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偶像剧的糖衣剥开,里面是发霉的剧本。大S和汪小菲那十年,像一场漫长的拔河比赛,绳子最后断在众目睽睽之下。
偶像剧的糖衣剥开,里面是发霉的剧本。大S和汪小菲那十年,像一场漫长的拔河比赛,绳子最后断在众目睽睽之下。
体面是奢侈品,他们都没买到。
然后是她和具俊晔的复合,快得像按了快进键。老房子着火,烧得噼里啪啦,围观的人都闻到了焦味。当时有人说这是破镜重圆,是二十年前的缘分续费成功。
现在看,那火苗窜得高,灭得也快。
具俊晔最近在首尔那边接了个小酒吧的DJ活,报酬据说刚够付他那些唱片设备的月供。有熟客认出他,聊起他太太,他摆摆手,说很久没通电话了。不对,不是很久,是联系不上。他低头调音轨,混音器上一个旋钮的漆都磨秃了。
那边厢,大S在台北的社交动态还停在三个月前,一张风景照,没有配文。她以前不是这样的,她喜欢把生活摊开给人看。
人走茶凉这词太文绉绉,其实就是散场了,灯亮了,清洁工开始扫地上的爆米花。他们这场戏,高潮部分演得用力过猛,结局反倒草草收场。具俊晔在酒吧打碟的那个晚上,放了一首九十年代的韩语老歌,底下没几个人听过。
他打碟的手法很老派,像在修理一台过时的收音机。
大S的婚姻在第三个年头戛然而止。
死亡给这段关系盖上了印章,却开启了一场关于人性和金钱的公开演出。
具俊晔现在被很多人看作那个拿到了最大份额的人。
S妈之前说了太多话,这次看起来像个彻底失败的配角。她那点算计,在冷冰冰的现实面前,显得特别脆弱。
记忆被拉回到《流星花园》热播的那些日子。大S扮演的杉菜成了一个符号,印在无数人的青春里。她的感情生活也像一部连续剧,情节起伏,男主角的名单很长。然后在某个聚会场合,她和汪小菲的相遇被描述成一种命中注定。不对,应该说那更像一场高速运转的商业合作洽谈,只是披着浪漫的外衣。他们没花多少时间就决定绑定彼此。
海边的婚礼现场,风大得有点不像话。头纱不受控制地飞舞,几乎要脱离预设的轨道。那个画面,现在回想起来,带着点不祥的预兆。它揭开的是一段长达十年的共同生活,里面装满了外人看不真切的琐碎和博弈。
大S婚后彻底告别了美容大王的人设。
她选择回归家庭,把重心放在相夫教子上。身材走样对她来说不再是困扰,那个对美苛刻到变态的女明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接地气的母亲。
综艺里她和汪小菲的互动确实存在争议。不对,应该说那些画面呈现了一种真实的婚姻状态,虽然不完美但很具体。
节目结束没多久两人的关系就走到尽头。离婚后的网络骂战把最后那点情分都消耗光了,场面实在难看。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场戏终于落幕的时候,大S一个电话把二十多年前的恋人具俊晔重新拉回生活里。
没有婚礼也没有钻戒,只有胳膊上那个潦草的纹身戒指。她就这么把自己又嫁了出去。
这种奋不顾身的爱情当时感动了很多人。大家都觉得她终于找到了灵魂伴侣。
童话终究是童话。
幸福的时光只维持了三年。一场新年旅行成了她人生的终点。
她走后遗产归属立刻成为舆论焦点。网络上到处都是具俊晔躺赢的嘲讽声,仿佛这段婚姻从头到尾就是场算计。
具俊晔当时的回应堪称完美。他深情款款地说会照顾好大S的家人,甚至要把自己继承的那份遗产全部交给S妈。
这话一出舆论风向立马转变。不少人觉得这才是真爱,之前都错怪他了。
现在想想,那种完美回应本身就很值得玩味。
遗产分配的结果让很多人没想到。
具俊晔和两个孩子分走了大S的全部财产,S妈那边什么也没拿到。
老太太这下彻底坐不住了。
她在镜头前抹着眼泪说,女儿赚钱本来就是给自家人花的。这话里的意思谁都听得懂,钱没进她的口袋,她心里不痛快。
但真正有意思的事情在后面。
法律上的手续七月份就全部办妥了,可具俊晔当初答应给S妈的那份,到现在连个声响都听不见。不对,应该说连个影子都摸不着。
他早就从那个熟悉的房子里搬了出来,自己在外面租了地方,完全没有和S妈住在一起互相照应的打算。
倒是有人经常在墓园附近看见他。
他总会带着大S以前喜欢的点心和咖啡过去,那种深情丈夫的样子,被他演得挑不出毛病。
具俊晔没去那场饭局。
S妈那边摆的宴,他直接推掉了。这个决定现在看来很关键。2.2亿台币的遗产已经在他手里,没必要再掺和进去。
不去吃饭,钱就不会有变数。也不用跟岳家走得太近。
等台湾这边的事彻底了结,他回韩国的理由很充分,家里有老母亲要照顾。这个借口谁都挑不出毛病。
S妈当初对这个女婿很满意,两人拍过比心的合照,看起来像亲母子。那种和谐大概建立在钱会到她手里的预期上。
钱到手之后,关系就淡了。
他说过会照顾好大S的两个孩子。但大S走后,没看到他和孩子有什么互动。人走茶凉这句话,放在这里倒是合适。
不对,应该说人还没走远,茶就已经凉了。
汪小菲最近在直播里的状态很真实。满脸疲惫藏不住,但聊起孩子眼神就亮起来。他说再忙也要抽时间飞去看孩子。这种奔波本身就成了父爱的证据。
他顺口提了句未婚妻的母亲常帮着照看孩子。这话落在有心人耳朵里,味道就复杂了。
有人问孩子什么时候回北京。汪小菲的回答倒是很清醒。他说不着急,等孩子再大点,让他们自己决定。这种克制反而显得更负责任。
行动永远比言语更有分量。有些人把亲情演成连续剧,有些人只是低头做事。
婚姻散了,三家人的关系倒成了公开的标本。谁在经营谁在表演,时间这玩意儿最后总会给出答案。
来源:妙晴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