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桂湖的荷香弥漫在初秋的校园,宝光寺的铜铃在开学的晨光中轻轻回响,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新都校区的小龙娃们,带着暑假德育实践的累累硕果,将夏日的成长故事,化作校园里最动人的风景。这个夏天,我们以“童心筑梦・乐享成长”为引,让“愉快教育”的种子在实践中扎根,让“乐于知
童心筑梦 乐享成长
—暑假德育实践作品展—
当桂湖的荷香弥漫在初秋的校园,宝光寺的铜铃在开学的晨光中轻轻回响,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新都校区的小龙娃们,带着暑假德育实践的累累硕果,将夏日的成长故事,化作校园里最动人的风景。这个夏天,我们以“童心筑梦・乐享成长”为引,让“愉快教育”的种子在实践中扎根,让“乐于知・悦于行”的学风在行动中闪光。一二三年级的小龙娃们化身“小探险家”,在五重关卡里解锁技能、创作作品、传递温度,此刻,就让我们一同翻开这份满是童趣与创意的“优秀作品答卷”,遇见成长最美的模样。
每一份创意都藏着热爱与思考
德育的真谛,藏在孩子们亲手创作的每一件作品里。从运动的足迹到劳动的成果,从家乡的印记到科学的奇思,小龙娃们用画笔、用双手、用文字,将暑假的实践经历,变成了可触摸、可欣赏的优秀作品,每一件都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芒。
活力印记
把运动的快乐画成成长画卷
运动不只是汗水,更是可记录的快乐。一年级“跳跳龙”们的《跳绳成长日记》格外亮眼;二三年级的小龙娃则带来了《运动技能手账》:泳池里的水花被画成“蓝色小水滴”,轮滑时的身影被定格成漫画。这些作品里,没有枯燥的数字,只有“坚持”与“快乐”最鲜活的表达。
生活之美
劳动作品里的温暖与责任
劳动作品,是小龙娃们对“家”最深情的告白。一年级小能手的《家务高光册》里,洗干净的袜子被拍成照片贴在纸上;黏土捏的宝光塔细节满满,塔尖的“小窗户”透着对家乡的热爱。二年级“白银小管家”的《美食手账》格外吸睛:金黄的番茄炒蛋、钉好纽扣的布片。三年级创意家们的《旧物改造作品集》让人眼前一亮:树叶拼贴的“新都地图”上,藏着最质朴的感恩。
家乡深情
作品里的新都文化与记忆
这是最动人的“家乡主题作品展”:一年级小龙娃的《桂湖荷塘观察册》堪称“自然笔记范本”——水墨荷花图旁还配着诗句。二三年级小匠人的《非遗体验手账》满是温度:棕编小兔子的照片旁,贴着剪下来的棕榈叶碎片,让“非遗”从抽象概念变成了可触摸的记忆。
创意奇思
科学与艺术碰撞的精彩
“未来梦想工坊”的作品,满是小龙娃们的奇思妙想。三个年级的《科学实验手册》里,“柠檬密信”的照片记录着“字出来啦”的惊喜瞬间,实验步骤被画成卡通图,连“小苏打水要少蘸点”的小提醒都透着认真,每一件作品都是“自然之美”与“创意之思”的完美结合,让“科学”与“艺术”不再遥远。
书香浸润
阅读笔记里的精神成长
同步参与四川省少先队阅读大赛的小龙娃们,带来了《我的阅读小天地》优秀作品。这些作品,让“红色基因”与“科学精神”在书香中扎根,成为德育成长的“精神养分”。
02
让德育在作品中扎根,在成长中延续
看着这些满是童趣与温度的优秀作品,我们清晰地看到:德育从来不是空洞的道理,而是孩子们在实践中亲手种下的“种子”——《家务手账》里藏着“责任”,《家乡故事集》里装着“热爱”,《科学手册》里透着“探索”,每一件作品背后,都藏着“乐于付出、善于发现、勇于尝试”的童心。
这个夏天,小龙娃们用作品证明:成长不必惊天动地,却可以“小而美”——一次成功的家务、一幅认真的观察画、一件创意的小制作,都是德育最好的注脚。
03
带着作品里的热爱,继续前行
初秋的校园,因这些优秀作品而格外温暖;新学期的起点,因这份实践收获而满是力量。亲爱的小龙娃们,这个夏天,你们用双手创作作品,用作品记录成长,用成长诠释“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的誓言。
未来的日子里,愿你们带着暑假实践的勇气与热爱,继续做“乐于知・悦于行”的小探险家——在课堂上探索知识,在生活中创造美好,在成长中传递温暖。相信下一次,你们会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书写更多动人的成长故事!
撰稿:尉 超
美编:钟雨池
一审:尉 超
二审:刘文盛
三审:徐 攀
来源:成都校园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