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就能摸透病情!3个简易实用工具人人必备!内附模板直接套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08:05 1

摘要:“吃了新换的药,到底有没有效果?”“医生调整的治疗方案是不是真的适合我?”“能不能在症状冒出来之前,就尽早发现病情有恶化的苗头以便及时加药?”……不少哮喘患者想随时摸透病情,又觉得总跑医院太麻烦。

“吃了新换的药,到底有没有效果?”“医生调整的治疗方案是不是真的适合我?”“能不能在症状冒出来之前,就尽早发现病情有恶化的苗头以便及时加药?”……不少哮喘患者想随时摸透病情,又觉得总跑医院太麻烦。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临床护士宋海珍凭借深耕呼吸科护理多年的经验,特别介绍了3个“低门槛”的居家监测工具,还分享了可直接套用的记录模板,帮助大家在家就能给身体做个精准摸底。

说起呼气峰流速仪,很多“老病号”其实并不陌生,它是居家监测的小助手,用来跟踪气道通畅度的变化,帮助大家在症状冒出来之前就尽早发现病情恶化的苗头,但不少人实际用起来却容易在细节上出错。其实核心步骤就三步,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注意要点。

第一步:确定个人最佳值

传统的峰流速仪使用方法非常简便,将峰流速仪的游标指针轻轻拨到标尺最低处归零;站立尽量吸足气,然后将嘴唇包住接口部,注意嘴唇四周不要漏气,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用力将气一下子呼尽;将游标指针所指的刻度值记录下来,即PEF值;每次测试进行3次,选择3次中最高的一次PEF值。

在哮喘控制良好、感觉最佳的2-3周内,每天早晚测量,记录下的最高值就是个人最佳值了。也可以根据年龄和身高在下图中找到自己的正常预计值,近似为自己的最佳值,比如身高160厘米、年龄为70岁的女性,其最佳值为270升/分钟左右。

△点击查看清晰大图

第二步:计算PEF变异率

哮喘的病情严重程度一方面反映在每次所测得的数值上,另一方面还反映在数值的变化情况上,也就是PEF变异率。建议大家每天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分别测量一次,结合测量的结果用下图中的公式计算出来数值的变化情况:

△点击查看清晰大图

第三步:评估病情轻重

大家可以把数值以及PEF变异率分成绿三个区域,分别代表安全、警告、危险3种严重程度。

假如测得的峰流速值处于个人最佳值的80%-100% ,并且PEF变异率<20%,说明当前的状况处于比较稳定和安全的绿区,继续规律使用药物、保持正常的作息与活动节奏即可。若是测得的数值为50%-80%个人最佳值,并且PEF变异率在20%和30%之间,提示身体状况处于黄区,有哮喘急性发作的可能,需要适当地加吸药物。

红区意味着测得的数值>30%,这是提示一定要立即就医的危险信号。这种情况下不要再自行加用药物,应该马上拨打急救电话是让家人陪同前往医院,同时尽量保持坐姿、缓慢深呼吸,以免情绪紧张加重气道痉挛。同时,如果峰流速值下降速度非常快,即使还在黄区也非常危险。

每日记录哮喘日记,一方面可了解自身疾病的控制状态,一方面督促自己规律用药。去医院复诊时携带哮喘日记,可以帮医生判断您的症状控制状况、同时评估未来发作风险。

哮喘日记需要记录咳嗽、喘息等白天症状,早醒、憋醒等夜间症状,有无活动受限,使用控制药物的方案,因呼吸困难需使用急救药物的次数,急性发作的时间、地点和可能诱因,最好写明气温、气压、饮食、运动、工作状况,同时记录每日检测的峰流速值以及变化率。大家可以参照下图中的格式记录,如有需要请下载图片、打印出纸质版。

△点击查看清晰大图

宋海珍老师提醒大家,“记录哮喘日记要持之以恒,短期内容易坚持,一旦把时间线拉到一年、甚至三五年,大多数人就容易‘松劲’。可别觉得漏记几次没关系,这种断断续续的记录对哮喘控制的负面影响其实很直接。”

“如果日记只记了一半、漏了关键细节,医生很可能看不到病情的全貌、误以为病情控制良好,甚至调低了控制药的剂量,反而为后续急性发作埋下隐患。另外,很多人没症状就不记、有症状才补记,时间久了就容易选择性遗忘、把自己的病情看得过轻,这些都不利于哮喘控制。”

ACT问卷也是一个不需要测试肺功能就可以自我评估的工具,建议大家每4周按表中的5个问题进行1次评分,或是在每月复诊前一天完成,把每个问题中的分数相加就是哮喘控制测试总得分。

△点击查看清晰大图

如果最终评分为25分,意味着过去4周病情达到了完全控制的理想状态,这种情况下,建议继续保持当前的治疗方案和防护习惯,每月定期通过 ACT 问卷复查即可。

当评分在20-24分之间时,说明过去4周哮喘处于良好控制但未完全达标的状态,整体影响不大,但偶尔会有细微的小波动。不用过度紧张,但也不能忽视,建议把这些波动详细记在哮喘日记里,比如发生时间、当时在做什么、有没有接触过敏原,下次复诊时带给医生看,医生可能会根据这些细节微调控制药的剂量,帮你向完全控制的25分靠拢。

最需要关注的是评分低于20分的情况,这提示过去4周哮喘可能未得到有效控制,已经开始明显影响生活。建议在3天内联系医生复诊,详细说明过去4周的症状,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减少急性发作的风险。

前面介绍的这三种工具各有侧重优势,也各有需要患者适应的门槛。哮喘日记可以提供全面的日常症状和用药记录,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但是需要患者有较高的自觉性和记录习惯。‘峰流速仪评估三步法’能够客观反映肺功能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哮喘失控,但是需要设备,对测量技术也有一定要求。 而简单易行的ACT问卷又依赖患者的主观感受,可能无法全面反映病情。

既然三种工具各有特点,该怎么搭配出适合自己的方案呢?宋海珍老师给出的“分层组合建议”很实用,“适合所有患者的是基础组合,即ACT问卷+哮喘日记,这个组合能提供全面的信息,且入门简单;推荐中重度或是控制不佳者用升级组合,即ACT问卷+峰流速仪+重点记录诱因和用药的简化版哮喘日记。”

分层组合不是固定的公式,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微调,比如上班族可以用手机APP记哮喘日记,老年人如果觉得峰流速仪操作难,可先从基础组合开始,等到熟悉之后再考虑升级。

来源:看呼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