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她是西青唯一受邀匠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08:44 1

摘要:金秋送爽,五谷飘香。2025年9月26日,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工匠国际交流推介会即将拉开帷幕。在这场凝聚农耕文明与丰收喜悦的盛会上,一项来自天津市西青区的传统技艺将闪亮登场——杨柳青木版年画。而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上丰收节舞台的,正是西青区唯一受邀的匠人、国家

金秋送爽,五谷飘香。2025年9月26日,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工匠国际交流推介会即将拉开帷幕。在这场凝聚农耕文明与丰收喜悦的盛会上,一项来自天津市西青区的传统技艺将闪亮登场——杨柳青木版年画。而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上丰收节舞台的,正是西青区唯一受邀的匠人、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人——石彦敏。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她的脚步,一起看传统年画如何与丰收时节碰撞出别样的文化火花。

镜头前,这位正专注拓印的匠人就是石彦敏。出生于1979年的她,是杨柳青木版年画界少有的“全能型”艺人。她早年拜冯庆钜、李美艳为师学习彩绘,后又跟随王文达、张学悌钻研木刻技艺,还曾走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高校进修,一步步将杨柳青年画“勾、刻、印、绘、裱”五大工艺流程融会贯通。

石彦敏

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

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人

“非常荣幸能代表西青区参加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工匠国际交流推介会。丰收是农民一年中最踏实的期盼,而杨柳青年画从诞生之初就与乡土、民俗紧密相连。传统年画中常见‘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等题材,如今能带着西青的年画走进丰收节系列活动,既让传统技艺‘沾’上丰收的烟火气,也能让更多人了解西青的非遗文化。作为西青唯一受邀的代表,我一定要把这里的文化底蕴和匠人精神传递出去。”

据了解,本次丰收节系列活动中,石彦敏所在的“雕刻彩绘组”汇聚了骨雕、年画、石雕、竹木雕刻等领域的众多高手,大家都精心准备了代表作品。

石彦敏

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

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人

“我带了咱们杨柳青年画的经典作品《连年有余》。这个题材和丰收节的寓意特别契合,它寄托的就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最朴素的向往,寓意年年富足、家有余庆。此外,我还特意准备了两幅原创作品——《青云直上》和《大展宏图》。这两幅画在传统技法中融入了宇航员这样的现代元素,就是想表达一种‘上九天揽月’的豪情,既展现祖国科技实力的飞跃发展,也烘托出国泰民安的时代背景。”

能够受邀参加本次推介会,源于石彦敏对杨柳青年画的持续深耕与不断创新。她的《还二锏》《镇潭州》曾走进卢浮宫参展,《大展宏图》获天津工艺美术优秀奖。2024年她被评为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并担任CCTV17乡村振兴观察员。作为发源于天津西青的中国四大年画之一,杨柳青年画深厚的民俗底蕴,正是她所有创作的“灵感源泉”。

“非遗传承不能只停留在保护,更要创新和传播。我通过开班授徒、公益直播、产业带动等方式,让年画走进现代生活。希望更多年轻人能了解年画、爱上年画,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记忆。我现在经营着天津市汇千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每年能产出5000幅以上的杨柳青年画,不少都是结合现代审美设计的文创产品,很受年轻人喜欢。平时还会在短视频平台做公益直播教学,200多场直播下来,受益的人有好几万,全网也有了3万多粉丝;我还收了200多个徒弟,其中像沈文霞、李佳丽这样的困难群众,通过学年画有了固定收入,每个月能多挣1000到3000块,生活慢慢好起来了。”

采访尾声,石彦敏还和记者坚定地说道,杨柳青年画是西青的宝,也是国家的非遗。未来她想继续拓宽“传统技艺+产业发展”的道路,一边守好“勾、刻、印、绘、裱”的老手艺,一边结合乡村振兴的需求,让更多的人学会制作年画、靠年画增收。她更想让大家知道,来自西青的杨柳青年画,不仅能描绘民俗风情,更能绘出乡村振兴的好光景!

让我们一起来

欣赏石彦敏的

部分原创作品吧

来源:西青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