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是公历2020年8月31日。忙了一天的工作,下午快下班的时候,看了看手机,多条各个银行的短信发来了内容大致相同的信息:祝贺我生日快乐!
文:兰云峰 编辑:司徒
作者
今天是公历2020年8月31日。忙了一天的工作,下午快下班的时候,看了看手机,多条各个银行的短信发来了内容大致相同的信息:祝贺我生日快乐!
噢,突然想起来,今天是我的生日。
58年前,在内蒙古武川县县城可镇南梁机械厂的一间家属房内,一个男孩子呱呱坠地,一个大胖娃娃。。。
我出生的当天,是农历八月初二。2天前,妈妈的三妹妹从武川西红山乡德胜山村来县城探望二姐(我母亲),正好在我家。
姐妹两个随意聊着天,快到中午时,一块做了莜面饭菜。搓好的莜面窝窝、鱼鱼和切好的山药片片上笼上锅蒸着,热气缭绕。
中午时分,天空湛蓝,万里无云,耀眼的阳光照进屋里。一家人围坐在大炕上,准备吃午饭了。
水萝卜丝丝拌山药片片,还用胡麻油炝了扎蒙蒙花和葱花,凉汤蘸料的香味,混合着莜面蒸熟了飘散的麦香味,让人食欲大增。
饭菜已经摆放在炕桌上,这时候,妈妈忽然痛苦地呻吟起来。。。
要生孩子啦?!大家顾不上吃饭了,赶紧准备迎接新生命。好在三姨生过孩子,也给人接过生,有临战经验。
我,也没有太多的给妈妈添加痛苦,大致还算是顺产,三姨双手把我接着。
哇、哇、哇。。。
我哭声洪亮,此时,正是吃午饭的时间,正当午时。
哇、哇、哇。。。
向全家,向世上宣告:我来了!
后来,才知道,国人的生辰文化讲究:男儿生得正当午时,女儿生得半夜子时!是极好的生日时辰。
虎年,喜得虎子,一家人喜气洋洋,吃莜面了。
阳光,照进了屋子,清贫的家中,亮堂堂的。
阳光,也照耀着整个房子,房顶上烟囱里一缕青烟,径直地升上了瓦蓝瓦蓝的天空。
大地上,洒满了阳光。。。
2020年8月31日午时
作者八个月照片
母亲晚年照片(80岁)
明天是母亲的忌日,亲爱的妈妈远行已经一周年了!
这一年,年龄比母亲小一岁的父亲,明显地苍老了许多。
今天中午,我乘高铁来呼市,看望父亲,并与兄妹们约定明天去古陵园为母亲上坟祭奠。
父母亲在呼市的家,是一套老式的六层步梯楼房,在二楼,面积仅五十多平米,两室一厅。
从集宁来呼市,坐高铁仅需40分钟,可是从呼市火车东站来位于展东路的父亲家,3公里的路途乘公交车竟然走了1个小时!近年来,呼市严重地堵车。
父亲知道我要来,今天没有出去,一直在家等候。进了家门,一股炖羊肉的香味扑鼻而来,环视屋里,家俱等一应物件摆放整齐有序,窗明几净!
见到我回来了,老父亲满脸的喜悦,忙着烧水。我知道,父子俩茗茶聊天,是每次在一起时应有的功课,就要开始了。
父亲带我看他的书房兼卧室,说是昨天午餐后舍弃了例行午休,把这个房间重新设计,调整了部分家俱的摆放位置。主要是将床向西移动,并将床头由原来的靠南墙调整为靠北墙,问我是不是调整的更合理了?家,是不是也显宽敞了啊?
一壶茶喝毕,父亲起身走向大卧室,那是母亲的卧室,母亲生前一直居住休息的地方。母亲去世后,父亲多数时候是在那个卧室睡觉。我又向茶壶续了水,继续喝茶,看电视。
过了一会儿,发现父亲在做针线活儿。他从衣柜里取出来一床棉被,新拆洗好的,把被套套好,站在床边,戴着老花镜、弯着腰,一针一线地认真缝合着老式被套的拆洗开口,现在的新式被套则早已换代为拉链或尼龙扣啦。缝合好之后,抱着被子送到书房的单人床上。不用猜那是为我准备的。
老父亲做针线活儿
晚饭,是炖羊肉加胡萝卜,馏馒头。父亲说,昨天和我通电话后,就把羊肉从冰箱里取出来解冻,今天上午就炖好了。父亲从锅里盛了满满一碗给我,但给自己只盛了多半碗。我说,爸,晚上我也不敢多吃,咱俩都少吃点吧。我起身去厨房把碗里的羊肉往锅里拨回一些,回到客厅紧挨着父亲坐在长沙发上,以茶几当餐桌,三个热馒头父子俩共同消灭了一个半。
晚饭后,我陪着父亲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怕父亲悲伤,就故意聊些其它轻松的事情,只字未提母亲。
晚上八点多,我劝父亲早点休息,说明天还要早起,还要去远郊山里的陵园呢。父亲说,平时十点左右才休息呢,不急。九点多,我先回书房躺下,哪里能够睡得着啊?
起身去父亲的书架搜索了一圈,多数是关于书法及民俗的书籍。还好,那套四册的古装本《唐诗宋词元曲》还在书架上。
这些年每次来父母亲家,我都喜欢在晚上入睡前看一会儿这套书,既可以增进我对唐诗宋词元曲的认识,同时也成为我很好的催眠曲。把整套书取出来放到枕头边上,浏览起来。这套书选编的是唐、宋、元三朝的古典文学精品,装帧精美,仿古编印,有正文、注释、赏析,还有插图。随意乱翻粗看,一直没有进入到认真赏析的状态。
忽然听到父亲关了电视,关了客厅的灯,回到大卧室,也关了卧室的灯,没有了动静,可能是休息了吧。
过了一会儿,就听见父亲把玩核桃的嘎嘎声音,好象双手都在把玩,我知道他有好几对文玩核桃,其中有四个精品,平时喜欢两只手各拿两个把玩。又过了一会儿,再次安静了。这回可能是真的睡着了吧?
我还是没有困意,眼睛看着书,脑子里却一直在过电影式地想念母亲一生的林林总总。瞇瞇瞪噔地过了好久,忽然又传来了声音,虽然是很轻微的声音,但是,对于我却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在我的耳膜上,在心中,轰隆隆地炸响,啊,天呐,久违了的声音,是妈妈的声音!
扔下书,“呼”地一下子坐了起来,屏住呼吸,吱楞起耳朵,就是妈妈的声音,就是去年妈妈临终那几天被癌症折磨的痛苦的哀叫声!
噢,一定是父亲,又在悄悄地播放他手机中保存的母亲在生命最后日子里的录像录音!
母亲刚去世的一段时间里,我大哥一直陪伴着老父亲。听大哥和我们说,父亲不但让儿孙们把有关母亲的近年照片转到他的手机中汇集保存,而且不论白天还是夜里经常点开看。我知道父亲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用手机拍摄了许多母亲的病中情景。而且,夜里父亲一直自己住在大卧室,关着门,但经常听到父亲在播放手机录制的关于母亲的录音录像。
一年中,我几次来看望父亲,每次进入到大卧室,都看到父亲将母亲生前所用的保温水杯、小手机及充电器、家门钥匙串等小物件,放在母亲习惯放置的床头柜上。父亲说,这些东西就放在原处,看见了,就觉得你妈妈她还活着!他又说,你妈妈平时用的指甲刀什么的小物件,还放在床头柜的抽屉里呢,她还要回来剪指甲的!
有一天,我堂妹和我说,她昨夜梦见大娘(我母亲)啦,大娘说她近日回过家,家里怎么黑黑黢黢的不开灯?手指甲有点长啦,剪不成指甲,手疼。
几天后。我来呼市,和父亲说起这件事,父亲很惊咤,说:“自己回武川住了1个多月,呼市的家自然是每天夜里黑灯瞎火的啊,怎么就不给我托梦呢?我可以回呼市的家中啊!”
沉默了一会儿,父亲就去书房桌子下面翻腾,问他找什么?说是找点纸板,找出好几个大小不等的纸箱,比划来比划去,选择了一个,剪下一块纸板。又找出一支碳素笔、一盒彩笔,然后又去卧室找出母亲生前使用的指甲刀,比照着原件很细心地加工了一个纸质的指甲刀,刀体各部件的颜色、图案都十分接近原件。
加工好之后,还让我看,拿到手上,摆弄着从不同角度仔细地观看了一会儿,嘴里喃喃自语地说:“去坟前,烧了给她用,她爱干净整洁的!”
去年的今夜,是母亲八十二年生命历程的最后一个夜晚。
今夜,我无眠。。。
2017年10月21日夜
父母亲中年时期与我一家三口的合影照片
1963年的全家福(妹妹尚未出生,父亲抱着我)
昨天下午,我因事来呼市,晚上入住展东路父母亲家。
父母亲是在2002年由武川县县城可镇搬迁到呼市的。迁移的原因是我们四兄妹中除了我在乌兰察布市工作之外,其它三个都在呼市居住、工作,便于关照老人。
近四年来,父母亲的这个住所,其实多数时间是空锁着的。
2016年10月3日,母亲柴秀莲大人因病辞世,享年八十二岁。自从母亲离去,父亲终日郁郁寡欢,十分孤单。
正好,二哥在老家武川县城有套房子,一楼,而且位置就在我们原来老宅的附近,周边多数还是老邻居们,熟地熟人。不久,二哥就安顿老父亲回武川居住了。重返故地,父亲很高兴。
呼市展东路这个房子,父亲有时候也回来住上几天,去儿女家看看,找点换洗衣服什么的。父亲还叮嘱我们:家在呼市的,你们有空时来这里坐坐;老三出差来呼市时,就来这里住吧。你们常来,给这个房子积累点人气,增添点活力。
大哥、二哥、妹妹,有时过来看看,开窗通通风,打扫一下屋子,浇浇花…
二哥志恒来的最多,每次来都要郑重地为母亲遗像敬献一柱香,在遗像前默默地站立,祈祷。然后,在母亲生前常坐的客厅沙发上,静静地坐上一会儿,抽上一支烟。
我几次看到二哥在朋友圈中发一张为母亲遗像敬香的照片,并配发几句感言,大致意思是:今天,我又来到展东路父母亲家,想妈妈了。来这里看看,给妈妈遗像敬香一柱,在客厅沙发妈妈生前常坐的位置上坐上一会儿,静静地抽上一支烟。
总是感觉,妈的灵魂还在这个房间里,还守候在这里,关注着她的亲人们。。。
清晨,起床后,洗漱毕,我整衣净手,为母亲的遗像敬香一柱。将心中的愿景,转化为三重祈祷:愿在天堂里的母亲健康快乐!愿母亲保佑我的老父亲健康长寿!愿母亲保佑儿孙们健康幸福!
母亲,一生美丽善良,勤俭持家,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兄妹四人。正在安享晚年之际,却因病辞世。子欲孝而亲不待,实在是世上最令人痛心的事情!
母亲与我们生死离别四年来,我心中郁结的痛,一直未能化解开来——我还没有好好地尽孝呢,您怎么就走了?!
长歌当哭,夜里睡梦中,常常会梦见妈妈。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犹如生前!
妈妈,在儿女们的心中,会永远地,为您燃起一柱心香。。。
2020年11月28日
为母亲的遗像敬奉心香一注
来源:生活小发现