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4日,由北京市广电局承办,百度APP协办的“虚实无界:视听产业融合破圈”平行论坛专业沙龙“热AI无限,剧力生长:微短剧内容与技术创新沙龙”在北京朗园成功举办。作为北京文化论坛的20余个专业沙龙之一,“微短剧内容与技术创新沙龙”与业内众多微短剧公司、高校学
9月24日,由北京市广电局承办,百度APP协办的“虚实无界:视听产业融合破圈”平行论坛专业沙龙“热AI无限,剧力生长:微短剧内容与技术创新沙龙”在北京朗园成功举办。作为北京文化论坛的20余个专业沙龙之一,“微短剧内容与技术创新沙龙”与业内众多微短剧公司、高校学者、行业专家共话AI时代微短剧的破圈和突围之道。到场嘉宾近百位,通过高质量的交流,凝聚行业共识,共同推进AI技术和微短剧的高质量融合创新和发展。
本次沙龙在百度副总裁、百度信息分发平台总经理李小婉的开场分享中拉开帷幕,她提到人工智能已从概念走向实践,尤其在充满张力的短剧领域,AI不仅赋能创作,更推动叙事与产业全面升级。基于此,百度APP正式启动「AI星河计划」,旨在系统扶持创作者全周期成长——从新人助推到成熟期的亿级流量支持,提供资源、补贴与长期陪伴。她表示,百度AI始终秉持“技术赋能于人”的信念,致力于让AI成为有温度的故事伙伴,携手创作者以技术与生态为舟桨,共同推动短剧创作迈向更广阔、更富有想象力的新阶段。
百度百家号内容运营负责人于轲从AI视角下的微短剧新生态、百度短剧的新案例、AI赋能下的新发展三个维度进行分享。他表示,微短剧行业已从爆发式增长步入“精耕细作”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行业在监管体系、商业模式和内容创作上持续优化,让微短剧逐步摆脱“野蛮生长”,转向价值深耕与题材多元的发展阶段。他介绍道,百度将继续以“AI精品短剧计划”为核心,通过资源扶持与生态共建,持续引领微短剧成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载体。
在主题演讲环节,创壹科技首席技术官姚顺宇先生聚焦于科技如何深度重构短剧的生产链路。演讲探讨了AI技术如何从剧本开发、后期制作到精准分发等全环节,为短剧行业降本增效。核心在于阐述科技不仅是工具,更是驱动内容创新、优化用户体验、重塑行业生态的关键力量,为短剧产业的工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提供核心动能。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刘琛从国际发展和传播维度深度剖析了微短剧的现状,为论坛分享提供了产学研融合的新视角。刘教授指出,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全球性挑战、数字包容性障碍与青年发展机遇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中国微短剧的国际发展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安全、文明与治理倡议,为推动微短剧“走出去”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路径。刘教授进一步提出,微短剧的国际传播应围绕六个维度展开,涵盖文化推广、国际合作、平台合作与人才培养等关键机制,通过典型措施提升传播效率与影响力。最终实现文化输出与国际认同双效统一,促进中外文明互鉴。
本场圆桌以“未来想象:微短剧的‘破圈’与‘破界’”为主题,由DataEye副总裁林启文主持。对话汇聚平台、内容制作、直播生态等多方视角,嘉宾包括任鹏、曾明辉、王燕、吴震。讨论超越当前的内容形式,深入探讨微短剧如何打破用户圈层壁垒,吸引更广泛的受众;以及如何突破行业边界,与影视、游戏、文旅、品牌营销、直播电商等业态进行深度融合,探索全新的商业价值和产业可能性,勾勒微短剧未来的宏大生态图景。
在题为“内容跃迁:微短剧的精品化之路”的圆桌对话环节,新声PRO创始人贾晓涛担任主持人。对话嘉宾包括来自内容创作一线的赵辰、朱林丽、刘佳兮以及平台代表樊婷婷。他们直面当前短剧市场同质化内容模式泛滥的挑战,共同探讨内容升级的路径。话题涵盖如何提升剧本深度、强化制作水准、创新叙事手法,并平衡商业回报与艺术价值,旨在寻求从“短平快”流量收割向构建长久品牌信誉的转变,推动微短剧实现真正的“精品化”跃迁。
微短剧这一新兴业态,实现了从初生到崛起的爆发式增长,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新力量。在AI技术的赋能下,深厚的技术积淀、丰富的内容生态与完善的扶持体系,共同构成了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这些坚实的基础,将引领微短剧行业逐步走向“共同经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未来新格局。
来源:首都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