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日窗边竹影摇曳,我正整理旧日知青相册,忽闻一声轻叹,抬眼竟见一位身着素色襦裙、眉眼含愁的女子立于桌前,正是《红楼梦》中那“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黛玉 。她指尖轻点相册里青年点的照片,轻声问道:“这屋舍虽简陋,却也一应俱全,况花季女生甚多。为何白
鹧鸪天·忆知青岁月
竹笠斜簪汗浸裳,田畴万顷沐残阳 。柴门不掩风常入,锦帐无扃月自凉 。
愁里过,苦中藏,乡邻一笑暖回肠 。而今遍觅安心处,唯有青春旧梦长 。
那日窗边竹影摇曳,我正整理旧日知青相册,忽闻一声轻叹,抬眼竟见一位身着素色襦裙、眉眼含愁的女子立于桌前,正是《红楼梦》中那“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黛玉 。她指尖轻点相册里青年点的照片,轻声问道:“这屋舍虽简陋,却也一应俱全,况花季女生甚多。为何白日无人却不锁门,夜里就寝亦不划门?这般行事,难道不惧财物失窃、恶人闯入?”
我望着她那双满是疑惑的眼眸,思绪瞬间飘回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下乡岁月 。那时的青年点,虽然是几间简陋的土坯房,墙皮斑驳,屋顶铺着茅草 ,可是生活用品也齐全,每日天不亮,我们便扛着农具上工,房门随手一带便匆匆离去,从未想过要锁门 。夜晚入睡,木门也只是轻轻合上,连门闩都懒得插上 。林黛玉听闻,黛眉微蹙:“想那荣国府,虽戒备森严,仍有下人手脚不干净之事 。你们身处异乡,皆是孤身青年,怎就这般放心?”
“这份放心,藏在田埂间的互助里,也裹在菜园里的黄瓜香中 。”我笑着解释 。初到乡下时,我们这些城里来的知青哪懂割地的诀窍,握着镰刀的手被磨得通红,进度远远落在社员后面 。金黄的麦浪里,我们弯着腰奋力追赶,身后却始终拖着长长的“尾巴” 。每当这时,先割到地头的社员们,从不顾歇息,转身就往回跑,镰刀在他们手中翻飞,几下就帮我们把落下的地块补齐 。王大娘总一边割麦一边念叨:“娃娃们细皮嫩肉的,哪禁得住这般累,俺们多搭把手,你们就能早点歇着 。” 这让我想起《孟子·滕文公上》中“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古训,那时的善意,从不需要刻意邀约,早已融入日常劳作的默契里 。
收工路上的相遇,更藏着暖心的惊喜 。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我们拖着疲惫的脚步经过社员家,只要被瞧见,乡亲们准会快步走到菜园,摘下顶花带刺的黄瓜,不由分说塞进我们手里 。那黄瓜带着刚摘下的清冽水汽,咬一口脆嫩多汁,清香在舌尖散开,瞬间驱散了一天的疲惫 。林黛玉听到此处,眼中满是动容:“这般不图回报的赠予,倒比那大观园里的人情往来,更显纯粹 。” 是啊,那时的乡亲们,从不会计较一根黄瓜的得失,在他们心中,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知青,就如同自家的孩子 。正如《礼记·坊记》所言“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那份发自内心的关怀,让陌生的他乡,渐渐有了家的温度 。黛玉眼含泪花望着我说:“这没有血缘关系的广阔天地倒比大观园的宅门还温暖。”黛玉低下头自言自语说到:“难怪你们知青那时单纯的像一滴水,洒在哪里都能融合。”
我继续说道:“是呀我们的单纯,源于那时的社会,有着如今难以想象的稳定 。” 就如《礼记·礼运》中描绘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那时的人们,心中都秉持着朴素的道德准则 。知青们来自五湖四海,却因共同的境遇惺惺相惜;乡亲们淳朴善良,见我们知青来于不同的环境,便尽量地给予我们温暖,帮我们适应环境,她们总会主动送来自家种的蔬菜、缝制的手套。在那样的环境里,“偷”与“抢”仿佛是遥远的词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如同田埂上的庄稼,自然生长,无需刻意维系 。
林黛玉沉默片刻,又问:“下乡岁月,想来定是苦不堪言吧?” 我点头,忆起那些在田间劳作的艰辛日子 。烈日下,汗水湿透衣衫,手掌磨出血泡;寒冬里,刺骨的寒风穿过破旧的窗户,夜里常常冻得难以入眠 。可这些苦难,却被割麦时的互助、黄瓜的清香,以及无数类似的温暖悄悄中和 。春日里,和乡亲们一起在田埂上播种,听他们讲着村里的趣事;秋日丰收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果实,笑声传遍整个村庄 。青年点的院子里,我们曾一起读书、唱歌,在煤油灯下畅谈未来 。那些清净的时光,如山间清泉,滋养着我们疲惫的心灵 。正如孔子所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正是那段岁月的磨砺,让我们在日后的人生中,多了一份坚韧与从容 。
“这般夜不闭户、邻里相扶的日子,如今想来,真是不可思议 。” 我感慨道 。林黛玉望着窗外鳞次栉比的高楼,轻声说:“想来是那时人心纯粹,少了如今的浮躁与贪念 。《论语》有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 人心向善,便是社会安稳的根本 。” 我深以为然,如今物质生活愈发丰富,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却渐渐淡薄 。防盗门、监控摄像头成了家庭的“标配”,我们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的财物,却也关上了心与心沟通的大门 。这也许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吧。
夕阳西下,林黛玉的身影渐渐模糊 。我望着相册中青年点的旧貌,我心中满是感慨 。那段下乡岁月,有苦难,有艰辛,却也有着最纯粹的温暖与信任 。夜不闭户的时光,割麦时的援手,菜园里的黄瓜,不仅是一段难忘的历史,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美好与社会的本真 。正如老子所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或许我们无法回到那样的时代,但那段岁月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善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追寻 。
来源:每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