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不仅是烧心,更是潜伏的健康“刺客”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08:24 1

摘要:在烟台医大胃肠医院的诊室里,消化内科专家王艳苓副教授每天都会接诊许多被胃食管反流困扰的患者。"很多患者认为反流只是小毛病,忍忍就过去了,或者吃点抑酸药缓解一下就行。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误区。"作为原山东省立医院集团鲁东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王艳苓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

在烟台医大胃肠医院的诊室里,消化内科专家王艳苓副教授每天都会接诊许多被胃食管反流困扰的患者。"很多患者认为反流只是小毛病,忍忍就过去了,或者吃点抑酸药缓解一下就行。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误区。"作为原山东省立医院集团鲁东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王艳苓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

胃食管反流病(GERD)远非简单的"烧心"不适。王艳苓教授解释道,当胃内容物包括胃酸、胆汁、胰液等反复反流入食管,会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损害:

1. 器质性损伤:从炎症到肿瘤病变
长期反流首先会导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能出现食管糜烂、溃疡,严重者甚至发生食管狭窄,导致吞咽困难。"最令人担忧的是巴雷特食管(Barrett's esophagus)的发生,"王艳苓教授严肃地指出,"这是食管下段的正常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替代的一种病理变化,属于肿瘤前病变,大大增加了发展为食管肿瘤的风险。"

据统计,巴雷特食管患者发生食管肿瘤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30-60倍。而在诊断为食管肿瘤的患者中,超过60%有胃食管反流病史。

2. 呼吸道侵袭:意想不到的牵连
"不少患者因慢性咳嗽、哮喘、喉炎就诊于呼吸科或耳鼻喉科,辗转多次才发现病根在胃食管反流。"王艳苓教授介绍,反流物可到达喉部甚至气管,引发一系列食管外症状,如:慢性咳嗽、哮喘样症状,喉部不适、声嘶、喉炎反复发作,牙齿腐蚀、口臭,甚至增加肺纤维化风险。

3. 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除了身体上的不适,胃食管反流还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夜间反流导致睡眠障碍,饮食上的种种限制让社交活动变得困难,长期不适还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面对胃食管反流,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减轻体重、抬高床头、避免睡前饮食、戒烟限酒、避免高脂食物和巧克力等。这些措施有一定效果,但对中重度患者往往效果不佳。

药物治疗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主,即各种"拉唑"类药物。"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缓解症状,促进食管黏膜愈合,"王艳苓教授客观评价道,"但它们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一是治标不治本:PPI只能减少反流物的酸度,但不能阻止反流本身。胆汁、胰液等非酸性反流物仍然可以造成损害。

二是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停药后复发率高,约80%的患者在停药后6个月内复发。

三是潜在副作用:长期使用PPI可能增加艰难梭菌感染、骨质疏松、微量元素缺乏等风险。

四是对部分患者无效:特别是那些非酸性反流为主的患者,PPI效果有限。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或不耐受的患者,传统上考虑外科手术(如胃底折叠术)。虽然有效,但手术创伤大、恢复慢,且可能带来吞咽困难、腹胀等并发症,让许多患者望而却步。

面对传统治疗的困境,烟台医大胃肠医院引进了内镜下贲门套扎缩窄术(PECC),由王艳苓教授亲自操作。这项技术为胃食管反流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PECC技术的原理很巧妙,"王艳苓教授解释道,"它是在胃镜引导下,使用特殊的套扎装置,在食管胃连接处(贲门)的松弛黏膜上进行多次套扎。被套扎的黏膜在几天后会自然坏死、脱落,形成疤痕。这些疤痕在愈合过程中会收缩、牵拉,从而使松弛的贲门变得紧致,恢复其'单向阀门'的功能,从物理上阻止反流的发生。"

与传统方法相比,PECC技术具有显著优势:

1. 针对病因,治本之策
PECC直接处理贲门松弛这一根本问题,而不是仅仅缓解症状。手术成功后不再需要长期依赖抑酸药物。

2. 微创安全,恢复迅速
手术经自然腔道(口腔)进行,体表无切口。操作时间短(约20-30分钟),术后观察12-24个小时即可,短时间恢复。

3. 疗效确切,立竿见影
许多患者在术后即刻就能感受到症状的明显改善,特别是夜间反流和烧心感。

4. 可重复操作
如效果不够理想或症状复发,可以考虑再次进行治疗。

5. 保留解剖结构
不影响未来的治疗选择,即使PECC效果不理想,患者仍可选择药物治疗或外科手术。

王艳苓教授特别强调:"PECC的成功实施依赖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精确的术前评估,需要通过高清内镜等检查明确贲门松弛是主要病因;二是操作医生的丰富经验,需要对内镜技术有精湛的掌握。"

一位深受反流困扰十年的患者,尝试了各种药物和生活习惯调整均效果不佳,夜间经常被反流物呛醒,不敢平卧睡眠,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在王艳苓教授为其施行PECC手术后,患者当晚即能平卧入睡,反流症状基本消失,随访三个月情况稳定,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王艳苓教授最后建议,胃食管反流患者应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病程长短、对药物的反应以及个人意愿,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不耐受药物副作用、或者不愿长期服药的患者,PECC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微创治疗选择。"

烟台医大胃肠医院已常规开展此项技术,凭借王艳苓教授丰富的内镜操作经验(累计完成胃肠镜检查及治疗约10万余例)和先进的高清内镜系统,为烟威地区胃食管反流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专家简介:王艳苓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原山东省立医院集团鲁东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山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道内镜学组委员
擅长各种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精通内镜下微创治疗技术

来源:消化内科辛献运大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