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国强推12年没火,儿子42岁演个坏蛋,这下总算长脸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21:33 1

摘要:《珠江人家》里那个叫廖四六的,真是让人恨得牙痒痒。他就是那种典型的墙头草,在各路神仙面前点头哈腰,转过身就能为了丁点利益把朋友卖个干净。那种骨子里的猥琐和算计,被他演得活灵活现,观众隔着屏幕都想冲进去给他两巴掌。剧播到他最后在牢里咽气,弹幕上飘过一片“大快人心

谁也没想到,那个在陈宝国这棵大树底下,蔫了12年的儿子陈月末,会在42岁这年,凭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反派角色,炸了。

《珠江人家》里那个叫廖四六的,真是让人恨得牙痒痒。他就是那种典型的墙头草,在各路神仙面前点头哈腰,转过身就能为了丁点利益把朋友卖个干净。那种骨子里的猥琐和算计,被他演得活灵活现,观众隔着屏幕都想冲进去给他两巴掌。剧播到他最后在牢里咽气,弹幕上飘过一片“大快人心”。

这恰恰是对一个演员塑造反派最高的肯定。

可当演职员表滚过,有人扒出“廖四六”的扮演者居然是陈月末时,很多人都懵了。“真是他演的?”“演技开窍了?”的惊叹声,瞬间盖过了之前十几年“靠爹上位”、“眼神发飘”的嘲讽。这戏剧性的一幕,恐怕连陈宝国自己都没料到。

要知道,为了这个儿子,他这位老父亲可以说是操碎了心。最初,他是儿子演艺梦最坚定的“拦路虎”。他太清楚这个圈子的水有多深,“星二代”这三个字,听着是光环,实则是枷锁。母亲赵奎娥的话更狠:“你要是做不到最好,就别出来丢人。”

于是,陈月末15岁那年,被他爹一脚踹到了英国,读那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机械工程。陈宝国想得挺美,让儿子在一个完全隔绝的环境里,过安稳踏实的日子。可他低估了儿子骨子里的那股拧劲儿。在英国靠着每周40英镑,洗盘子、送报纸熬完本科硕士的陈月末,28岁那年,顶着父亲“气得直摇头”的压力,毅然回国。

老爷子嘴上说着“不帮他,断了关系也行”,身体却很诚实。眼看儿子自己跑去剧组当助理,端茶倒水、搬设备什么都干,他终究是心软了。那是在《智者无敌》的片场,陈月末毛遂自荐拿下了“猫爪”这个小角色,导演还是在片场看到父子俩总在一块嘀咕,才惊讶地发现他们的关系。

从那天起,陈宝国从反对者,转变成了一个严格的引路人。他开始动用自己的人脉,带着儿子一部接一部地演,《正者无敌》、《老农民》、《老中医》……甚至不惜压着自己的光芒,给儿子创造空间。

结果呢?事与愿违。这种“强力扶持”非但没把儿子捧起来,反倒把他架在火上烤。在父亲教科书般的演技衬托下,陈月末的表现显得格外扎眼。尤其是在《老中医》和《山河月明》里,他几乎成了观众集火吐槽的对象,认为他一个人拖垮了整部戏的质感。

“捧不红的陈月末”,这顶帽子一戴就是12年。那段时间,恐怕连他自己都怀疑,是不是真的没这碗饭的天赋。

命运的剧本,妙就妙在它的不可预测性。就在所有人都快放弃的时候,廖四六出现了。这个角色没有主角光环,甚至不讨喜,却给了他前所未有的空间。他不再是那个需要端着架子演大侠或正面人物的“陈宝国之子”,他可以放下所有包袱,去钻研一个底层小人物的卑微与狠厉。

这一次,他没有瞪眼,也没有嘶吼。他用一个闪躲的眼神表现心虚,用嘴角一丝不易察 hoàng的抽动来诠释狠毒。他把自己彻底揉碎了,再重新塑造成廖四六。于是,观众忘记了他是谁的儿子,只记住了那个让人又恨又怜的廖四六。

凭借这个角色,他拿到了“金萱奖最佳新锐演员”。42岁,对于一个演员来说不算年轻,但对陈月末来说,这才是他演艺生涯真正的开始。这次翻身仗,打得真漂亮。

如今,陈宝国也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不再像过去那样反对或担忧,而是骄傲地说出那句“龙生龙,凤生凤”。这不再是血脉的预言,而是一个父亲对儿子靠自己拼出来的成绩,最由衷的认可。

事业上的事儿总算不用愁了,老爷子甜蜜的“新烦恼”又来了——42岁的儿子,啥时候解决个人问题啊?

说到底,父辈铺的路能让你走得快,但哪条路能走到头,还得看你自己脚下有没有劲儿,不是吗?

“演那个廖四六的谁啊?查一下…陈月末?陈宝国的儿子?不可能吧!”

当《珠江人家》播出后,类似的对话在无数个家庭里上演。剧里那个廖四六,简直把“小人”两个字刻在了脸上,他点头哈腰,两面三刀,为了往上爬能把身边人卖个底朝天,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猥琐和阴狠,让观众恨得牙痒痒。以至于最后他领盒饭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是种解脱。

一个配角能被骂成这样,说明演员成了。可当大家发现这张脸的主人,是那个顶着“陈宝国之子”名号,在荧幕上晃了12年却始终“脸生”的陈月末时,那种错愕感,比剧情本身还精彩。

这事儿最讽刺的地方就在于,过去的十二年里,陈宝国为了这个儿子,可以说是把能铺的路都铺了。从《正者无敌》到《老中医》再到2022年的《山河月明》,老爷子几乎是手把手地喂饭,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戏份给儿子创造空间。圈内人都看得到,这位老戏骨有多想让儿子成才。

可结果呢?观众根本不买账。网络上,“演技僵硬”、“眼神没戏”、“扶不起的阿斗”这类评价,像膏药一样贴在陈月末身上。尤其是在他父亲那座演技大山的参照下,他的每一次亮相,都像是一场公开处刑。那段时间,他几乎成了“资源咖”的反面教材。根据一些平台的观众评分数据,《山河月明》播出期间,针对他角色的讨论,负面反馈一度超过了七成。

谁能想到,老爹费尽心力递过来的主角剧本,他一个没接住;反倒是在一部没怎么宣传的剧里,演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坏种,自己把自己给救活了。

其实,陈宝国最初的计划里,压根就没有“演员陈月末”这个选项。他深知这个圈子的虚浮与残酷,为了让儿子彻底断了念想,在他15岁那年,就把他送去了英国,读的是机械工程。他觉得,学一门实在的手艺,离这圈子远远的,才是对儿子最好的保护。

在英国那些年,陈月末的日子并不好过。父亲给的生活费卡得死死的,每周四十英镑,为了生活,他洗过盘子,送过报纸,早早体会了什么叫现实。这段经历没让他成为工程师,反而磨出了他一股执拗的劲儿。28岁,硕士毕业,他拿着文凭回国,告诉他爸:“我要当演员。”

据说当时陈宝国气得差点背过气去,撂下狠话,说你要干这个,我就当没你这个儿子。但终究是拗不过。陈月末也没想着一来就靠爹,而是自己跑到剧组,隐姓埋名地从导演助理干起,端茶倒水,搬东西,什么杂活都干。

他的第一个角色,就是在《智者无敌》剧组,一个叫“猫爪”的角色原定演员没来,他鼓起勇气毛遂自荐,导演看他不是科班出身,本来没当回事,结果试戏之后,居然还行。也正是因为这部戏,导演才偶然发现,这个话不多的助理,居然是主演陈宝国的儿子。

或许是看到了儿子的决心,陈宝国这才松了口,从一个坚定的反对者,变成了一个“用力过猛”的支持者。可他没意识到,他给的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了儿子的枷锁。那些伟光正的主角或重要配角,需要强大的气场和丰富的阅历来支撑,这对当时还青涩的陈月末来说,太重了。他被架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高度上,演得越用力,观众看得越别扭。

反倒是廖四六这个角色,给了他一个喘息的机会。这个人物不用承载什么宏大叙事,他就是个在底层挣扎,人性有无数个阴暗面的普通人。他所有的行为逻辑,都源于最原始的生存欲望。这种角色,恰恰让陈月末放下了所有包袱,他不用再去模仿谁,不用再去想“我爸会怎么演”,他只需要钻进这个小人物的内心,把他所有的卑微、算计、挣扎和不甘,一点点掏出来给观众看就行。

这一次,他做到了。凭借这个角色,42岁的陈月末拿到了“金萱奖最佳新锐演员”。这个奖,或许分量不如他父亲拿过的那些,但对他而言,意义非凡。这证明了他可以不姓“陈”,只叫“月末”。

看到儿子如今的蜕变,陈宝国也终于能舒心地笑了。他那句“龙生龙,凤生凤”,在今天听来,才有了真正的底气。当然了,事业上的事儿解决了,生活上的新“烦恼”又来了——这小子都42了,个人问题咋还没动静呢。

说白了,父母给的伞再大,也总有雨打进来的时候,路,终究还得自己一步一步踩结实了才行。

来源:盐白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