网络暴力承担责任。具体来说:

网络用户如果实施网络暴力行为,应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民事责任,组织、发起网络暴力的侵权人应当承担直接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995条规定,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2)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第2项规定,对于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将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若情节较重,则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3)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网络平台未履行监管义务,应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民事责任,网络平台承担的责任包括直接侵权责任和间接侵权责任。网络平台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合法权益受损的,应当承担直接侵权责任。网络平台未采取必要措施制止网暴行为的,应当承担间接侵权责任。(2)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59至第72条相关规定,平台基于用户服务协议以及法定监管责任,对受到网络暴力影响的用户负有保护义务。不履行法定义务的,将面临责令改正、警告罚款等一系列行政处罚。

第一步:紧急固定证据

发现自己被网暴后,通过网暴对方的方式以牙还牙、以暴制暴是不明智的,这样不仅会侵害他人权益,更会影响网络空间的秩序。要保持冷静,第一时间固定证据。明确账号主体、账号认证信息、账号ID等情况,避免由于账号昵称改变而找不到对方。可以通过截图或录屏的形式来保存完整的页面截图,包括账号主页、网址、发布时间以及阅读量、转发量、点赞量等信息。还可以收集证人证言和其他证据,保存精神损害以及经济损失的相关证明。在信息传播较广时,记录侵权信息在不同平台、社群的传播轨迹。

第二步:通知平台采取必要措施

在固定证据之后,要及时通知平台采取删除、屏蔽、断开等必要措施。通知需要采取书面形式,内容应包括通知人的姓名(名称)、身份证号和联系方式、侵权内容网络地址或足以准确定位侵权内容的相关信息、要求删除相关信息的理由以及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明材料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95条规定,平台在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通知转送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情况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若平台未及时采取措施,被侵权人可就损害扩大部分要求平台与侵权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第三步:坚决索赔追责

在收集好证据并通知平台制止侵权行为之后,被侵权人可通过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可报警处理:发现自己被网暴之后,受害人可以在掌握初步证据之后报警处理。由公安机关介入调查。针对不构成犯罪的网络暴力行为,若符合治安管理处罚的条件,公安机关会给予其行政处罚。可提起民事侵权诉讼:网暴行为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被害人有权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范围包括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财产损失、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若网络平台怠于履行监管职责,也可起诉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此外,公民有权申请人格权禁令来防止潜在的网暴行为。权利人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害其人格权的违法行为,不及时制止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997条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行为人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依法作出人格权侵害禁令。可提起刑事自诉:由于诽谤罪和侮辱罪属于自诉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因此受害人应当首先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网络暴力案件往往存在取证难度大的问题。在自诉人自行取证有困难时,有权要求公安机关协助取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第3款规定,对于被害人就网络侮辱、诽谤提起自诉的案件,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被害人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公安机关应当根据人民法院要求和案件具体情况,及时查明行为主体,收集相关侮辱、诽谤信息传播扩散情况及造成的影响等证据材料。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为公安机关取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协助。在网络暴力事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时,检察机关应当依法提起公诉,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1.保持冷静,切勿以暴制暴:反击谩骂可能使自己陷入侵权风险。

2.注重证据,巩固维权基石:从发现到诉讼,每一步都依赖证据。

3.通知平台,防止侵害扩大:受到侵害及时通知平台删除,有助于快速制止侵害扩大。

4.及时报警,维护合法权益:掌握初步证据之后及时报警,寻求公权力救济。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暴者终将受到法律制裁。在遭遇网暴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每一次依法维权,不仅是为自己正名,更是在为清朗网络空间贡献力量。同时,广大网民在看到他人被网暴时,要做到不跟风转评赞、不轻信、不传播,要相信善待他人也是在保护自己!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