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南京江北新区法院制播了原创微电影《第十一个春天》。本片改编自南京江北新区法院“银发法官”戴茹芳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的真实案例。江北新区法院作为南京市行政诉讼案件集中管辖法院,积极探索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新路径。退休法官戴茹芳70高龄,仍奋战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第
近期,南京江北新区法院制播了原创微电影《第十一个春天》。本片改编自南京江北新区法院“银发法官”戴茹芳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的真实案例。江北新区法院作为南京市行政诉讼案件集中管辖法院,积极探索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新路径。退休法官戴茹芳70高龄,仍奋战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第一线,以其名字命名的“戴茹芳工作室”至今已成功化解各类行政争议1400余件。
影片以戴茹芳为原型,塑造了退休法官、调解员赵芳怡专业、亲和、坚韧的形象。故事围绕当事人丁在兰展开,她因拆迁补偿问题,历经多年信访、复议、诉讼,始终未能彻底解决这起矛盾纠纷。影片以“一棵橘子树”为情感纽带,串联起一家三代人之间深厚却隐忍的情感记忆。法官宋杰与调解员赵芳怡密切合作,围绕“既要解法结,也要解心结”的思路,通过现场调查、多方走访等多种方式,深入发掘案件成因,发现在安置补偿等矛盾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当事人对故人旧物的深切眷恋、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盼……
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引领下,人民法院依托府院联动机制,通过多轮协调、情绪疏导和释法说理,最终用一份既符合法律和政策又充满温度的调解方案,成功解开了那个缠绕了十年的“死结”,帮助丁在兰走出困境,奔向新的生活,实现了城市建设和群众利益的“双赢”。(新苑萱)
本文来自【新华法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